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脑积水患者根据手术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式,内镜组开展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分析效果;手术和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施术前后患者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神经功能;硬膜下积液、颅内出血、发热和感染等的发生率。结果内镜组效果、格拉斯哥晕迷评分、神经功能、手术和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硬膜下积液、颅内出血、发热和感染等的发生率均显著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临床特点,对有效预防动脉内瘘血管血栓形成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中有33例CRF患者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观察组),87例为未形成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对照组),观察分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的女性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其超滤量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穿刺血肿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RF血液透析患者极易受过度超滤、穿刺不当、血压过低因素的影响,显著增大血栓形成风险,临床上需注意适度超滤、恰当穿刺、有效控制血压,防止血栓形成。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个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了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分组分为了研究组36例(入院尾号奇数);参照组36例(为入院尾号偶数)。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4.44%,较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7.78%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较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78%低,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照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应用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n=40)同时结合优质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动静脉内瘘维护情况、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动静脉内瘘维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事件明显减少(P<0.05)。结论临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取得理想疗效,有效维护动静脉内瘘,且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痛苦,具有可观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应用过程中皮下隧道闭塞的原因,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对落实钝针扣眼穿刺进行透析治疗的 30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使用钝针扣眼穿刺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及穿刺失败的原因,找出整改措施。结果:对 30例透析患者 24周内 4270次钝针穿刺进行统计学分析,局部感染发生率为 3.33%,穿刺部位无渗血、无血肿发生,钝针扣眼穿刺点皮下隧道闭塞率 16.67%。结论:正确的穿刺评估和对皮下隧道走向及深度、角度的掌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手卫生,可有效预防钝针穿刺的并发症,减少穿刺失败及皮下隧道闭塞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从而提高肾动静脉瘘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22例肾动静脉瘘患者,其中21例存在肾脏手术或创伤史,1例为肾肿瘤;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严重肉眼血尿,部分伴有患侧腰部疼痛、膀胱血凝块填塞及失血性休克。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得到确诊,其中右肾动静脉瘘12例,左肾动静脉瘘10例;确诊后32例患者立即行经皮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其中19例栓塞成功,2例栓塞失败后改行患肾切除术,1例因动静脉瘘巨大且流量高直接行瘘供血动脉结扎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血尿消失,1例因血尿再发行二次栓塞;随访5~38个月,所有患者无血尿再发,肾功能正常。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肾动静脉瘘的主要手段,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首选方法;经皮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还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肾功能,是肾动静脉瘘的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栓塞失败、动静脉瘘巨大且血流量高、肾挫裂伤严重者,应果断行外科手术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9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 235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透析次数为 2.92万次)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予优化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结果:自我效能感优良率( 95.1% )大于对照组( 67.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作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12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动静脉瘘栓塞、假性动脉瘤、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作用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加强对动静脉内瘘失功等并发症的预防。结果观察组心理护理(96.30±2.15)分、健康教育(90.48±5.01)分、风险预防(98.10±1.00)分、护理后SAS(20.15±1.00)分、SDS(23.51±3.69)分、健康知识(90.88±5.00)分、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3.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自我干预能力,降低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相关应用。方法:选择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我院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治,并进行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患者 10例。在 10例患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相关诊断,观察应用价值。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相关检查显示,在 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中有 8例患者出现头静脉内血栓,有 1例患者在 1年之内出现 2次血栓,有 1例患者出现内瘘口狭窄而导致血流量减少。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判断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情况,达到为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大大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