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方法“PICC”在护理肿瘤患者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回顾并分析了2012年4月~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并确定为肿瘤的患者88例,根据查阅治疗记录、病历本及随访记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47人以及对照组41人,治疗组采取外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即PICC;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法。3个月后对比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5.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仅为73.2%,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护理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诊治的36例肿瘤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开展细节护理。对比指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导管维护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发生率低,护理工作质量、导管维护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指标数据有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1-2023.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6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结合患者置管情况和不良事件引发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存留时间为(5.51±1.13)天,明显比对照组存留时间短,出血量为(1.02±0.13)毫升,明显比对照组出血量少,置入操作耗时(11.14±1.21)min,明显比对照组耗时短。观察组患者引发不良事件比例为3.33%,明显低于照组的26.67%(p<0.05)。结论:肿瘤患者临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改善患者治疗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引发概率,增加认可度,可以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中西医外治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更好地治疗患者。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方法,通过使用聚维酮碘药外敷结合按压的方式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踝臂指数对比分别在治疗后第10天和伤口愈合时,经过评分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第10天的时间点,对两组患者的愈合面积和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外治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能够促进患者的患处的血液流动,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研究表明[2],在较长时间的输液治疗中,PICC较其他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降低导管相关风险、节约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患有疾病需要开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时,为其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我院纳入研究的4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分组,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静脉治疗护理)。结果:实施后经对比,观察组并发症指标、不良情绪指标皆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肿瘤患者常采用化疗治疗,长期的化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但留置期间,有一定的静脉炎发生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加强护理。本文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及治疗进行分析,以期减少相关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将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用于疼痛科患者中,评估对降低患者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疼痛科接受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中抽取35例归入参照组,此阶段尚未执行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疼痛科接受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中抽取35例归入实验组,此阶段已经执行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参比2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未成功总计率比较于参照组,形成数据对比差异性,实验组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比较于参照组,形成数据对比差异性。结论疼痛科患者采取外周静脉输液改进管理措施能将其外渗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