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真菌是引发农作物病害的危险性病源,其造成的危害一般都是大范围性的,尤其是稻瘟病病原菌和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对靠种植水稻为生的国家更具有毁灭性,但目前能够有效防治真菌病害的生物农药却极为稀少。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一种产抗真菌素的菌种,探讨将其开发成生物农药用来防治农作物病原真菌的可能性。

  • 标签: PSO4菌株 抗真菌素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真菌治疗药物在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救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30例,分两组每组15人分别采用两性霉素B和两性霉素B的新剂型给予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有效率为86.7%;两性霉素B的新剂型为66.7%。结论两性霉素B的新剂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两性霉素B,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急诊 抗真菌治疗
  • 简介:【摘要】:真菌是引发农作物病害的危险性病源,其造成的危害一般都是大范围性的,尤其是稻瘟病病原菌和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对靠种植水稻为生的国家更具有毁灭性,但目前能够有效防治真菌病害的生物农药却极为稀少。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一种产抗真菌素的菌种,探讨将其开发成生物农药用来防治农作物病原真菌的可能性。

  • 标签: PSO4菌株 抗真菌素 生物活性
  • 简介:目的尝试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抗真菌效应的新方法。方法以碘化丙锭为荧光染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准菌株近平滑念珠菌ATCC22019在不同浓度氟康唑(FCZ)作用下各管平均荧光强度,探讨最佳实验条件。结果真菌MFI值随着FCZ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变化具有浓度依赖性,较好地反映了药物的抗真菌效应。结论成功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抗真菌效应的新方法,流式细胞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近平滑念珠菌 氟康唑 抗真菌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9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组给予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并加用0.5%氟康唑,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治疗组视力0.3~0.5和大于0.5的例数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手动-光感等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 抗真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明显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溃疡清创术 抗真菌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6月 -2018年 6月至我院治疗的 2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0例,对照组使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清创术基础上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检验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同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数据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明显较高( P< 0.05),创面愈合时间较短( P< 0.05)。结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应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方案,能够较好的恢复视力,且创面愈合时间较短,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溃疡清创术 真菌药物
  • 简介:纳他霉素是26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一种,主要由3种链霉菌产生,分别是恰努加链霉菌(Streptomyceschattanovgensis)、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natalensis)和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gilvosporeus),经发酵、提取、精制获得的具有广谱、双效的生物防腐剂。它既可以抑制各种霉菌、酵母的生长引起的食品腐败,又能抑制真菌毒素的产生,防止造成毒素型食物中毒。

  • 标签: 抗真菌抗生素 生物防腐剂 纳他霉素 褐黄孢链霉菌 真菌毒素 大环内酯类
  • 简介:目的探讨6味中药2种方法提取成分对酵母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方法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测定6味中药水提和醇提成分对白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和MFC。结果对白念珠菌:水提黄连、醇提黄柏、醇提土槿皮MIC范围分别为0.625—1.25mg/mL、0.625~1.25mg/mL、0.313—0.625mg/mL;均值均为0.625mg/mL;对糠秕马拉色菌:水提和醇提黄连MIC范围分别为0.625~1.25mg/mL和1.25mg/mL,均值均为1.25mg/mL。对白念珠菌:醇提土槿皮MFC范围0.625~2.5mg/mL,均值0.625rag/mL。结论水提黄连、醇提黄柏和土槿皮对白念珠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其中醇提土槿皮有较强杀菌作用。水提和醇提黄连对糠秕马拉色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 标签: 体外抗真菌活性 中药 水提取物 乙醇提取物
  • 简介:对生防链霉菌Ⅲ-61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摇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分,其最适配方为黄豆粉1.5%,蛋白胨0.3%,蔗糖1.0%,淀粉1.3%,磷酸二氢钾0.02%,硫酸镁0.025%,氯化钠0.5%,配咸水溶液,调pH至7~7.4,加碳酸钙1%。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获得了最优培养条件组合:液体种龄24h,接种量5%~10%,500mL摇瓶培养基装量为80mL,摇床转速240r/min,培养温度31℃,发酵周期96~120h。此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的组合昕得菌株Ⅲ-61发酵液对主要靶标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49.5mm,较优化前提高了45.59%。

  • 标签: 链霉菌Ⅲ-61 抗真菌活性 发酵培养基 培养条件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一株抗真菌活性海洋放线菌070005的大规模发酵物进行有序分离,制备其分离馏分,并对其化学成分作初步研究。通过萃取、硅胶柱层析,并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放线菌070005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并采用质谱、核磁等方法鉴定其中一个化合物,为环(脯酪)cyclo-(Pro-Tyr)二肽。

  • 标签: 海洋放线菌 环二肽 分离馏分
  • 简介:目的:评价美浮特^R皮肤抗菌液对致足癣真菌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及抗真菌后效应。方法采用美国CLSIM27-A3和M38-A2方案测定美浮特皮肤抗菌液对足癣常见致病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白念珠菌(ATCC90028)为指示菌测定美浮特皮肤抗菌液测定时间-杀菌曲线,同时测定其对白念珠菌的抗真菌后效应(post-antifungaleffect,PAFE)。结果美浮特皮肤抗菌液对4属6种57株MIC的范围为1:40-1:160、MIC50为1:80、MIC90为1:40;对白念珠菌的MIC范围为1:40-1:80、对皮肤癣菌的MIC范围为1:40-1:160。该抗菌液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杀菌速度和程度随之变化。该抗菌液对白念珠菌0.5MIC、MIC、2MIC的PAFE分别为0.85h、2.1h、3.59h;且PAFE时间的延长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美浮特^R皮肤抗菌液对致病真菌皮肤癣菌、白念珠菌具有快速、有效、持续的杀菌作用,该抗菌液对皮肤癣菌较白念珠菌具有更强的抗真菌作用。且该抗菌液对白念珠菌具有较长时间的后效应,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癣菌及白念珠菌所致的感染。

  • 标签: 最小抑菌浓度 时间-杀菌曲线 抗真菌后效应
  • 简介:摘要抗抑郁主要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NE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能神经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在肝微粒体内被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羟化和去甲基化代谢。临床上发现抑郁症病人服用小剂量去甲替林即出现明显的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

  • 标签: 三环类 抗抑郁药 中毒及处理
  • 简介:近20年来,高危血液疾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概率呈显著升高趋势,IFI是血液恶性疾病治疗后死亡的蕈要原因之一。由于IFI确诊困难,而延迟抗真菌治疗导致IFI相关病死率增高,因此时于IFI高危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真菌的临床研究能够降低IFI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常用的顶防药物包括口服氟康唑、伊曲康、伏立康和泊沙康等。泊沙康在体外有极好的抗真菌活性,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宿主细胞膜 抗真菌治疗 高危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角膜胶原交联方法联合那他霉素应用时的体内外抗真菌效果,为临床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提供治疗方法及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黄曲霉菌、茄病镰刀菌、白色念珠菌种常见致病真菌,实验组分为交联联合那他霉素组、那他霉素联合核黄素组、那他霉素联合紫外照射组、交联组,并用那他霉素组作为对照。将药物涂到有1.5麦氏浊度的真菌孢子悬液的沙堡弱琼脂培养皿的中心,10min后使用胶原交联仪照射10min,之后28℃培养36h,测量抑菌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备兔眼茄病镰刀菌感染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交联治疗组、那他霉素治疗组、交联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组,每组5只;另取5只正常兔按照角膜胶原交联疗法进行照射,5只正常对照。通过前节照相、角膜刮片、共焦显微镜等观察各组治疗结果,并在治疗结束后采用电镜观察角膜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体外单独应用角膜胶原交联术,对真菌均无效;当交联与那他霉素联合应用时,抗真菌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那他霉素与核黄素、那他霉素与紫外线分别联合应用时,抗菌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兔真菌感染模型,那他霉素治疗组及交联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组病程约14d,交联治疗组病程约21d;经治疗后,各治疗组均已愈合,各组角膜上皮均无缺损,新生血管较多,角膜内无菌丝;前节照相结果显示,交联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组治疗结果优于其它各治疗组,瘢痕组织较少,角膜愈合较好,病程相对短。结论:角膜胶原交联方法联合那他霉素,可促进角膜愈合,缩短病程,增强抗真菌效果,有望为眼科临床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技术。

  • 标签: 角膜胶原交联 联合 那他霉素 真菌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医院门诊收治的370例念珠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价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痊愈组、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痊愈169例入选痊愈组,痊愈率45.68%;痊愈组年龄、病程、阴道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组伊曲康、联合抗感染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部用药、口服+局部用药、微生态制剂、臭氧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痊愈率仍有待提高,疗效影响因素较多,伊曲康的整体疗效更好,可配合其他治疗方式,多样化用药途径,增进疗效。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念珠菌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抗菌肽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并围绕膜损伤和非膜损伤相关的抗真菌机制进行阐述,展望了抗菌肽的临床使用前景,为抗菌肽抗真菌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抗菌肽类 真菌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