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3种草地类型地上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草地及土壤固碳能力的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物量级别下,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均表现出了各自的规律性差异.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相对稳定的生物量阈值区间分别为100~180、120~140和60~80g,在阈值范围外,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显著;2)在80~100g与120~140g2组生物量级别下,不同群落类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尽管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而言,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改良草地植被生长状况,防止水土流失和草地退化,对增加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提高草原土壤固碳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简介:在水温25℃下,将体长为9.21±0.54cm,体质量为7.05±0.36g的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饲养在50cm×25cm×40cm的水族箱内,添加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直链藻Melosirasp.2.5g,每隔12h添加2.5g,进行鲢的摄食-生长实验,建立鲢的碳收支方程。结果表明:实验室培养条件下,鲢的日摄食率为5.51%,其中摄食碳(C)、粪便碳(F)、呼吸碳(R)、排泄碳(U)和生长碳(P)分别为0.2846、0.1453、0.1014、0.0089和0.0290mg·g-1·h-1。鲢从滤食藻类获得的碳中有51.05%由粪便排出体外,35.73%呼吸消耗,3.13%排泄出体外,剩余的10.19%用于生长而成为鲢机体的组成部分。鲢的总生长率为10.19%,净生长率为20.82%。
简介:对北京不同植被类型的园林绿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和通量进行比较,通过利用AV-SFS“土壤呼吸分析仪”测量,于2010年9~12月测定并分析了北京朝阳区四环附近3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C02排放日变化状况。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CO2排放变化都表现为单峰曲线;裸地和林下园地的土壤CO2排放单日日变化幅度都比草坪地的值低;两者日排放浓度最高值高于草坪地,最低值低于草坪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在实验状态下,草坪地的土壤碳通量日变化最高,平均值为-437.1g·m^-2·s^-1;裸地土壤碳通量日变化最低,且与林下园地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
简介:背景:全球范围内的涡度协方差(电子商务)通量塔有改善的陆地碳(碳)周期的认识,然而,网络具有相对有限的空间范围相比,森林的库存数据和地块。发展的方法,使用库存为基础的和欧共体的流量测量与建模方法是必要的,在广泛的空间范围的森林动态评估。方法:在C股票的变化而变化(AC)是基于重复测量的森林图和累计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相比单独测量计算)超过四年(2003-2006)为花旗松(花旗松孟席斯#VaRmenziesil}为主的再生(hdf00),青少年(hdf88和hdf90)在旋转(df49)龄林(6,18,20,57岁2006,分别)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海岸。交流是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单独决定的情节,和库存数据随着凋落物数据和确定碎屑池的变化发表的衰变方程的混合方法。这些交流为基础的估计然后在涡动通量塔测量y_nep相比(EC通量)和建模的碳预算模型-加拿大林业部门(CBM-CFS3)使用历史的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干扰数据。足迹分析与遥感,土壤和地形数据评估以及库存图代表站条件内的通量塔足迹的区域和范围的空间尺度的绘图数据的EC通量和基于模型的估计,该地区的结果:在最近的收敛方法为幼龄林而最大的分歧是再生的皆伐,随后不久的旋转支架。在再生皆伐的问题,CBM-CFS3EC通量辐合上升,z_nep足迹加权,而不是交流,而空间尺度和足迹的权重没有增加融合交流,他们提供了信心,样地代表现场条件由EC塔测量。结论:方法使用库存和电子通量测量与建模方法是必要的,了解森林的动态变化,在广泛的空间范围。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需要考虑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的调查。
简介:利用海口市2008-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海南文昌森林生态国家级定位观测站木麻黄生物量实测数据,分析并计算了海口市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海口市木麻黄林分生物量总量为256130.7t,木麻黄林总碳储量为127194tC,其中,幼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509.98t和239.69tC、中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24760.73t和12380.36tC、近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59666.23t和29833.12tC、成熟林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39932.41t和19766.54tC、过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131261.3t和64974.33tC。
简介:1逻辑关系随着气候变化与国际谈判进程的推进,林业碳汇问题进一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综观林业碳汇的发展轨迹:碳汇问题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气候变化是碳汇问题提出的起因。政策分析是碳汇问题研究的核心。从图1可以看出:背景分析是前提,在此前提下,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目标和对象,然后阐述碳汇研究的重要意义,说明开展碳汇活动的必要性。接着进一步探讨碳汇技术、碳汇市场和碳汇项目这三个主要问题。技术是前提,没有技术就失去可操作性;其次市场是关键,没有市场就无法实现碳交易;项目是载体,没有项目就不能开展碳汇实践。在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中,作为核心的碳汇政策既是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弱点,因此,开展这项研究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