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全球糖尿病形势严峻,高效合理的糖尿病检测手段,对早期发现并确诊糖尿病以及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血糖检测不同方法学以及检测手段的优缺点;对比了不同厂家血糖试纸的性能;评价了临床常用的监测方案,最后展望了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统与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作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总计87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3例)和实验B组(44例),分别使用传统干预护理以及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品质。结果:实验A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其所占比例为18.6%;实验B组共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其所占比例为4.5%,则实验B组患者出现不良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出现不良情况较少。实验A组患者的生活品质评分均比实验B组患者的生活品质评分较小,则实验B组患者的生活品质较好一些。结论:行为干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的效果较好,减少患者出现不良的情况,并且提升生活品质,值得推崇。
简介:摘要胸主动脉疾病累及弓部分支血管,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变异多样,治疗具有挑战性。随着腔内修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原位开窗技术和预开窗技术成为了治疗胸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少数中心已有应用原位开窗技术或预开窗技术的系列报道,初步结果令人满意。但存在术式单一、样本量小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种术式之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meta分析,发现两种术式在技术成功率、30天内死亡比例、内漏率、再干预率等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术式的应用,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术者的临床经验进行抉择。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分别应用传统干预技术与行为干预技术,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干预技术,观察组应用行为干预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LVEF水平更高,LVEDD更低,且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技术能够改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与传统干预技术相比更具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肿瘤病理检查当中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的差异。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肿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进行病理检查,将手术的病理结果当作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 对比诊断准确率,免疫组化技术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技术(P<0.05)。患者接受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后的满意度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进行肿瘤病理检查时,免疫组化技术的准确率高于常规技术,能够将误诊率和漏诊率降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价值,且患者接受诊断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舒适度更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如反射、散射、折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等与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或其他数据等,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成像方法。目前,临床中应用的超声波,其频率通常会设置在2.0-50.0MHz之间。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性越低,反之亦然。频率在不断提升,声波分辨率也会逐渐提升,那么就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穿透性也就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声波的穿透性和分辨率之间是呈反比的。因为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产生超声衰减,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衰减越多。因此,在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的外周神经时,需要以患者的神经解剖结构的特点为基础,合理选择超声波的频率,通过针对性设置,提升超声波的传递效果。比如:对于浅表神经多的位置,就需要使用具有更高频率的超声波,对于深处神经,则需要选择更低频率的超声波。
简介:摘要骨缺损修复一直是再生医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题。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提升了骨缺损修复水平,但是骨再生研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病理条件下骨再生困难、再生调控机制不清等,导致骨组织工程技术发展遇到瓶颈,制约了对骨再生修复的深入研究。骨类器官是一个全新概念,是一类特殊复杂的硬组织,可根据生物学基础理论,借助组织工程3D培养技术在体外构建,模拟体内骨组织的复杂生物学功能。骨类器官有助于阐明骨再生调控机制、筛选组织工程材料、促进骨再生修复,在骨再生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就骨类器官的特点、构建策略及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为骨缺损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