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观察,分别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的浅、深Ⅱ度感染创面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使用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或SD-Ag,比较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及细菌检出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浅Ⅱ度烧伤治疗10d后,深Ⅱ度烧伤治疗14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细菌检出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创面细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有良好的抗菌功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冰水喷雾改善口渴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7月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常规干预)和B组(常规干预+冰水喷雾),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第一天不同时间点(M1、M2、M3、M4、M5、M6、M7)NR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第二天不同时间点(M1、M2、M3、M4、M5、M6、M7)NRS评分低于A组(P<0.05);干预后唇舌口腔粘膜滋润程度评分:B组1分32例(69.57%)、2分14例(30.44%)高于A组的1分21例(45.65%)、2分6例(13.04%)(x2=5.385、4.088,p=0.020、0.040);B组3分、4分均为0例(0.00%)小于A组的3分5例(10.87%)、4分4例(8.69%)(x2=5.287、4.181,p=0.021、0.040)。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冰水喷雾改善口渴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喷雾法对手术后需要禁食水的患者口腔黏膜湿润度的影响及使用意义。方法 从 2016-11至 2017-11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且需要禁食水的病人中随机抽取 180例患者,从其中随机抽取 60例病人以棉签沾湿口唇并将其结果作为甲组,再随机选择 60例选择漱口法作为乙组,最后 60例选择喷雾法作为丙组,对比不同组之间的临床成效。结果 丙组患者的口唇及口腔黏膜情况评分等都与甲组、乙组有差异,同时丙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改善率与甲组、乙组相比有明显区别,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有手术后需要禁食水的患者,为保持合适的口腔湿润度,选择喷雾法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推荐临床在术后禁食水的患者中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喷鼻,对照组63例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治疗前后喷嚏、鼻涕、鼻塞、鼻痒及鼻腔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62/72)和74.60%(4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4%和7.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是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值得推荐的一线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喉剑佐治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因鹅口疮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7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2.5%碳酸氢钠清洁后,用制霉菌素粉末涂口腔3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口腔喷药一周,两组治疗3天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复发率32%,两组有效率比均有显著差异(χ2=4.82,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婴幼儿易于接受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疗法。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用于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polloODS(150×4.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mol·L-1的磷酸二氢钾(1∶1∶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中间体、辅料、分解产物等对主药测定无干扰;盐酸纳洛酮浓度在10.2~81.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1026.41X-19823.96,r=0.9998;最低检出浓度为50ng·ml-1;高、中、低三个浓度日内、日间的RSD在0.49%~1.51%之间;重复性试验RSD为0.98%(n=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70%(n=9).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纳洛酮鼻腔喷雾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在治疗急性鼻炎的流涕,鼻塞、打喷嚏、头痛等症状临床疗效,预防急性鼻炎的并发症如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中耳炎等,为急性鼻炎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门诊80名急性性鼻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必通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海水喷雾组)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项目为鼻塞、流涕、头痛症状,流脓涕、耳流脓、咽部肿痛等。结果生理海水喷雾组的总有效率为95%,常规药物治疗为80%。结论生理海水鼻腔喷雾治疗在缓解的流涕,鼻塞、打喷嚏、头痛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它具有安全性、顺应性好,不良反应小,应用方便,保持了生理功能,是改善急性鼻炎防止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的非药物方法。
简介:目的: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1)扭体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牙痛灵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阿司匹林0.4g/kg。每日用药1次,10d后观察各组动物腹腔注射醋酸后5~20min内的扭体反应次数。(2)热板法:将小鼠放在(55±1)℃的热板上,以小鼠舔后足为疼痛反应指标,观察小鼠的热痛阈值。选用痛觉阈值在5~30s的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与给药方法与(1)同。给药10d后记录各组小鼠热板法痛阂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扭体法实验结果显示,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灌胃10d使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对扭体反应次数的抑制率分别为25.6%、30.6%和43.5%(P〈0.05,P〈0.01)。(2)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各组小鼠热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0d后牙痛灵喷雾剂各剂量组小鼠热痛阂值均较给药前显著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牙痛灵喷雾剂组给药后热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牙痛灵喷雾剂对小鼠实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