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骨科中常见,在我国,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在升高,由于老年人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而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研究的发展,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本文就治疗方式和内固定材料进行述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compressionplating。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CCP内固定手术。平均年龄75.3岁(67~81岁)。术后进行下肢功能锻炼。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尺寸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4(6~1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50min(35~75min),术中平均显性失血为120ml(50~200ml)。采用PC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固定方式。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收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A组(n=43例)和B组(n=43例),其中A组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而B组则采取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问题的改善效果。结果A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显著低于B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3%,而A组治疗后疼痛问题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措施的使用,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骨折疼痛,对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不良反应的影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我院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0~95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75~300ml,平均出血量160ml,住院时间9~16d,平均12d。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16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5个月。患者关节活动无障碍,均可以负重行走。无髋内翻畸形及断钉出现。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137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96.7%。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恢复快的特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总结9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重点是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加强心理护理,保证特殊药物正确使用,术后密切注意血HCG的下降情况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和护理,9例患者治疗经过顺利,均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对比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方法:牵引床下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观察指标:ADL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手术指标,术后随访1年结果。结果:①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DL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效果更理想;②患者术后下床时间(5.0±1.0)周,术后骨折完全愈合时间(10.21±1.11)个月;③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279例,骨折一期愈合,患者功能恢复良好。1例复位不佳发生髋内翻内固定失败行翻修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8例因为内科基础疾病去世。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牵引床下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总结9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重点是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加强心理护理,保证特殊药物正确使用,术后密切注意血HCG的下降情况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和护理,9例患者治疗经过顺利,均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TLIF(经锥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对DLS(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改良TLIF来进行治疗的DLS患者47例,记录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测量在手术前后腰椎的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随访这47例患者,时间是(2.5±0.5)年。结果47例患者中,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28±35)min,在手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58±48)ml,切口全部是一期愈合,并发症较少;术后2~3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和术前指标比较,改善明显(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比较,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的平均度数在逐渐增大。结论采用改良TLIF来治疗DLS创伤小,并且能够理想复位,得到满意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观察组15例,实施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滑脱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实施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恢复效果,快速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普通型多见,肉瘤样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国内罕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31岁女性腹腔的肉瘤样变异型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镜下观察见梭形细胞区呈编织状排列,梭形肿瘤细胞核呈泡状、具明显嗜酸性核仁,另见核形态多样的标志性细胞(hallmark cell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呈CD30弥漫强阳性,可见核旁高尔基体点状阳性,ALK(5A4)、ALK(D5F3)均呈核质强阳性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ALK基因断裂阳性,T细胞克隆性评估检测到单克隆重排。肉瘤样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极易误诊为软组织肉瘤,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综合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伴有明显眉间动、静态皱纹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通过眉下切口或重睑术矫正上睑松弛,同期行眉间降肌(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内侧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将切除的上睑皮肤组织去表皮制成真皮条或真皮块,填充于眉间真皮下矫正眉间纹。术后对患者眉间皱纹动、静态改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男2例,女14例,年龄37~57岁,平均47.3岁。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13个月,上睑皮肤松弛均得到较好的矫正,眉间动、静态纹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对效果均较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眉间有针眼样凹陷性瘢痕,未予处理;1例眉间有轻微隆起,术后6个月予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后改善;2例眉间轻度低平,未予处理;2例额眉间皮肤感觉麻木,在3个月后逐渐自行改善。结论上睑松弛矫正同期切除部分眉间降肌,并以自体真皮填充眉间纹,可有效改善眼周老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的6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ODI功能障碍指数、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TLIF组患者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LPF组患者;②TLIF组患者术后骨性融合率明显高于LPF组患者;③术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和相对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TLIF组患者其腰椎前凸角和相对椎间隙高度均较LPF组明显增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患者其术后腰腿疼痛的缓解程序、融合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的调整均优于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因此可将经椎体间融合术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横突间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情况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A组的68.96%(P<0.05);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横突间植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