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分型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aorticvalve,B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明确诊断为B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点。结果:66例BAV患者年龄为8~91岁,其中男性(40例)平均年龄为(45.46±17.49)岁,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44.93±18.88)岁。男女患者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并发主动脉瓣狭窄(aorticstenosis,AS),平均年龄为(48.15±18.67)岁;12例并发主动脉瓣反流(aorticregurgitation,AR),平均年龄为(44.33±19.03)岁。并发AR者比并发AS者更年轻(P〈0.05)。BAV患者不同分型中,R-L型46例(69.7%)、R-N型17例(25.8%)、L-N型3例(4.5%)。三型之间并发AS、AR及升主动脉增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V男女患者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V并发AR者比并发AS者更年轻;不同分型BAV患者之间并发AS、AR及升主动脉增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成瘾行为的发展过程对甲基苯丙胺使用者进行阶段划分,探讨不同阶段使用者的特点,为制订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某强制隔离戒毒所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男性甲基苯丙胺使用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所1周内完成临床诊断、访谈及问卷评估,研究对象按成瘾行为的阶段特征进行区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arrett冲动量表(Barre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CogState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与成瘾行为发展相关的因素。结果(1)强迫性用药组在累计使用时长[24(8,48)月,12(4,24)月,22(10,36)月]、用药剂量[(6.6±3.8)片,(2.8±1.4)片,(4.5±3.4)片]、渴求感评分[1.0(0,5.0)分,0(0,1.0)分,1.0(0,3.0)分]都高于其它两组(P<0.05),且有更多既往使用海洛因的经历[20.4%,9.8%,14.8%,P<0.05];规律性用药组则较其它两组有更多的戒毒次数[1(1,3)次,1(0,1)次,1(1,2)次,P<0.05]。强迫性用药组Barrett冲动量表总评分[(42.8±13.3)分,(34.5±13.6)分,(36.1±14.9)分]及各维度的评分[行动冲动:(37.5±15.8)分,(27.8±13.4)分,(29.2±17.8)分;认知冲动:(43.2±18.0)分,(39.4±17.0)分,(37.2±18.1)分;非计划冲动:(47.2±19.8)分,(38.8±18.7)分,(40.7±20.8)分]都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而在认知评估中强迫性用药组ISL和SEC两个模块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16.50±4.87)分,(19.30±4.78)分,(18.33±4.91)分;(0.76±0.21)分,(0.89±0.22)分,(0.81±0.21)分;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基苯丙胺累计使用时长(β=0.022,OR=1.022,95%CI:1.003~1.042)、用药剂量(β=0.625,OR=1.869,95%CI:1.196~2.921)、渴求感(β=0.194,OR=1.214,95%CI:1.002~1.215)、Barrett总分(β=0.036,OR=1.037,95%CI:1.013~1.061)、非计划冲动评分(β=0.040,OR=1.041,95%CI:1.004~1.038)、行动冲动(β=0.033,OR=1.214, 95%CI:1.001~1.068)对成瘾的阶段性分组有影响。结论甲基苯丙胺成瘾行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处于不同阶段的甲基苯丙胺使用者在物质使用、冲动性高低、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成瘾行为的发展与物质使用的时间、剂量相关,也与使用者的人格冲动性相关,且发展到强迫性用药的患者认知功能较其它两个阶段的受损明显。要动态识别甲基苯丙胺使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尽可能阻断成瘾的进程,以达到减少伤害的目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情发展为手足口病的临床早期特征。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30例疱疹性咽峡炎发展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纳入实验组,选取时间是2016年2月—2018年8月,将同期30例单纯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表现,并检测血常规指标,统计和研究两组消化系统病变及神经系统病变状况、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结果实验组嗜睡、精神欠佳、厌食、呕吐、腹泻、容易惊悸等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展为手足口病存在一定早期特征,比如嗜睡、精神欠佳、厌食等,且其血常规指标明显提升,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6~12岁儿童再认记忆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发展特征。方法:130例正常儿童按年龄分为6岁组( n=20)、7岁组( n=17)、8岁组( n=23)、9岁组( n=24)、10岁组( n=19)、11岁组( n=15)和12岁组( n=12)。所有儿童均进行图片学习-再认任务检测,记录所有被试的反应时、准确率和ERP成分。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7组儿童再认阶段的反应时、准确率等行为学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方差趋势检验,对中央中线N2成分波幅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对新图、旧图条件下的额中线N2、顶中线P3波幅的新旧效应检验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1)7组儿童再认能力[ F(6,123)=2.476, P<0.05],旧图反应时[ F(6,123)=6.461, P<0.001]、新图反应时[ F(6,123)=4.163,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需再次行人工晶状体调位、更换或取出术等二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术后效果。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爱尔眼科医院行ICL(V4c)植入术后行人工晶状体调位、更换或取出术的屈光不正患者73例(74眼),其中需调位47眼、更换26眼、取出1眼,术后定期复查,观察记录裸眼视力(UCVA)、拱高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等指标。以单纯ICL植入术眼68眼作为对照组,ICL植入后行调位术眼47眼为调位组,ICL植入后行更换术眼26眼为更换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因拱高过高与拱高过低行二次手术处理患者的拱高变化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调位组、更换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的UCVA、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及ECD减少量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单纯球镜矫正型和复曲面型ICL植入术后的更换率。结果:ICL植入术后进行ICL调位、更换或取出的原因有拱高异常、复曲面型ICL旋转和ICL位置异常。因拱高异常行ICL调位或更换59眼,拱高过高者通过调位或更换小一号尺寸的ICL后均获得理想拱高,而拱高过低的病例相对复杂,且拱高过高者行ICL调位或更换的平均拱高变化量大于拱高过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P<0.001)。复曲面型ICL植入术后发生轴向旋转且视觉质量欠佳14眼,其中12眼行调位后取得稳定、良好的效果,2眼调位后顽固性旋转,通过更换手术方式才解决。术后1个月,调位组、更换组与对照组的UCVA、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及ECD减少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球镜矫正型ICL植入术后更换率小于复曲面型ICL(分别为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5)。1眼ICL植入术后出现ICL位置异常、瞳孔区拱高上下差异大,行ICL取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效果理想。结论:拱高异常为ICL植入术后调位、更换或取出的最主要原因,拱高过高者行ICL调位或更换后的平均拱高变化量大于拱高过低者,且更具规律性;复曲面型ICL旋转经调位后多数病例可获得满意结果;ICL调位术和更换术相较于单纯植入术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和术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D)样小鼠模型特点及皮肤菌群改变。方法将3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小鼠背部涂抹200 μl丙酮和橄榄油(体积比为3∶1)每周2次,连续6周;高、低浓度DNCB组小鼠于第1周的第1、3天均涂抹1% DNCB 200 μl,第2周起分别涂抹0.5%、0.1% DNCB 200 μl,每周2次,连续5周。末次给药24 h后评估皮损严重程度,测量经表皮水分丢失和角质层含水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切取背部皮肤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取3只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组织样本,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检测小鼠背部皮肤菌群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并分析皮肤菌群的组成结构及不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Games-Howell法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结果高、低浓度DNCB组小鼠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9.83 ± 2.45)分、(2.71 ± 0.56)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0.51 ± 0.12)分],t值分别为-7.19、-2.85,均P < 0.05。高、低浓度DNCB组经表皮水分丢失值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t值分别为-7.72,-2.68,均P < 0.05),而角质层含水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t值分别为6.77、5.99,均P < 0.05);高浓度DNCB组经表皮水分丢失值显著高于低浓度DNCB组(t=2.76,P < 0.05),而高、低浓度DNCB组间角质层含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棒状杆菌属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85,P < 0.001),高浓度DNCB组棒状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3组小鼠皮肤样本observed species和Chao1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高浓度DNCB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低浓度DNCB组(t值分别为6.96、-6.37,均P < 0.05)。结论DNCB可诱导小鼠皮肤形成AD样皮炎,其皮损严重程度、屏障功能受损程度与DNCB浓度相关;高浓度DNCB组小鼠皮肤菌群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高浓度DNCB造模对研究AD的微生物学变化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浙江省肿瘤医院首次诊治的268例卵巢肿物患者,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76例卵巢癌患者和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P<0.001);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密切相关(P<0.001);治疗后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存在凝血系统紊乱,血浆D-二聚体水平反映了卵巢癌的恶性程度,与卵巢癌的分期、进展等密切相关,因此D-二聚体水平在卵巢癌血清学诊断和临床应用研究中均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