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杨荣环先生身兼京剧梅、尚两大流派艺术,他将两派的一些名剧重新演绎创新,特别是一些几近凋萎的折子戏,通过故事完整、情节动人的内容,精湛的技艺,以更加好听好看的舞台面貌重新呈现给观众,《银屏公主》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比较来看,1950年版的《银屏公主》,其唱腔设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技术技巧等方面的呈现都显得平淡。而80版的《银屏公主》,经过杨荣环先生下大功夫改编,使原来剧场效果平平的戏,成为令今天的观众喜爱、惊叹的佳作。杨荣环先生是以个人独特的禀赋才华,深厚广泛的艺术学习基础及数十年的艺术实践积累,才能游刃有余的将众多流派之长融为一体,被内外行称为“出出戏有绝活”的“环派”艺术家。研究学习杨荣环先生两个版本的《银屏公主》,探究老一辈大师对一出戏的不断改编完善的思路过程,进而重新审视我们以往传承剧目的教学模式。
简介:在鹿丹村那套简朴的住屋里,年届花甲的姚指挥对我说:"交响乐就是我的生命,我活着要为中国争光,要为中国的交响乐指挥在世界乐坛取得应有地位而奋斗……"一席话,使我联想起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不知不觉走上指挥之路他原籍浙江,生在武汉,1940年全家乘烧木炭的汽车,历尽艰辛曲折,逃难到昆明。他记得第一次音乐表现是在昆明的大街上,踏着正步,边走边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那时他只是一个4岁的孩子。11岁时在上海有地下党领导的建承中学附小上4年级,参加歌咏比赛,校长提出由小朋友自己指挥,选了一个女孩和他。他说,就这样不知不觉当上了指挥,走上了指挥之路。上海一解放,他参加宣传队,扭秧歌,打腰鼓,更是常常指挥全校唱歌。
简介:李荣有教授三十年前便开始关注音乐图像研究,《中国音乐图像学概论》既是他承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中国音乐图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音乐图像学在我国逐渐发展成形的过程中,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收获。学科不断细化、深化,不同学科、方法间更多交叉渗透,是当今世界学术发展一大趋势,笔者希望学界对中国音乐图像学这一新学科宽容、扶持的同时,也鼓励它以著名科学学家库恩判断学科成熟的标准,即拥有自己的专属对象、行之有效的"科学范"以及自觉遵循这一范式的"学术共同体",作为努力方向而茁壮成长。同时,也希望这一新学科注意防止当前学术碎片化及学科相互割裂的弊病,注意加强与友邻学科的联系,加强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