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修复古园古迹是件严肃认真的工作,需谨慎从事。若条件暂不成熟,不妨假以时日,切莫急功近利。陈从周《说园》云:“荒园非不可游,残篇非不可读。”诚至论也。他又援引清人龚自珍诗云:“未济终焉心缥渺,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并认为“造园亦必通此信息”。

  • 标签: 景观效果 修复 黄鹂
  • 简介:采用4种不同抚育措施开展甜竹笋用林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笋量以处理Ⅱ效果最好,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1.0%、52.8%、75.2%,新竹成竹率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0%,3.3%,4.5%。新竹平均眉围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6.3%、24%、28%。新竹平均高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9%、24%、35.8%。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处理对甜竹出笋量和新竹平均眉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对新竹成竹率没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表明: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处理Ⅰ次之,处理Ⅳ增产效果最差。经济效益以处理Ⅱ的纯收入最高达8.1125万元/hm2。

  • 标签: 黄甜竹 抚育措施 增产效果
  • 简介:通过统计分析,分关1号栀子不同枝龄的插穗在不同苗床覆盖物情况下育苗,插穗的成活率差异显著,覆盖物与枝龄存在交互效应。1年枝龄不同覆盖物的苗高、根颈处分枝数差异显著,地径、第一侧根数差异不显著;2-3年枝龄不同覆盖物的苗高、地径、第一侧根数差异显著,根颈处分枝数差异不显著;4年及以上枝龄不同覆盖物的苗高、地径、根颈处分枝数、第一侧根数差异均显著。用1-3龄枝条、黑薄膜进行苗床覆盖培育苗木,质量最优,育苗成本最低。

  • 标签: 分关1号黄栀子 枝龄 扦插育苗 除草成本
  • 简介: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防治措施,纹竹斑蛾已成为危害毛竹叶片的主要害虫。为探索有效控制黄纹竹斑蛾危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种植物源杀虫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和1.1%苦参碱粉剂对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其中前5种药剂采用喷烟技术施药,后一种药剂采用喷粉技术施药。结果表明:施药后3d,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的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40,用药量为1200mL/hm^2;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9,用药量为800mL/hm^2;1.1%苦参碱粉剂田间最佳用药量为22.5kg/hm^2。上述6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无公害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的药剂,在纹竹斑蛾幼虫危害时施用。

  • 标签: 黄纹竹斑蛾 植物源杀虫剂 毛竹 最佳用药量 无公害防治
  • 简介:宋春轩,邵东县国有草坪林场第12任场长,现年47岁,邵阳市人大代表。1995年,他从九龙镇林业站调任国有草坪林场副场长时,正是林场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当时的诸多困难,他以身作则,带头建起养猪场,跨出了发展职工家庭经济的第一道门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去年,他担任场长后,在继续大力发展职工家庭经济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债造林、退耕还林等项目,为林场的发展尽心尽责,赢得了职工的一致好评。元旦刚过,当我们来到林场慰问时,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 标签: 邵东县 黄草 “三个代表” 邵阳市 国有林场 养猪场
  • 简介:中等个子,憨厚结实的身板,黝黑的皮肤,长年累月的基层工作,让他多了几分质朴,加上蒙古人典型的高颧骨,和一口流利的蒙古族语言,给初识他的人第一感觉是牧区的蒙古族老乡。他就是科右中旗森林公安局法制窒丰任双喜。提起双喜,森林公安局的同志多了几分敬意。无沦是派出所内勤、教导员、所长、还是担任旗森林公安局法制室主任,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一个劲头,一股干劲,肯吃苦,肯钻研,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就是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从一名门外汉,成为局机父精通业务的标兵。

  • 标签: 森林公安局 科右中旗 内蒙古自治区 法制 主任 基层工作
  • 简介:脊竹蝗与竹双色绿刺蛾是竹林的主要虫害,是广西竹林常发性的害虫,为竹林重点监测与防控对象.脊竹蝗是广西竹林第一大害虫.在广西,竹双色绿刺蛾常与脊竹蝗等害虫同时或间隔发生.两种害虫常大面积吃光竹林,严重影响竹林生长,甚至导致竹株死亡,竹双色绿刺蛾还影响人体健康.

  • 标签: 黄脊竹蝗 病虫害 刺蛾 双色 科普文章 防治
  • 简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独脚金寄生杂草(Strigahermonthica)侵扰是限制小农产自给性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低加之总体环境退化是寄生杂草侵扰产生的重要原因。引入改良的耕作制度来解决寄生杂草侵扰和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对肯尼亚西部双峰高原地区内,用豆科植物--印度田菁改良的休耕地对玉米产量和农田寄生杂草侵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处理分阶段进行,处理包括田菁改良6和18个月的休耕地、未经耕作自然植物再生6和18个月的休耕地、连续种植玉米未施肥的耕地和连续种植玉米同时施加氮和磷肥的耕地。结果表明,与未施肥玉米地相比,田菁改良休耕地明显(p〈0.5)增加玉米产量.除草管理降低了第一季度(428000±63000株·hm-2)、第二季度(51000±1500株·hm-2)玉米地寄生杂草植株种群。实验周期内,除草管理降低玉米地土壤中寄生杂草种子种群数。短期田菁改良休耕地对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未施肥的玉米地,但是短期杂草休耕地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玉米和除草控制寄生杂草效果要好于休耕。

  • 标签: 复合农林 作物产量 改良休耕地 残留效应 根寄生物 土壤肥力补给
  • 简介:国振1933年2月生,广西那坡县人,壮族,青岛畅绿生物研究所所长、青岛畅绿中华睡莲世界主任。1954年进入武汉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遗传与育种研究。1962年考入北京林学院园林植物育种专业研究生,师承陈俊愉院士,从事梅花北移抗寒育种研究。毕业后回到武汉植物研究所继续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 标签: 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睡莲 所长 主任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