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市植保站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针对毒死蜱、三唑磷禁用后市场缺位以及吡虫啉轮换用药需求,于今年3月启动了“毒死蜱等三种高残留农药替代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织全市植保系统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专家,以及相关农药药械生产企业,重点推进毒死蜱等杀虫剂替代轮换工作。

  • 标签: 北京市科委 毒死蜱 杀虫剂 中国农业大学 残留农药 轮换用药
  • 简介: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乙虫脒对水稻螟虫内吸,触杀杀卵活性以及田间效果,同时评价了其对天敌安全性,结果表明:1)乙虫脒对二化螟三化螟内吸活性很好,且对二化螟活性高于三化螟,25mg/L乙虫脒对二化螟三化螟内吸杀虫效果分别为90.9%50.0%,100mg/L乙虫脒对三化螟杀虫效果为9.3%。2)触杀活性高,对三化螟二化螟接触LD50值分别为6.4×10^-5ug/头2.13×10^-5ug/头,大大低于甲胺磷LD50值(1.331×10^-31.781×10^-3ug/头)。3)综合活性好,对二化螟三化螟分别只需2025mg/L即可达到85%以上防治效果。4)有一定杀卵活性,200mg/L对二化螟三化螟杀卵效果分别为83.4%0.7%,500mg/L对三化螟杀卵效果为93.4%。5)田间试验表明,112.5g/hm^2(a.i.,下同)乙虫脒可有效控制三化螟枯心,在江苏省高淳地区300g/hm^2可有效控制三化螟白穗,而在江苏省如东地区67.5%g/hm^2即对三化螟大螟白穗有较好控制效果,此外,112.5g/hm^2还对飞虱有较好控制作用,6)对寄生蜂蜘蛛较安全。

  • 标签: 乙虫脒 水稻螟虫 作用方式 应用策略 杀虫剂
  • 简介:建立了丁虫腈在土壤、玉米植株及玉米籽粒中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玉米植株籽粒样品用乙腈提取,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经液一液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0.05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丁虫腈回收率为8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8.0%;其在土壤、玉米植株及籽粒中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采用所建立方法对丁虫腈在玉米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丁虫腈在土壤玉米植株中半衰期分别为6.772.44d。采用5%丁虫腈乳油按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37.5g/hm2及其1.5倍该剂量(56.25g/hm2)于玉米苗后茎叶初期施药1次,在玉米乳熟期和成熟期时,玉米籽粒中丁虫腈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玉米收获时(距施药90d),籽粒中丁虫腈残留量均低于参考MRL值(0.02mg/kg,氟虫腈在谷物中最大残留限量)。

  • 标签: 丁虫腈 气相色谱法 玉米 土壤 农药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一、夏季蝗虫发生概况(一)东亚飞蝗今年东亚飞蝗夏蝗总体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077万亩,略轻于上年。其中,环渤海湾、黄河滩区、华北湖库大部蝗区中等发生,其他蝗区偏轻或轻发生。

  • 标签: 发生概况 发生趋势预报 夏季 蝗虫 秋季 东亚飞蝗
  • 简介:对AChEKm、VmaxKi值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小菜蛾绒茧蜂对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抗性与AChE对杀虫剂不敏感性有关。田间监测结果表明,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间。由于田间杀虫剂选择压较高,小菜蛾AChE对有机磷较不敏感而在每年6月至8月期间,AChE敏感性有所升高,达到全年最高点,寄生于同一虫源绒茧蜂AChE敏感性变化也呈明显相关性。绒茧蜂AChE敏感性显著高于小菜蛾,尚未达到高度不敏感水平,当田间选择压极高时,可导致小菜蛾AChE呈高度不敏感,此时绒茧蜂AChE也表现出较高不敏感性。

  • 标签: 小菜蛾 绒茧蜂 乙酰胆碱酯酶 敏感性 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
  • 简介:通过室内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5种浓度7%草甘膦水剂对土壤盐化碱化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土壤盐度(用电导率表示)、钠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总碱度及pH值都明显增大,且随施药次数增加,上述各项盐化碱化指标不断增大;每次施药后,土壤各项盐化碱化指标都随施药浓度升高呈增大趋势。6次施用0.352g/L7%草甘膦水剂后,土壤电导率由施药前1010增加为2460μS/cm,ESP由2.247%增加为7.983%。SAR由1.576增加为4.305,总碱度由1.443mmol/L增加为4.485mmol/L,pH值由6.92变为7.89。虽然土壤各项盐化碱化指标的变化都还在非盐化非碱化土范围内.但有盐化碱化趋势.

  • 标签: 草甘膦水剂 土壤盐化和碱化 电导率 钠碱化度 钠吸附比
  • 简介:通过田间植株直接施药-定期采样-样品提取净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48%毒死蜱乳油中毒死蜱在杭白菊胎菊土壤中消解动态,并在室内探讨了不同温度对干胎菊中毒死蜱消解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0.480.72kg/hm22个施药剂量下,毒死蜱在杭白菊土壤鲜胎菊中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24~10.82d2.94~4.22d;不同温度下,干胎菊中毒死蜱半衰期在12.64~27.39d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消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杭白菊上分别以有效成分0.48kg/hm。(推荐高剂量)0.72kg/hm2(1.5倍推荐高剂量)剂量喷雾施药2次,距末次施药后21d时,毒死蜱在干胎菊中残留量分别为0.580.89mg/kg,均低于我国制定毒死蜱在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1mg/kg)。

  • 标签: 毒死蜱 杭白菊 胎菊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用Bt杀虫蛋白(ICP)Cry1A汰选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抗性种群同源对照种群分别测定了4种不同类型BtICP抗虫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虫蛋白对对照种群毒力顺序为:CrylAc>CrylAc+1C>Cry2A>Cry1C;对抗性种菌毒力顺序为:CrylAc+1C>Cry1Ac>Cry2A>CrylC,其中CrylAc+1C表现出对抗性种群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采用从Bt液体发酵上清液中提取增效粉,与CrylAc以1:11:2比较混合,对Cry1Ac有显著增效作用,用抗性种群测定增效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种群,处理5d增效比值大于14d

  • 标签: 苏云金杆菌 杀虫蛋白 棉铃虫 抗虫毒力 增效作用 杀虫剂
  • 简介:研究了新磺酰脲除草剂单嘧磺隆在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土壤消解动态最终残留,土壤经甲醇和稀氨水混合液提取,液液分配及C18净化,浓缩后用带紫外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单嘧磺隆最低检出量为4ng,在土壤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本方法添加回收率为95.10%-103.77%,变异系数为1.47%-11.80%,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运用上述方法,测定了单嘧磺隆在北京山东土壤中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在土壤中消解速度较慢,在北京土壤中半衰期为9.24d,山东土壤中半衰期为13.59d,按推荐剂量施药,小麦收获时,在北京山东两地土壤中均未检出单嘧磺隆。

  • 标签: 单嘧磺隆 残留分析 土壤 消解动态 除草剂
  • 简介:用微量称重法可以方便地测定作物叶片流失点(POR)最大稳定持留量(Rm),用浸渍法喷雾法测定Rm结果不同,引用润湿方程概念来分析影响Rm规律,浸渍法测定Rm与粘附张力有关,当接触角大于90°,叶片表面不粘附液体,Rm趋于零,用喷雾法测定作物叶片Rm,结果显示与药液粘附功[γ×(COSθ+1)有关,即使接触角大于90°时,由于粘附功大于零,Rm值也大于零,对于水稻这样难润湿作物叶片,清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Rm;反之,对于棉花、黄瓜这样作物叶片,添加表面活性剂反应而会降低Rm。

  • 标签: 流失点 最大稳定持留量 粘附张力 粘附功 作物叶片 农药药液
  • 简介:在前文总结了Hydantocidin新型类似物研究进展基础上,对Hydantocidin及其15个立体异构体、硫代Hydantocidin碳环衍生物合成,以及它们除草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Hydantocidin 硫代Hydantocidin 全合成 结构改造 除草活性
  • 简介:为考察氯氰菊酯在茼蒿油麦菜上残留行为,于2016年在山西、山东、天津、安徽、云南和河南进行了氯氰菊酯在茼蒿油麦菜上规范残留田间试验。两种作物均包括6地最终残留量试验1地消解动态试验。按照现行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方法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茼蒿油麦菜上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d1.8d。最后一次施药3、57d后,氯氰菊酯在茼蒿上残留中值分别为1.64、1.190.89mg/kg,在油麦菜上残留中值分别为0.84、0.500.28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氯氰菊酯在茼蒿油麦菜上残留量有明显影响。施药期间较低气温下,氯氰菊酯在茼蒿油麦菜上消解缓慢,残留风险明显增大。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低温天气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另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时应重视气象条件对残留试验结果影响。

  • 标签: 氯氰菊酯 茼蒿 油麦菜 消解 残留
  • 简介:应用Cerius^2软件中主成分分析法(PCA)Var.Jarvis-Patrick聚类方法对新型含噻唑三唑环亚胺类杂环化合物进行分类,再用遗传函数算法(GFA)分子力场分析方法(MFA)分别进行了二维/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所建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CV-r^2均大于0.910,表明模型都具有良好预测可靠性。计算研究表明:分子热力学性质(各种原子类型AlogP描述符)、空间结构状态(Jurs参数Shadow参数)电拓扑状态指数(S—aaCH)是影响活性主要二维因素。三维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静电作用强弱对活性影响较大。最后根据药物分子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系列亚胺类化合物,并用所建最优二维/三维QSAR模型进行活性预测与相互验证,筛选出活性可能较高6个化合物。该研究可为高效亚胺类杀菌剂研制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亚胺类杀菌剂 遗传函数算法 分子力场分析 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 简介:联邦政府作用是开发、管理、评价不断改进农药兽药管理体系。由国家初级产业部长理事会(PIMC)领导这些工作。该理事会由来自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各州各地区政府以及新西兰农业部长组成。PIMC向产品安全诚信委员会(PSIC)咨询有关农药兽药化学品方面的管理建议。PSIC成员来自如下部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

  • 标签: 农药登记 农药管理 澳大利亚 联邦政府 管理体系 产品安全
  • 简介:今年夏蝗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略轻于去年,其中,环渤海湾蝗区中等发生,河北海兴、南大港、黄骅、天津北辰等地局部偏重发生;江苏、安徽、陕西和辽宁等省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为1145万亩。主要发生特点:一是发生面积虫口密度总体稳定。全国夏蝗发生面积比2012年近5年平均值分别减少1.9%10.7%;11个蝗区省份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53头,与前两年持平;二是蝗蝻高密度面积点片减少。

  • 标签: 发生趋势预报 发生概况 夏蝗 发生面积 发生程度 总体稳定
  • 简介:一、行业初具规模发展仍有空间2009年,我国石油化学工业总产值(现价)达到6.63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2.1%;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12.0%,约占全国GDP4%。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消费大国。

  • 标签: 化工行业 石油 工业总产值 规划 规模发展 产品生产
  • 简介: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糙米样品中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啶虫胺在田水土壤中添加水平为0.1~5mg/L0.1—5mg/kg,在植株糙米中添加水平为O.2~5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一12.9%之间。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植株糙米中方法定量限(LOQ)分别为0.1mg/LO.1、0.2、0.2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mg/LO.04、0.08、0.08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20倍(有效成分1500g/hm。)施药,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1.5倍(有效成分112.5g/hm2)分别施药3次4次,间隔期为7d,距最后一次施药7d后采样,糙米中烯啶虫胺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mg/kg)及日本规定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mz/kg)。

  • 标签: 烯啶虫胺 水稻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