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胚胎9周时阴茎头已发育并完全裸露,而包皮迟至12周时才形成并逐渐向阴茎头远端方向生长,至14周时才覆盖整个阴茎头并与阴茎头粘连。这种生理性粘连一直持续至出生时,伴或不伴有包皮口狭窄,随着阴茎发育多在17岁前自然消失,如不消失,就变为病理性;因炎症等因素成人原本已翻动自如的包皮可以再次发生包皮口狭窄及包皮粘连,此属于病理性。作为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现代男科学应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重视包皮粘连及包皮口狭窄的诊断及处理,以期阴茎的结构及功能得到良好的保障。本文对包皮粘连及包皮口狭窄加以分析,对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认为这两者在现代男科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包皮 阴茎 粘连 狭窄 疾病 男科学
  • 简介:遗传性皮肤病是一类由于基因变异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该文主要介绍一些国内外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相关网站,并阐述其在教学的意义,以便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遗传性皮肤病教学的重要性.

  • 标签: 皮肤病 遗传性 互联网 教学
  • 简介:目的:观察CD1a、CD68抗原在湿疹患者皮损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湿疹患者皮损表皮、真皮CD1a、CD68抗原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人皮肤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皮肤CD1a抗原主要表达于表皮棘层、基底膜朗格汉斯细胞膜上,而湿疹皮损CD1a抗原主要散在分布于表皮棘层及真皮乳头中。CD68主要为单核-巨噬细胞膜染色,表达在表皮下部及真皮。湿疹皮损表皮及真皮CD1a阳性、CD68阳性的细胞线性密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值分别为2.86、4.43,P值均<0.01)。结论:CD1a、CD68抗原在湿疹患者皮损处表达较高,提示朗格汉斯抗原提呈细胞增多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可能与湿疹发病有关。

  • 标签: CD1A CD68 湿疹
  • 简介:目的观察1064Nd:YAG激光联合中药湿敷治疗面部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七味消痘汤加1064Nd:YAG激光照射加透明质酸凝胶敷料外敷于面部皮肤。间隔2周治疗1次,激光治疗3次为1个疗程,期间每日使用透明质酸凝胶敷料3次,中药方剂湿敷1次。对照组使用1064Nd:YAG激光治疗,间隔2周治疗1次,激光治疗3次为1个疗程,期间每日使用透明质酸凝胶敷料3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干燥、红肿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1064Nd:YAG激光联合中药湿敷治疗面部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痤疮 1064 ND:YAG激光 中药 透明质酸凝胶敷料
  • 简介: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的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2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20例对照者血清IL-8的水平,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EASI)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8的表达与EASI评分相关性。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8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的表达(t=3.20,P=0.003),且IL-8的表达与EASI评分呈正相关(r=0.560,P=0.004)。结论:IL-8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白细胞介素8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红蓝光、光子嫩肤联合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费用。方法:将人选的150例痤疮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给予口服药物、面膜和光子嫩肤治疗;B组50例,给予口服药物、面膜和红蓝光治疗;C组50例,给于口服药物、面膜、红蓝光和光子嫩肤联合治疗。3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0例136例完成试验,疗程结束时C组的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A组(68.89%)和B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c组的治疗费用平均分别为2500元、1020元、3080元,3组的成本一效果比分别为:3628.27、1498.02、3566.47。结论:红蓝光和光子嫩肤联合口服药物及面膜治疗痤疮,产生协同效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但治疗费用较高。

  • 标签: 光子嫩肤 红蓝光 痤疮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共振技术对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德国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自带过敏原物理信息960种,对92例患者逐一过敏原检测。其中11例同时做免疫印迹法过敏原检测。结果92例使用生物共振治疗仪检测均有阳性结果,过敏原阳性共计361人次,食入物类过敏原阳性206人次,吸入物类过敏原阳性101人次,化学物质过敏原阳性45人次,其他过敏原阳性9人次。11例患者在免疫印迹法过敏原检测,7例测出过敏原阳性共计39人次,食入物类过敏原阳性23人次,吸入物类过敏原阳性16人次。结论利用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能测出各种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致敏原,种类多、安全、无创、无不良反应,与免疫印迹法过敏原检测可以形成互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过敏状态。

  • 标签: 生物共振治疗仪 过敏原 免疫印迹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G)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方法:纳入30例就诊前未经治疗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设为观察组;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cathepsinG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清cathepsinG浓度为(32.2±12.3)ng/mL,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cathepsinG浓度上调为(260.4±2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6,P〈0.01)。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cathepsinG表达明显上调,其可能通过与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参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组织蛋白酶G 机制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遗传相关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通过与其细胞核受体即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控靶基因转录,不仅能够调节钙、磷代谢,还能够作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效应;抑制角质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分化从而有效地治疗银屑病。近30年来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银屑病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从系统补充维生素D对银屑病有效的偶然发现到目前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线外用治疗药物。现在市场上主要有卡泊三醇、骨化三醇、他卡西醇、马沙骨化醇等品种,并具备软膏、霜剂、凝胶、泡沫剂等多种剂型,和激素等外用药物、光疗、生物制剂、中药等系统治疗联合,提高了银屑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银屑病 维生素D 外用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新疆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群皮肤干扰素伽玛诱导的单核细胞因子(CXCL9)的表达差异。方法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新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CXCL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CXCL9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的表达明显增加,主要以真皮乳头顶端为主,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34.80,P〈0.01);新疆地区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组织CXCL9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P〉0.05)。结论新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CXCL9的表达升高,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在寻常型银屑病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汉族和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CXCL9的表达相似。

  • 标签: 银屑病 维吾尔族 两面神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干扰素伽玛诱导的单核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Th22和Th17细胞可能在白癜风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白癜风患者60例(按不同分期划分,活动期白癜风患者30例,静止期白癜风患者30例;按不同分型划分,寻常型白癜风患者29例,节段型白癜风患者31例),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正常人30例为对照。取外周静脉血,免疫荧光PCR法检测外周血中IL-22mRNA和IL-17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22和IL-17表达含量。将所检测结果与白癜风患者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白癜风患者实验组外周血中IL-22mRNA和IL-17mRNA以及IL-22和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活动期白癜风患者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2)寻常性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IL-22mRNA和IL-17mRNA以及IL-22和IL-1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节段型患者。(3)在白癜风患者组,外周血IL-22mRNA和IL-17mRNA表达水平以及IL-22和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53,P=0.000)。结论Th22和Th17细胞在白癜风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白癜风 分期分型 TH22细胞 TH17细胞
  • 简介: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8月8日~9日在北京举办“全国中医性学培训班”。中医性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性科学中最具特色的极具活力的学科。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全国性学研讨会及学习班,对中医性学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中医性学 培训班 中国性学会 专业委员会 中医学 学习班
  • 简介:目的评价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对梅毒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72例梅毒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并与RPR、TPP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在一期梅毒的阳性率为73.3%(11/15),在二期梅毒的阳性率为88.9%(16/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1.6363,P>0.10)。在潜伏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6.1%(6/23),显著低于早期显性梅毒(x~2=17.6189,P<0.005)。在一期、二期和潜伏梅毒,RPR和TPPA的阳性率均为100%。入组前2-24个月己经给予正规抗梅治疗的梅毒16例,其中IgM抗体阳性2例。结论在本研究,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诊断一期梅毒并下优于RPR和TPPA。IgM抗体在潜伏梅毒敏感性低,其诊断应依靠RPR和TPPA。目前不推荐单独检测抗梅毒IgM抗体来监测病情和判断疗效。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梅毒 IGM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念在皮肤性病科护理管理的运用.方法:结合皮肤性病科护理的工作特点,提出在皮肤性病科护理管理实施柔性管理,给护士以人性化的管理.结果:提高护士士气和满意度、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了护理事故的发生,护理实现了零投诉.结论:实施柔性管理增强了科室凝聚力,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发挥护士的潜能,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研究 柔性管理 护士
  • 简介:背景:紫外线照射后p53依赖的对DNA损害的反应与p33^ING1b基因有关,近来报道20%的黑素瘤存在p33^ING1b基因突变。目的:分析作者收集的大量新鲜黑素瘤组织和黑素瘤细胞系p33^ING1b的突变率。方法:通过单链构象多态分析和直接测序法筛查83例原发性黑素瘤和55株黑素瘤细胞系p33^ING1b的突变。结果:与之前报道相比,作者发现所有黑素瘤没有体细胞p33^ING1b的突变。分析其结果与以往发表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部分可能由于不慎扩增ING1假基因(INGX)和(或)一些标本污染了鼠ING1。结论:p33^ING1b突变在黑素瘤很罕见。作者强调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设计的重要性,以避免假基因扩增,并认为证实遗传同一性和个体细胞系的起源物种很有必要。需进一步研究来阐明黑素瘤致癌机制p33^ING1b的可能作用。

  • 标签: p33^ING1b基因 原发性黑素瘤 基因突变 肿瘤抑制因子 罕见 单链构象多态分析
  • 简介:西方性文化的masturbation(手淫)经历了400多年漫长发展过程,它代表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是西方性学发展变迁的缩影。了解西方性文化的发展,从中吸取有价值的史料,对中国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起源:Masturbation来源于拉丁文masturbari,最初还可拼为manustupatron,拉丁文的manus意为手,stupare意为强奸、玷污。masturbation即这"奸"。由此不难看出,一开始人们就

  • 标签: 手淫 性文化 借鉴意义 发展变迁 精液保存 社会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