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合理诊疗与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对发生转移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发病集中在50-59岁年龄区间,并且该年龄阶段较其它年龄阶段容易发生转移(P〈0.01);子宫内膜癌以内膜样腺癌为主,约占90.97%;其总体转移率为7.41%,Ⅱ型特殊类型内膜癌的转移率明显高于Ⅰ型内膜癌(P〈0.01);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与其转移相关(P〈0.01);浸润深度〈1/2组和≥1/2组间的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676)。结论: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年龄、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可能是其转移的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CUL4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本科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UL4B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UL4B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UL4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88%(57/102),CUL4B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0)、肿瘤远处转移(P=0.009)、pTNM分期(P=0.001)、Duke's分期(P=0.002)、肝转移(P=0.015)和腹膜转移(P=0.025)有明显相关性。CUL4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P<0.001)、血管侵犯(P=0.038)和CUL4B高表达(P<0.001)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UL4B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佳的评价指标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原钙粘蛋白(PCDH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术后胃癌组织标本90例和癌旁组织标本45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PCDH10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的PCDH10阳性表达率,探讨PCDH10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CDH10阳性表达率为32.2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CDH10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的PCDH10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H10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2.1%,高于PCDH10阴性表达患者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H10在胃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低,并且与肿瘤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远期预后有关。
简介:目的:总结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尤其是以胆管炎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4月至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2例LCH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以及治疗情况,治疗以化疗为主。单器官受累8例,多器官系统受累4例。结果:12例LCH患儿中,11例有程度不一的黄疸,8例超声表现为肝大,2例骨骼系统有破坏,6例有肺部侵犯。结论:LCH的诊断是复杂的,可能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临床表现和疾病变化的过程是从早期一个孤立的表现到后来多系统表现,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我们对LCH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临床对LCH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妇科肿瘤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妇科肿瘤的出院患者,按照电话回访制度进行至少2次/月的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3个月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共回访出院患者200例,均对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给予了有效评价,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次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均有明显改善,对医嘱的依从性也明显提高。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作为延伸护理的重要形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指导治疗,还能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更有效实施心理护理与干预,提升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减少医疗纠纷。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行术后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研究组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路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vs.86.7%,P=0.027)。研究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83.3%,P=0.001)。研究组患者化疗带来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因化疗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结直肠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将120例结直肠癌术后需进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依从性和完成化疗的信心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98%(59/60)的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对照组仅71%(43/60)的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88.3%的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对照组仅68.3%的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的依从性和完成化疗的信心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能有效引导患者认识结直肠癌术后的化疗,从思想上接受化疗,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化疗所带来的伤害,坚定完成化疗的信心。
简介: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集中式术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86例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02)和对照组(n=84),试验组采用集中式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口头术前健康教育,利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参加术前健康教育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1%,明显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5.6±15.7)、(57.4±17.5)和(50.2±10.7)、(52.6±9.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后,再次评定结果显示,术前1d、术后1d和7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但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集中式术前教育,有助于患者掌握手术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简介:经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批准,2005年伊始本刊创设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专栏。具体办法说明如下:(1)本专栏每期邀请专家撰稿,学习本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进展、新技术外,还将结合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实践,注重刊出与临床诊疗的新规范要求的讲座性文章。
简介: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组和非同步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功能锻炼指导及健康教育,同步组同时对患者家属给予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GSES)、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出院3个月后,同步组患者的锻炼依从率(93.33%)高于非同步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患者的GSES评分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步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