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咨询患者中罗伯逊易位的发生率及其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探讨罗伯逊易位与物种进化的关系。方法:回顾2011年送检的913例外周血标本,通过染色体培养技术,G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913例遗传咨询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为胎儿畸形、体格或智力发育迟缓及不良孕产史等,共检出罗伯逊易位17例,检出率为1.86%(17/913),并发现罗伯逊易位家系1例,申报世界首报核型1例。结论:罗伯逊易位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检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并对他们进行生育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罗伯逊易位也可为物种的进化提供选择材料。

  • 标签: 遗传咨询 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 双罗伯逊易位
  • 简介:目的:通过对598例复治涂阳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了解复治涂阳患者的分枝杆菌的菌种分布及复治患者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方案。方法:对598例复治涂阳痰培养和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98例复治涂阳痰共分离结核分枝杆菌53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9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链霉素26.9%、异烟肼35%、利福平30.7%、乙胺丁醇15.5%、氧氟沙星12.9%、卡那霉素1.5%;MDR耐药率为23.2%;XDR耐药率为1.1%。结论:复治涂阳患者的耐药率比较高,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部分复治涂阳患者为NTM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标签: 分枝杆菌 耐药性 细菌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分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0例CLL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10例CLL患者CD19抗原阳性表达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CD5、CD19、CD20、HLA-DR、CD3、CD13均阳性,且CD34表达率大于10%;另有1例为CD5、CD19、CD20、HLA-DR阳性且伴CD7阳性。CD5、CD19、CD20、HLA-DR同时阳性的患者为50%。结论:CLL以B细胞慢淋为主,免疫分型对慢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免疫分型可存在伴系表达。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慢性 免疫表型
  • 简介:目的:研究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血液初筛过程中,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方法:运用瑞典进口CA62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集后1min、5min、10min及30min检测40例静脉血标本的血小板(PLT)和血小板体积(MPV)。结果:在标本采集后的1min、5min、10min及30min进行检测,PLT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PV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为10min。既可以满足血小板检测的准确性,又能缩短献血者的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的献血体验。

  • 标签: 成分血 单采血小板 献血 血小板计数
  • 简介:室间质量评价作为一种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提高检验技术,通过分析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克服,从而保证检验质量。全国血型血清学室间质评(EQAS)项目由上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承担,已连续多年举办,该项目每年上下半年各1次(以下分别称为第1次、第2次),

  • 标签: 室间质量 实验室 全国
  • 简介:目的:分析3年期间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9—09—2012-08血培养标本培养鉴定和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血培养病原菌5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38株(59.19%),革兰阴性菌232株(39.63%),真菌1株,前4位细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Kpn)、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14.3%,E.coli和Kpn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为57.0%和24.0%,耐亚胺培南E.coli2株;碳青霉烯类抗菌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率达92.5%以上,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葡萄球菌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和替加环素高度敏感,血流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和四环素敏感率低,其他14种抗菌药物敏感率70%以上;肠球菌和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高。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CNS占重要地位,出现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血培养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及时监测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甩药.

  • 标签: 血培养 耐药性 病原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输血资料统计分析,了解临床输血现状与趋势,探讨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的措施和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2011年临床输血总量、全血和成分用血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分输血比例较高;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血小板、冷沉淀、洗涤红细胞等用量逐步增加;人均用血量逐年增加;血浆用量比例有下降趋势,但与红细胞悬液的比例仍明显高于国外。结论:临床用血日趋规范,但仍有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 标签: 临床输血 回顾 分析
  • 简介:目的:对参加的省临床检验中心微生物室间质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省临床检验中心所发放的质控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页数药敏试验等,依照报告结果对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质控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统计发现,我院检验科在10年间接收到微生物室质控品150份,其中分离鉴定细菌共计148株,有12株鉴定结果错误,鉴定结果正确率为91.9%;通过药敏试验发现,接受药敏试验的35株菌株中,共计接受221种药敏测试,正确210种,药敏试验结果正确率为95.02%。结论: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实验室中常见致病菌的鉴定符合率,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省临床检验中心 微生物室间质评 临床价值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湖州市居民献血知识掌握程度及献血意愿,为采取针对性招募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所辖5个县(市)、区,随机抽取年龄18岁以上100人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总正确率为30.54%,其中男性正确率为32.0%,女性为28.6%;参加过无偿献血者和未参加过无偿献血者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分别为63.2%和26.2%;近期有献血打算者占2.1%(10/473),其中参加过献血者和未参加过无偿献血者比例分别为12.2%(6/49)和0.9%(4/424)。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以上组,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分别为23.9%、34.4%和39.4%。结论:湖州市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低,男性和女性比较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8,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χ^2=9.195,P〈0.05),但献血意愿并不与知晓率相一致。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知晓率低,针对这一特定人群进行动员招募,可以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 标签: 无偿献血 知信行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确认1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PCR-SBT)法对中华骨髓库河北地区捐献者进行HLA常规分型并利用序列特异性SSSP引物测序,鉴定HLA新等位基因。结果:发现该标本的HLA-B位点核苷酸序列与所有已知HLA-B位点等位基因核苷酸序列不一致,不能指定为任何等位基因,其中一个等位基因与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B*15:01:01:01的差异是在第2外显子206位的T〉C,其突变导致密码子ATG〉ACG,结果造成B*15:01:01:01氨基酸序列中45位的甲硫氨酸(M)变为苏氨酸(T)。结论:该等位基因为HLA-B位点的1个新等位基因,该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命名委员会命名为HLA-B*15:202。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 分型 测序
  • 简介:目的:对临床上需要输血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血清学实验结果分析,使输血达到安全、有效。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直抗、间抗、放散等一系列血清学实验。结果: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清中不但含有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有时还同时存在特异性抗体。结论: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输血配型要特别小心,输注洗涤红细胞有一定风险。

  • 标签: 贫血 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 血清
  • 简介:哺乳动物的生殖,一般是由1个精子和1个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1个合子细胞,然后发育成1个个体。但有极少数的个体,在血液细胞或体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类型细胞的混合,即镶嵌现象,由不同基因的细胞所组成的生物体被称为嵌合体。

  • 标签: AB/O嵌合体血型 正反定型 H抗原 吸收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提前为孕产妇选择相应的血制品,以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对拟备血孕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在52524例被检血清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91例,阳性率为0.36%。其中Rh系统48.7%(93/191),MNS系统21.5%(41/191),P系统1.05%(2/191),Lewis系统1.6%(3/191),Kidd系统0.5%(1/191)。结论: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保证孕妇输血安全及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应重视Rh系统和MNS系统不规则抗体筛查。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输血安全 二胎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灰区结果,减少漏诊误诊。方法:运用CMIA和ELISA对系列稀释的质控血清进行检测,绘制浓度响应曲线,评估2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用CMIA和ELISA检测A、B2组灰区样本,分析2种方法筛查的灰区样本结果。此外,对B组样本检测HCV-RNA,并作分析。结果:CMIA法较ELISA法有更高的灵敏度(t=2.36,P〈0.05);以ELISA法为对照组CMIA法为试验组检测A组灰区样本,2组阴阳性符合率为56.00%(42/75),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P〈0.01)。以CMIA法为对照组ELISA法为试验组检测B组灰区样本,2组总符合率为33.33%(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9,P〈0.01)。A组中ELISA法48.28%(28/58)的样本CMIA结果为无反应性;B组中CMIA法88.00%(22/25)的样本ELISA结果为无反应性,且其中27.27%(6/22)核酸检测为阳性。结论:CMIA的灰区设置为1.00-4.99,而ELISA的灰区设置为0.80-4.00,并对灰区范围的样本进行进一步复测,以有效减少假阳性率和漏诊率。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灰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化学发光法(TP—CMIA)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查血清样本8000例,分别用TRUST、TP-ELISA和TP-CMIA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RUST检出阳性397例,阳性率为4.96%;TP—E1.ISA检出阳性290例,阳性率为3.63%;TP—CMIA检出340例,阳性率为4.25%。TP—cMIA和TP—ELISA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TP—cMIA优于TRusT和TP—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直观、快速、省时。TP—CMIA能够助于梅毒的准确诊断,适合于常规临床筛查应用,对保障临床输血和手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诊断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法
  • 简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血站供应临床的仅有浓缩血小板产品,由于浓缩血小板的悬浮液采用供者的血浆,血浆中含有抗原、抗体、凝血酶、纤溶酶等异体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自身特异性抗原和HLAI类抗原均可引起同种免疫,输注血小板引起的输注不良反应也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对血浆过敏、IgA缺乏的患者,由于患者血浆中有IgA抗体,当输入含有IgA的血小板时,往往发生严重的抗原抗体反应。

  • 标签: 血小板添加剂 血小板保存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术中洗涤式自体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03-2015-06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输的33例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为自体输血组,以同期行异体血输注的同类患者45例为异体输血组。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异体血输注量、不良反应及输血费用等;观察自体输血组围术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和预后比较。结果:1自体输血组在异体血输注量、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血费用显著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2自体输血组回输后及术后24hSBP、MAP及CVP明显升高(P〈0.05),HR明显下降(P〈0.05),WBC、Hb、HCT、PLT、SpO2明显升高(P〈0.05);3自体输血组伤口拆线时间(5.0±1.9)d,住院时间(5.7±2.1)d,明显少于异体输血组的拆线时间(6.6±2.2)d和住院时间(7.4±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回收机对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不但可快速回收回输自体血,还可显著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血液保护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洗涤 自体输血
  • 简介:目的:研究无偿献血拔针后皮下淤血率与按压针眼时间长短的关系,旨在寻求最佳按压时间且有效降低皮下淤血率,减轻献血者的痛苦。方法:将214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5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min、4min、5min、6min、10min,观察每组皮下淤血的例数并做记录。结果:5组不同按压时间的效果比较,皮下淤血率3min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min组、5min组、6min组、10min组4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偿献血拔针后按压针眼4~5min较为合适,不但能够有效防止皮下淤血,而且时间不太长,献血者很容易坚持。

  • 标签: 无偿献血 拔针 按压针眼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济南市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检测指标检测情况。方法:按国家规定要求对无偿献血者血行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指标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5项指标总体不合格率为4.06%,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2.12‰、0.54%、0.65%、0.21%、0.45%。ALT阳性是构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抗HIV阳性率及确认率逐年增加。结论:应加强献血前咨询和高危献血者的屏蔽,规范献血前筛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
  • 简介:因ABO、Rh血型不合或ABO、Rh血型系统之外的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是,输血后不明原因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却十分罕见。我院近来发生1例罕见的输血后原因不明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反应 溶血性 急性 相容性检测 ABO血型 RH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