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ST-T改变虽然常是冠心病表现之一,但引起这种改变病因较多,还可见于其它原因引起心肌病变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如神经官能症,特别是心脏神经官能症者。本文收集神经官能症者有ST-T改变心电图318例,总结分析于后。1 资料与方法选有明确神经官能症者,排除高血压以及心、脑、肺、肝、肾各主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更年期综合征者除外。男74例,女244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18~50(平均30.1)岁,40岁以下者85%。从性别、年龄分布上看,合乎神经官能症以年轻女性较多。2 结果追踪3~10年142例ST-T改变中,有

  • 标签: 神经官能症 原发性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术后桡动脉管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39例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5组,正常组(20例)、高血压组(26例)、血脂异常组(44例)、糖尿病组(22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2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48~72h行右侧桡动脉二维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记录右侧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管径、血流速度。结果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管径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术后远段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糖尿病组、合并组术前远段管径较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小,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72h内桡动脉远段穿刺点处管腔轻度狭窄。结论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因血管较细,更易出现远段穿刺部位轻度狭窄。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流动力学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研究提示,人们多吃全谷物食物(如全麦、全黑麦、全燕麦、糙米等),可减少糖尿病危险。作者调查研究了800多人饮食习惯,发现多吃全谷物食物纤维的人,可减少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危险。代谢综合征征象主要为:腹部肥胖、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高血压、高血糖等。超重和

  • 标签: 全谷物饮食 糖尿病 饮食习惯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多种非心肌梗死性Q波、ST-T改变机制鉴别点.方法回顾分析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结果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39例,急性胰腺炎6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肥厚性心肌病5例,主动脉夹层3例,心脏原发性肿瘤3例,急性肺栓塞4例,早期复极征3例,Brugada征2例,预激综合征1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胸部外伤2例.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改变29例(74.4%)、异常Q波18例(46.2%)、T波改变28例(71.8%).结论异常Q波、ST-T改变等心电图改变非急性心肌梗死独有特征,多种疾病也可出现心电图异常.结合临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辅助检查对相关疾病判断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坏死性Q波 ST-T改变
  • 简介:目的评价35~60岁工人、农民人群中ST-T异常改变与心脑血管病事件关系.方法分析2123例人群调查和随访资料(除外心绞痛、心梗、脑卒中),心电图按标准化方法(同步12导)ST段上移在肢体导联>0.1mV,V2~3导联>0.2~0.3mV,下移>0.05mV为异常,T波低平<同导联R/10或T波倒置为异常.结果ST-T异常发病率在农村人群>城市人群,女性>男性,T波异常改变明显多于ST段异常,ST-T异常组与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病率为97.5/万.结论在冠心病发病率较低我国人群,ST-T异常同样增加冠心病事件和脑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性.

  • 标签: 心电描记 ST-T改变 心脑血管病事件 心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对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间111例患者.按其血脂水平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I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Ⅱ组).高胆固醇血症组(Ⅲ组),混合性高脂血症组(Ⅳ组)。抽取空腹肱静脉血进行血脂测定,同时应用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分别获取双侧股动脉、股浅动脉、胭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将结果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检测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率高度排列依次为:(1)Ⅱ、Ⅲ、Ⅳ组股浅动脉P1;(2)Ⅱ、Ⅳ组股动脉PI;(3)Ⅳ组足背动脉PI;(4)Ⅱ、Ⅳ组胫后动脉RI;(5)Ⅳ组足背动脉Vmax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性高脂血症对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大,股浅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较易受高血脂影响而发生动脉硬化。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液动力学现象 动脉硬化 血管阻力
  • 简介:患者男性,80岁。因气急、胸闷2月,加重1周就诊。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查体:BP160/8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可闻Ⅲ级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深。心脏彩超示:左心房轻度扩大,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室顺应性降低。临床诊断:心律失常。

  • 标签: 心房内传导障碍 异常改变 P波 病理性杂音 X线胸片示 左室顺应性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关系。方法:对186例年龄≥75岁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左室结构变化。结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h血压呈非勺型者为142例(76.34%),呈勺型者为44例(23.66%),非勺型组24h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勺型组(P〈0.01)。非勺型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均较勺型组增加(P〈0.05,〈0.05,〈0.01)。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70%以上血压昼夜节律失常,且左室肥厚发生率明显增加。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心室重构
  • 简介:脑梗死后可出现人格改变[1],特别是合并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2]。但急性脑梗死所致人格改变,国内外罕有报道。我院近期成功诊治1例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sdrome,TOBS)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进展性卒中 人格改变
  • 简介: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CVD)来说非常重要。已有研究表明,中年人膳食中如果包含大量蔬菜/水果则可以降低冠心病(CHD)、中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在人生早期便开始,但是如果成年早期饮食中富含大量蔬菜和水果,会对该过程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清楚。

  • 标签: 冠状动脉钙化 心血管疾病 成年早期 粥样硬化斑块 基线时间 饮食方式
  • 简介:总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中十分重要一项,如果总胆红素偏高,往往意味着肝细胞受损,导致肝功能代谢不正常,除了必要治疗、定期复查之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因为通过饮食调理是可以改善肝功能异常。当肝功能恢复正常,总胆红素也会趋于正常。那么总胆红素偏高吃什么好呢?

  • 标签: 总胆红素 健康饮食 体检报告 肝功能检查 患者 饮食调理
  • 简介: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抬高ST段回降幅度对临床预后影响。方法:描记88例AMI早期患者溶栓治疗后1h、2h、3h、1d、3d等时段心电图,根据有、无早期(溶栓后2h)ST段恢复分为三组:A组.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线,即回降幅度≥90%;B组,ST段回降幅度在50%~90%之间;C组.ST段回降幅度不到50%。比较三组心肌酶、左心功能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血清肌酸激酶(CK)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死率.A组与B组、C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A组CK峰值低、LVEF高、预后好;C组则相反。结论:AMI早期溶栓后心电图ST段变化.有助于对临床预后评估。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 简介: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患者女,17岁,胸闷、心悸2d,呈持续性,活动时加重,元头晕、晕厥、胸痛,体检:BP90/60mmHg,R22次/min,无颈静脉怒张,肝颈征(-),双肺(-),心界不大无震颤,心音有力,律齐,心率200次/min,肝脾未及,下肢不肿,心脏彩超:右室稍大,瓣膜形态正常,抗“O”<250u,血沉14mm/h,RF(-),AST42u/L.胸片:双肺清晰,心膈正常.

  • 标签: 心电图 特发性室速T波改变 心肌炎
  • 简介: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与同期60名无眩晕但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体检志愿者(对照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颈部CT血管成像头部MR血管成像资料,将单因素比较阳性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危险因素,并将后循环缺血组患者椎动脉狭窄程度和基底动脉迂曲程度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后循环缺血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椎动脉变异基底动脉迂曲发生率分别为59.0%(72例)、55.7%(68例)、64.8%(79例)、41.0%(50例)、28.7%(35例)30.3%(37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20例)、31.7%(19例)、35.0%(21例)、15.0%(9例)、10.0%(6例)15.0%(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3.891,95%CI:1.721-8.800,P〈0.01)、椎动脉变异(OR=3.231,95%CI:1.238-8.432,P=0.017)基底动脉迂曲(OR=2.664,95%CI:1.189-5.972,P=0.017)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独立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组椎动脉狭窄程度和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动脉优势在基底动脉弯曲程度≥2级与〈2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椎动脉变异基底动脉迂曲是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独立危险因素,而椎动脉优势是基底动脉迂曲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椎-基底动脉疾病
  • 简介:患者男,36岁,维吾尔族。临床诊断:淋巴肉瘤白血病急性白细胞溶解。白细胞404×109,血钾7.9mmol/L,心电图示:P波低平,隐约可见,R-R间期规则,频率约为100次,……

  • 标签: 淋巴肉瘤 白血病 高血钾 心电图 诊断
  • 作者: 孙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2-15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22期
  • 机构: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山东淄博255022
  • 简介: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效果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各42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5.24%较对照组80.95%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较理想,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治疗感到满意。

  • 标签: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