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肝素锂分离胶试管采集临床血液标本,克服常规生化试管,如分离胶促凝试管血液凝固不完全;肝素锂抗凝试管葡萄糖(GLU)降解,钾离子(K+)从红细胞释放等不利于标本保存的缺点。方法分别利用无添加剂真空试管、分离胶促凝试管、肝素锂抗凝试管和肝素锂分离胶试管收集100名志愿者早晨空腹静脉血液,1hr内采用西门子自动生化仪进行常规17项生化指标检测。检测完毕将标本4℃保存6hr,12hr,24hr,48hr和72hr后测定GLU、K+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1hr内四种采血管的17项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比较,除总蛋白(TP)和K+之外无显著差异(P>0.05)。24hr肝素锂分离胶管GLU和K+与其1hr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管结果发生明显变化。48hr后肝素锂分离胶管GLU和K+值与其1hr结果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小于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管。LDH24hr后除分离胶促凝管外其余三种均发生变化。结论肝素锂分离胶试管在保存GLU和K+标本方面比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试管具有优势,但与分离胶促凝试管相比仍有不足。但在一定范围内可克服分离胶促凝试管存在的因红细胞凝集而导致的一些问题,可以在临床急诊检测中酌情使用。

  • 标签: 肝素锂分离胶管 分离胶促凝剂管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我收集门诊的280份尿液样本,采用手工法与干化学检测法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中,尿糖、酮体、尿胆原的阳性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化学检测对蛋白尿、隐血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2.14%、68.21%,远高于手工镜检法的58.12%、47.86%,干化学法检测对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为48.12%,远低于手工镜检法的66.07%,以上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来说,干化学检测法对尿常规检测的敏感度较高,但影响因素较多,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可以与手工法联合应用。

  • 标签: 尿常规 干化学法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APTT试验在临床上由于操作简单、迅速及敏感性高等现被临床广泛应用。结果因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现对标本的采集、抗凝药物及实验室方法等因素给予探讨。

  • 标签: APTT测定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取的96份标本进行离心,后采用干化学法检测浓度。将所有标本一式两份,分别置于在室温和3℃冷藏条件下。观察对比室温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和180min状态下的血氨浓度。结果室温状态下放置30min,溶液浓度与0h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放置30min以上,溶液浓度数值均呈现大幅度上升,与0h浓度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冷藏状态下30min、60min、120min的血氨浓度与0h血氨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120min以上检测的血氨浓度数值与0h浓度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氨标本采集后,应在30min内完成检测。如不能及时检测,可放置于3℃冰箱内冷藏,于120min内完成检测。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温度 血氨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法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法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法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择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受检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离,观察组采用人工溶血处理,观察对比组间检测数值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LDH、TBIL、TP、CK、GLU、K+数值高于对照组,GLU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准确性,故需采取有效促使避免标本溶血。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玉门油田已婚女职工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17年1月至12月对该企业单位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体检,包括病史及婚育史的询问、妇科检查、辅助检查、经腹部B超检查,并分析体检结果结果2104例女职工参加检查,1012例患1种以上妇科疾病(44.7%),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分别为31.6%、30.5%,居妇科疾病的前2位;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22~4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系统感染是影响育龄妇女健康的首要问题;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22~40岁年龄组最高。加强对企业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培训,定期普查普治,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很有必要。

  • 标签: 体检结果 妇科疾病 已婚女性/石油工人
  • 简介:摘要目的贫血患者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降低,血浆与抗凝剂的比例发生变化,研究通过校正采血量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检验工作。方法收集50例大连地区贫血患者(HCT<0.25)进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检测。严格按照血液与抗凝剂91的比例作为第一管,列为对照组;再根据患者HCT和抗凝剂校正公式抗凝剂量(ml)=(100-HCT)×0.00185×采血量(ml),求出校正采血量(抗凝剂固定0.2ml),按校正采血量进行血样采集作为第二管,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程度HCT时,两组凝血四项结果的差异。结果当HCT<0.25时,观察组较对照组PT、APTT、TT时间明显延长,FIB结果减小,校正前后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HCT<0.25),不同采血量会对凝血四项检査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应严格校正采血量以提高凝血四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贫血 采血量 凝血四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共计120名,将该120名体检人员的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采血部位采取的血液以及不同时间送检的血液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采集部位检验结果的差异,正常送检时间和一小时后送检所得检验结果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采集的部位、送检的时间等都有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保证从采血到送检整个流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降低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 标签: 血液 生化检验 采血部位 送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检查并确诊为妇科疾病的120例女性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尿液采集方式实施检查,观察组患者则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在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后,实施尿液采集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液采集与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为46.00%,红细胞检出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为5.71%,红细胞检出率为28.57%。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液标本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均为0,对照组患者尿液样本中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分别为4.00%、22.00%。对照组尿液样本中上皮细胞与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对常规尿液检测的结果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检测假阳性率上升,为进一步提高尿检的准确率,需严格遵循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加强对相关医师的采集培训,以提高尿液采集的合格率,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检查 影响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内来我院检验科做血凝试验的患者。将其试验结果及病程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血凝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大范围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有人为操作因素、环境因素、试验材料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血凝试验是医学检验工作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手段,为了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对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 标签: 血凝试验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林芝市学龄儿童的碘营养状况,为林芝市学龄儿童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林芝市六县一区的35个乡镇中8~10岁儿童尿样共1651份,按照国标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结果全市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是183.0μg/L,尿碘<50μg/L的比率为9.6%,尿碘<100μg/L的比率为24.5%。尿碘≥300μg/的比率为26.7%。结论林芝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尿碘基本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有部分人群尿碘水平有偏高趋势,仍需继续做好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强化盐政管理和开展健康教育。

  • 标签: 林芝市 学龄儿童 尿碘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疾病与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季节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5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粪便标本A群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阳性的标本为149例,总的阳性率为29.80%,男性患儿阳性率为29.62%,女性患儿阳性率30.00%,男女感染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达到了32.50%,与另外两个年龄段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节感染率为37.19%,明显高于春夏季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男、女感染发生率基本一致,0.5-2岁的婴幼儿感染概率比较高,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 标签: 腹泻 婴幼儿 A群轮状病毒 抗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结果。方法先用ELISA法检测8506例患者血清,再用TPPA及WB实验检查阳性标本,以分析假阳性的结果结果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有324例,其中老年组中204例患者是阳性,中青年组中120例患者是阳性。老年组中,经TPPA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98例,假阳性率是2.94%,经WB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91例,假阳性率是6.37%,经数据分析,TPPA法与WB法的假阳性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中,经TPPA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17例,假阳性率是2.50%,经WB法检测发现,阳性为115例,假阳性率是4.17%,经数据分析,TPPA法与WB法的假阳性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增加梅毒检测准确率,在ELISA法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病史及表现,用WB法或TPPA法再次进行复查。

  • 标签: ELISA法 梅毒抗体 假阳性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对网织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 20例健康体检者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分别于即时、 4℃冰箱保存一天、两天、三天,共 4次在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 IPF;另外,随机抽取 20例门诊病人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于室温下每隔 2小时检测一次 IPF,观察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4℃冰箱保存 24小时后, IPF%、 IPF#均值与当天检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03,0.006)。室温保存标本在 4小时之内结果稳定。结论: 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下 4小时之内对网织血小板的检测稳定; 4℃冰箱保存一天后不适于网织血小板的检测。

  • 标签: 网织血小板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者,共150例,每一位均抽取两管血液,5ml/促凝管,2ml/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后,即该检测相关项目后放2-8℃标本库密封保存2d、3d、4d、5d、6d和7d分别再进行生化检验,统计生化检验结果,确定不同检验项目最佳的生化检验时间。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放2-8℃标本库密封保存除GLU会随放置的时间延长,检测结果会明显降低外(p<0.05),AST、ALT、ALP、GGT、UREAL和TRIGL略有差异,与即该的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放2-8℃标本库密封保存,可以用于除血糖外大部分检测项目结果溯源。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房颤动态心电图与心电散点图诊断的结果。方法选择100例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对上述患者均采用房颤动态心电图与心电散点图检查,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出单纯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为67例,房颤伴房扑的患者为1例,房颤伴频发室性早博的患者为26例,而房颤伴交接性逸搏的患者为6例。心电散点图诊断单纯扇形的患者为70例,扇形伴有格子行的患者为8例,扇形伴平行x、y轴的线状图形的患者为20例,而扇形伴曲尺形的患者为2例。结论心电散点图和动态心电图都是用于诊断房颤的有效方式,需要二者联合使用,才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

  • 标签: 房颤动态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欣母沛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完成分娩产妇700例,数字标注随机分组,观察组350例,给予心理护理联合欣母沛预防用药,对照组350例,仅给予缩宫素预防用药,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PH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欣母沛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效果确切。

  • 标签: 心理护理 欣母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肝炎肝硬化患者41例作为此次的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肝功能体检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患者肝功能指标为依据将其划分为A级、B级和C级,分别有12例、18例、11例。对两组患者以及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B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CHO、ALB、CH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炎硬化患者的TBA、CHO、ALB、CHE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炎肝硬化检验,其能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结果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的应用价值,并对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健康受检人员66例,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法为基准。运用普通玻璃管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参照组,运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研究组,最后比对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结果经不同采血管后,研究组Glu、AMY、CK水平与参照组进行比对,组间差异产生,呈P<0.05。另外,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人员的K+、Ca2+、TP和ALP等指标,组间差异未产生,呈P>0.05。结论检验结果中实施血清分离胶可以使血液稳定性显著增强,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检验结果 血清分离胶 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