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癫痫的临床表现,并评价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在恢复期是否发生癫痫,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3例患儿。实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恢复期癫痫,对照组患儿则未见发作,记录所有患儿的EEG异常、HSV-1IgG(+)和脑水肿例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EEG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HSV-1IgG(+)例数对照组高于实验组,脑水肿例数对照组也低于实验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EEG异常、HSV-1IgG(+)和脑水肿会对患儿的恢复期癫痫病症造成一定的影响,会提高患儿恢复期,癫痫症状的发生率,对于患儿的康复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这类患儿应当在临床治疗时加强看护力度,以保证患儿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后副三角骨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于CT随诊结果。方法选取关节外伤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X线、MRI检查与CT检查影像诊断。对外伤影像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CT随诊,对副三角骨的退行性改变以及临床结果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在50例患者当中,副三角骨的周围软组织发生肿胀共50例,发生积液共30例,患者副三角骨发生骨髓水肿共27例以及11例发生周围筋膜增厚。对外伤患者1年后进行CT随诊结果表明,骨髓水肿患者中,发生副三角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24例;积液患者发生副三角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15例;周围筋膜增厚患者发生副三角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6例。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副三角骨骨髓水肿与在外伤1年后,患者副三角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存在相关性。结论MRI在副三角骨综合征的诊断上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在踝部发生急性外伤后,患者的MRI显示发生骨髓水肿,即强烈地预示在外伤的1年后,患者副三角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等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41例。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WMS(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WAIS——RC(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智商)评分实行对比,实验组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表现和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380例行股动脉穿刺患者的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等进行数字血管造影检查共400次,其中有50例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造影剂是含300mg/mL的碘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造影、治疗其中有重度CVS表现者,需要进行导管注入0.3%罂粟碱(10mL)来解痉。结果在进行造影以及介入治疗后,患者出现CVS的几率是20.0%,有的是颈动脉管表现为不光整,其中呈波浪状者13例,静脉管腔有轻度变窄35例,中度和中度者30例,颈内动脉无显影者2例。8例出现重度痉挛情况的给予罂粟碱缓解,6例得到改善,有1例遗留后遗症,病死1例。结论在CVS发生过程给予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使用罂粟碱进行动脉注射可有效缓解痉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中毒性脑病患者划入观察组,中毒性脊髓病患者划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均接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3例出现了弥漫性脑水肿为主,8例出现全脑症状以及颅内高压,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呕吐、躁动,有3例出现精神萎靡与意识障碍,7例患者合并抽搐、双瞳缩小、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缓以及眼球张力上升等症状,5例出现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3例出现脑疝、脑局灶性损害。对照组患者18例脊髓侧索损伤,16例表现出双侧下肢锥体束征,6例痉挛性截瘫,3例尿潴留、尿失禁。结论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治疗要从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激素治疗等方面入手,同时强化护理配合,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神经毒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在我院就诊和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进行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常规护理,试验组35例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的WMS评分和WAIS-RC评分中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提高和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联合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认知功能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误诊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参照组,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24例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性症状,而诊断中过于关注精神病症状,而对情感症状予以忽视是主要误诊原因;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表现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者发病至确诊的时间、住院次数明显多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双相情感障碍,医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认识,对病史进行全面的收集,并使精神检查更加深入和全面,将情感症状考虑在内,避免出现误诊现象,降低误诊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平片中的表现以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8月于我科进行诊治的25例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放射影像平片的特点。结果①周边硬化型肿瘤边缘存在密硬化,而且环绕在肿瘤的周边;②造釉细胞瘤颌骨表现为囊状特点,骨质的透亮度高,根据临床结构又可以分成单房型、蜂窝型、多房型三种类型;③牙根浸润型牙根存在推移或者中断,牙槽透亮,表现为骨蜂窝状;④恶性肿瘤早期的肿瘤边缘比较模糊,在颌骨出现溶骨性破坏的情况下,骨质就会虫蚀状与斑片状,边缘仍然不够整齐和清晰。结论如果患者高度疑似颌骨占位性病变,则要采取详细、综合的检查措施,以免导致误漏诊,延误患者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碳酸锂治疗,试验组采取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评估治疗4周后两组的躁狂评分、用药不良反应,比较随访2年内两组患者的躁狂指标(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躁狂总分为(7.2±4.8)分,低于对照组的(15.0±3.9)分(P<0.05)。随访2年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作次数分别为(1.6±0.5)次和(3.7±1.5)次,住院次数分别为(1.0±0.5)次和(2.6±0.5)次,住院时间分别为(2.0±1.9)个月和7.0±8.1)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较好,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Gd-EOB-DTPA增强表现。方法对行Gd-EOB-DTPA增强扫描的经病理学证实为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1例病人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RI检查见肝V段一类圆形异信号影,边界清楚。病灶在静脉注射Gd-EOB-DTPA后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见轻度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发强化血管影,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退,信号低于周围肝实质,并可见强化的假包膜影,平衡期呈低信号,在20min肝特异期,病灶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Gd-EOB-DTPA增强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鉴别肝脏占位时,具有较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状癌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5例患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观察组,46例子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采用数字符号,视觉再生,连线测试,数字广度,韦世康星卡片分类测试(即WCST)等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患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观察组在数字符号,视觉再生倒背评分小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对照组认识患者,WCST中的分类个数对照组大于观察组,WCST中错误以及持续错误对照组少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损害,但是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要大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依照完全自愿原则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IL-1、TNF-α有所下降(P<0.05),IL-10指标有所上升(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206例初发髓细胞白血病,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亚型(M4E0)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细胞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M)结合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检查方法检测患者骨髓标本.结果:细胞形态学特征:M2b为异常中幼粒细胞增生,M3为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M4E0为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生,CML为粒系细胞增生.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检测表明:M2b、M3、M4E0、CML分别与各自特异性染色体及融合基因t(8;21)(q22;q22)/AML1-ETO、t(15;17)(q22;q21)/PML-RARα、inv(16)(p13;q22)/CBFβ-MYH11、t(9;22)(q34;q11)/BCR-ABL密切相关.结论:①M2b、M3、M4E0、CML4种白血病患者不论在临床特点上,还是细胞形态学上都有各自一定的特征.②4种白血病分别与特定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③特定的染色体和融合基因可作为白血病的标记物,对白血病的诊断、预后估计、监测治疗和微小残留白血病等都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