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根据致伤机制和作用方式,对手指节指骨基底部骨折进行分类并复述治疗方法及远期结果。方法对68例手指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病因、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效果进行随访评价。结果Ia骨折占50%,保守治疗结果良好;ⅠbⅠc、ⅡbⅡc、Ⅲ、Ⅳ型骨折,手术治疗结果不一,优良率66%。结论致伤力大小、方向、部位、近指关节位置,内在的张力和外在肌肉的力量,决定着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迅速和准确的骨折复位会产生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指骨 基底部 骨折分类 远期疗效分析 手指 骨折患者
  • 简介:和表的共同要求:每幅或表均应冠有中文和英文题或表题,和表以及的文字用中英文叙述;或表的数量要精选;每幅或表要单占1页,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只有1幅序为1,只有1个表时表序为表1,不可写附图或附表;每幅或表在正文中均应有标示;或表注应置于或表下方,注和表注的次序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或表注中表明使用的全部非共知公认的缩写;和表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 标签: 阿拉伯数字 英文 正文
  • 简介:摘要: 通过微信公众的信息推送,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宣教,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关注公众前后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的关注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信公众能提高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男性的关注率高于女性; 51 岁以上人群关注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各年龄段的关注率有统计学差异;各文化程度关注率有统计学差异;普通员工的关注率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关注率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职业健康 健康促进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在EGFR阳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201月—20209月,46例入选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均于我院就诊治疗。随机将患者划分为NTP组及TP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NTP组治疗有效率虽高于TP组,毒副反应发生率虽低于TP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与单用TP方案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毒副反应少,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尼妥珠单抗 TP方案 EGFR阳性局部晚期鼻咽癌 诱导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患者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24.61±10.14)min和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38.68±10.49)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6.92%)和致死率(3.8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化”前急救护理模式在危急重患者前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06月-2023年06月接收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试验,经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四化”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前急救时间、转运入院与发病时间差比对照组短,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化”前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危急重患者前急救,可显著提升急救效果,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四化”院前急救护理 危急重患者 出诊反应时间 首次心电图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急救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抽取本院收治的60例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管理,观察组用针对性管理,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分析影响前急救的风险因素,同时对比两组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急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相关分析,观察组院方出车速度评分、与患者联系评分、其它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院方因素、呼叫方因素、其它因素,属于影响前急救的风险因素。结论:加强前急救的风险因素管理,配合有效的针对性管理,对提升救治成功率、急救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院前急救 风险因素 针对性管理 救治成功率 急救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痛经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前急救手法推拿治疗的体会。方法  资料选自2017年6月至2022年12月,笔者在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工作时所接诊的25例该类患者在前急救的救治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痛经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救治方法。结果  15例患者痛经症状明显缓解,8例患者痛经症状改善,2例患者症状无效。结论  手法推拿在前急救救治痛经疾病时有良好的效果。固笔者将分享手法推拿在痛经治疗的运用体会,希望能对广大女性朋友有帮助。

  • 标签: 痛经   院前急救     手法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创伤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前急救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探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创伤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探究组前急救、分诊评估、急诊室救治时间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存活率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在前急救,联合应用创伤急救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创伤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并发症 存活率
  • 简介:一、Pauwels角分类可分为Ⅰ型:小于30°(即内收骨折);Ⅱ型:30°-50°;Ⅲ型:大于50°(即外展骨折)。内收骨折是指远端骨折与两髂嵴联线所形成的角度(称Pauwels角)大于50°;而外展骨折是指此角小于30°;前者属不稳定骨折,容易变位,而后者属于稳定骨折,如果继续受到暴力或移位应力,处理不当可转变为不稳定骨折。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分类 不稳定骨折 远端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单侧唇裂关键性畸形要素:唇高不足、人中嵴变短的调查分析患侧上唇提出单侧唇裂新的临床分类,即定量分类。方法对单侧唇裂病例的健侧唇长及患侧裂隙内、外两侧唇长进行测量,将裂隙内、外侧唇长分别与健侧唇长进行比较。其相差值在2mm以内为患侧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正常(与健侧唇长相等时)或接近正常;相差在3mm以上为患侧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不足。结果100例单侧唇裂定量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型,裂隙内、外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第二型,裂隙内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裂隙外侧唇长不足型;第三型,裂隙内侧唇长不足,裂隙外侧唇长正常或近接近正常;第四型,裂隙内、外两侧唇长不足型。结论单侧唇裂临床定量分类与既往教科书按唇裂的部位与程度不同进行分类[1]或以患侧裂隙内、外两侧唇面积不同进行分类[2]及其他有关文献唇裂分类方法[3,4]完全不同。这种分类法,理顺了单侧唇裂分类与修复原则、选择和改进修复方法及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对正确与合理指导单侧唇裂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单侧唇裂 畸形要素 定量分类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柱作为人体骨骼系统的支柱,不仅负责支持身体的重量和维持正常姿势,还承担着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责任。其复杂的结构由椎体、椎弓和椎间盘组成,形成了一个坚固而灵活的整体。脊柱的正常功能对于个体的正常运动和生活至关重要。然而,当外部力量施加于脊柱时,引发脊柱骨折,这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还会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脊柱骨折的分类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症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乌苯美司片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化疗,实验组采用乌苯美司片联合TP方案化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稳定率、CD3+、CD4+、NK水平低于实验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乌苯美司片与TP方案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近期疗效。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乌苯美司片 TP方案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于2021年6月~2023年11月选取我院晚期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采取TP化疗,观察组(n=39)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未增加,安全性高。

  • 标签: 帕博利珠单抗 TP化疗 晚期食管癌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左心衰竭前急救护理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2月~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前急救护理,实验组予以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诊至开始抢救时间、急诊至接受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入院时症状体征缓解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急诊至开始抢救时间、急诊至接受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入院时症状体征缓解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死亡率(2.86%VS5.7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前急救护理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后,可显著缩短救治时间,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同程双线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前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23年5月~2024年5月以“胸痛”原因呼叫120的患者采取“同程双线前急救模式”进行救治,从中随机选择住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与2020年5月~2022年5月采取传统“单线”救治模式进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二组间在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急诊溶栓或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同程双线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前急救的效果满意,预期达到优化急救流程、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从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