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特征、影像学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将2018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收受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筛选出12例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资料以及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胸闷、气急。经过实验室检查有2例患者合并有丙型肝炎,4例患者合并有乙型肝炎,有6例患者被诊断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发生率为50%(6/12),经过影像学显示,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对称性细小结节以及网织状影,以肺门部位为主,呈毛玻璃样。结论:综上所述,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重视艾滋病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功能异常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作治疗对象,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内每日滴注1次,疗程为1月,并与34例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80mL1/日病人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IBiL)在一个疗程结束后复常率分别为92.3%、87.2%、80.6%;对照组为79.4%、73.5%、71.4%,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LT、AST、IBiL平均复常天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作用,并无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就诊的 5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录入计算机中,引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成 25 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提升,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有助于治疗效果提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应用 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5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护理 1组与护理 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 30人,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以及 PDCA循环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 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让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降低不良反应,护理 2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护理 1组的患者( P< 0.05)。结论:将 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到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中,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体验到护理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免疫调节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慢性乙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免疫调节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调节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