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方式运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中心收到的300件流感样病例咽拭子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流感病毒核酸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完成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于300件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完成检测后,80件获得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果;其中56例属于甲型H1N1病毒,15件属于季节性甲3亚型病毒,6件属于季节性甲1型病毒,2件属于乙型病毒,1件属于丙型病毒。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方式有效运用,呈现出有效性以及科学性特点,对于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准确性以及快速性可以做出保证,对于流感病毒流行规律可以进行认真分析,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可以给予充分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的abbot 药盒检测,其中大三阳100例,小三阳8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都采集空腹静脉血,然后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和荧光PCR技术测定,对两种检测技术检测乙肝类型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荧光PCR测定组大三阳、小三阳的阳性检出率均高全自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较高,可以准确诊断出乙肝类型,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临床标本,并对其进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分析对微生物检测结果。结果:50份粪便标本中,检测出沙门氏菌有29例,占比58.00%。肠出血大肠杆菌有2例,占比4.00%,溶血性杆菌8例,占比16.00%;在脓液液标本的50份中,金黄色的葡萄杆菌有8例,占比16.00%。选取沙门氏菌、肠出血大肠杆菌、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各4株,检测特异性,结果为特异性100%, 没有假阴性和假阳性检测。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实施荧光定量PCR技术干预可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观察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以及发生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生并发症39例(占比30%),其中10例穿刺部位血肿(占比7.7%),3例迷走神经反射低血压(占比2.3%),4例尿潴留(占比3.1%),5例动、静脉瘘(占比3.8%),17例腰痛及全身不适(占比13.1%)。结论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所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原子吸收法对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中的实际锌、钙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本次选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法,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应用回归方程算法,同时对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药品之中的关键成分进行灵敏度、专属性以及线性关系等方面的测定。结果:完成整个锌成分以及钙成分的含量测定工作后获得以下平均回收率数值,葡萄糖酸锌成分的平均回收率数值到达了 99.07%,而葡萄糖酸钙成分的实际平均回收率为 101.4%,本次含量测定工作可以了解到,原子吸收法在含量测定中具有的良好应用效果,其不仅仅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以及灵敏性,同时还具有极强的专属性。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荧光法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上呼吸道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于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随机选取研究对象180例,对其上呼吸道进行微生物快速检验,收集鼻咽部分泌物,采用免疫荧光法,统计免疫荧光法对病毒感染率和病毒感染种类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检测效果分析讨论。结果 结果发现,在180例患者中有155例为病毒感染者,其病毒感染率达86.11%,其中所检测出的病毒感染种类共有8种,以流感病毒A感染率最高为26.45%,其次流感病毒B感染率为18.71%、腺病毒为18.06%、副流感病毒2为10.97%、副流感病毒1为7.74%、呼吸道合胞病毒为7.10%、肠道病毒为5.81%、间质肺病毒为5.16%。结论 免疫荧光法可快速检验出上呼吸道感染者的病毒感染种类,并有效检测出各病毒感染种类的感染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采用荧光PCR技术进行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研究。方法将120例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荧光PCR技术检测和痰涂片检查,分析荧光PCR技术检出的阳性率,然后分别进行荧光PCR技术和固体培养检查,以固体培养检查为金标准,检验荧光PCR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在进行荧光PCR技术和痰涂片培养检查中,荧光PCR技术检出的阳性率为51.67%明显高于痰涂片培养检查35.8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和固体检查培养中比较,荧光PCR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和95%。结论荧光PCR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诊断阳性率较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本研究对传统的骨髓细胞制片方法进行改良,探讨其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的影响,为骨髓标本FISH检测提供最佳的制片方法。采用缺口平移的方法,制作出SpectrumGreen-C-myc,PromoFluor-555-MDM2,PromoFluor-415-STK6三色荧光杂交探针。将采集到的5例骨髓标本进行2种方法制片,传统方法:用低渗的方法去除红细胞,甲醇/冰醋酸(3∶1)固定细胞后进行细胞甩片;改进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去除红细胞,细胞甩片后用甲醇固定细胞,再用2%甲醛固定细胞,将固定好的细胞进行FISH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平均荧光信号强度,背景信号强度以及荧光信号的分裂率。结果表明:在SpectrumGreen,PromoFluor-555和PromoFluor-4153个通道中,传统方法制片FISH平均荧光信号强度与背景强度的比值为4.3±0.19,3.52±0.04,3.07±0.08,改进方法为9.89±0.41,7.55±0.5,5.67±0.18,(P〈0.01);改进方法在3个通道中获得的荧光信号强度分别为传统方法的2.32,2.14和1.85倍;同时该方法减少了荧光信号的分裂率,传统方法荧光信号的分裂率分别为(15.8±1.74)%,(20.42±2.88)%,(23.2±3.02)%,改进方法分别为(8.6±1.2)%,(12.28±1.33)%,(12.6±2.56)%(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骨髓制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FISH检测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了荧光信号的分裂现象,而且该方法易于掌握,程序简单。本研究为FISH检测骨髓标本提供了一种更佳的制片方法。
简介: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最早被Shimomura等学者于1962年从水母(Jellyfish,AequoreaVictoria)发现。在1971年,Morin和Hastings注意到随着水螅体(Hyroid,Obelia)中发光复合物的分离,发光波长迅速变化:当发光复合物中的荧光蛋白从它的光源一水母发光蛋白中解离下来时,发射光从绿色变为蓝色。这些早期的观察标志着GFP的发现。在天然的发光复合物中,GFP把从水母发光蛋白(本质上是一种荧光素酶类的光蛋白)发射的高能量蓝光转换为低能量的绿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荧光标记法在医院环境清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的60个房间,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个病房。普通组病房接受常规质量评估,观察组接受荧光标记法进行质量评估。比较两组病房干预后的病床、床头柜、输液杆、地面等主要设施的清洁程度,同时比较荧光标记法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房的病床、床头柜、输液杆、地面等主要设施清洁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组(allP<0.05),且荧光标记法的检验结果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明显意义(X2=0.92,P=0.34)、(X2=0.08,P=0.78)。结论荧光标记法干预可明显提高医院环境的清洁质量,减少病房的细菌病毒数量,且结果评测价值可信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