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疗养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疗养康复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5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满意度为70%,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满意度为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疗养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够大大的提升护理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基本痊愈6例,占15%;显著进步14例,占35%;进步18例,占45%,无效2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中,基本痊愈4例,占10%;显著进步9例,占22.5%;进步14例,占35%,无效13例,占32.5%,临床总有效率为67.5%。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偏瘫患者中,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9月我院的3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8例)与对照组(n=1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ADL量表评分以及NIH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89%(16/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2/18)(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有助于促进功能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康复预后情况。结果护理前组间在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上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上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更高,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能够更有效地使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发挥的作用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患者遵医行为问卷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及SDS、SAS评分及各项血脂血压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干预半年后,观察组在上述指标上均远优于对照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且可以保证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中风患者的优质护理和心理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中风住院患者,按照数字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和心理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两组相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和心理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中风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的减轻,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