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间入院诊治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呼吸、心率、动脉血气指标等。结果实验组显效25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PaO2、PaCO2、PH、SpO2等动脉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疗效更优。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BiPAP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就诊的24例呼吸科老年患者,本组24例患者经过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了常规有效的护理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有效护理后,康复以及好转的患者有22例,说明本院针对于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还是可行的,效果也是较为满意。结论老年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高发人群,医护人员应该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栓塞呼吸患者内科诊断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0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进行肺栓塞呼吸患者内科诊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对患者主要采用抗凝和溶栓的治疗方法。结果肺栓塞呼吸患者主要存在症状包括发热、咯血、胸痛、咳嗽以及呼吸困难。主要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螺旋CT肺动脉造影、灌注显像+核素肺通气等诊断方式,主要采用抗凝和溶栓这两种治疗方法,螺旋CT肺动脉造影溶栓前后比较与PaO2溶栓前后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够提高肺栓塞症的确诊率,溶栓治疗肺栓塞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缺氧现象、提高氧分压,使患者的呼吸更加畅通。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观察早期呼吸机在临床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70人,为这些病患提供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并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包括补充体液、对症与抗炎治疗,观察7天后本次研究病患脱离呼吸机的几率和死亡率,同时对比治疗前后有关病患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70例病患中有56例病患成功与呼吸机脱离,脱离呼吸机的几率为80%,带机平均时间为(7.2±2.4)天,与呼吸机脱离后没有发生脱氧现象,可以自主呼吸;剩余14例病患均病死,病死率为20%,带机平均时间为(11.5±5.8)天。相较于治疗前,病患治疗后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收缩压与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等都得到明显好转,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患时,早期使用呼吸机能够提高病患脱离呼吸机的几率,减少死亡发生率,并且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15天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这六类指标的比较上,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96.0%,其中有效16例、治愈8例,对照组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80.0%,其中有效15例、治愈5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过程中,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促进患者各生理指标更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测定患者的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血乳酸水平,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等的变化。结果30例病人能较好耐受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24h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压平稳、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天后病情缓解脱离BiPAP呼吸机。结论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运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抢救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抢救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够取得怎样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诊的101例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试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1。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4.51%、48.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pH值、SpO2、SjvO2三项血氧指标分别为(7.5±0.4)、(99.5±5.9)、(65.4±6.9)较对照组的(7.3±0.3)、(92.2±1.3)、(71.6±6.3)明显更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使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明显优化。
简介:摘要目的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分析该护理措施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起至2018年9月毕,选取10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和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结论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的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均为30例。A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B组为7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PaO2与SpO2均高于B组,PaCO2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APACHE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均小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其血气指标和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