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75例年龄≤35岁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且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146例3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青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诊治时分期偏晚,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青年组ER、PR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分别为39.75%、36.45%;58.57%、46.26%,P<0.05),HER-2阳性率高于中老年组(分别为65.27%;40.33%,P<0.05),青年组HER-2阳性率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升高。结论青年组患者较中老年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HER-2表达状况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且HER-2表达情况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早期诊断有助青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疗。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TB)称为HIV/TB合并感染。与HIV阴性结核病患者相比,HIV/TB合并感染者在胸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某些特殊表现,如(1)病变范围广泛,好发部位不典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更常见;(3)以渗出、增殖、干酪样坏死等急性病灶为主,且常表现为两种以上形态;(4)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熟悉HIV/TB合并感染者胸部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及时治疗和减少病死率。本文就HIV/TB合并感染的病理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胸部影像学(胸部X片、CT)特征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纳入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患者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研究对比分析两组的超声图像特点,包括结节最大径、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内部结构、钙化程度、声晕、血流分布,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滤泡性癌及腺癌的结节大小、结节边界、内部回声、内部结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结节形态来看,滤泡性癌的形态和腺癌相比明显不规则;滤泡性癌结节内部钙化程度比腺癌高;声晕形状不规则;滤泡性癌的血流多分布于结节内部,腺瘤的血流多分布于结节周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图像特点,甲状腺滤泡癌结节形状不规则,钙化程度高,不规则声晕,结节中央供血丰富等。再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可鉴别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及腺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妇女阴道炎的临床特征以及针对性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患者,依据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有效分型,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探讨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11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为淋菌性阴道炎,30例患者为真菌性阴道炎,34例患者为滴虫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41例患者为老年性阴道炎;通过对所有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11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疗无效,16例患者治疗有效,30例患者治疗显效,59例患者治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将针对性治疗应用到老年妇女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市农村出生缺陷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农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特征进行临床分析,与城市出生缺陷进行比较。结果我市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3.51/万,城乡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比城市高近一倍,(P均<0.005),农村出生缺陷前三位依次为消化系统畸形、四肢畸形和神经系统畸形,分别占出生缺陷的28.39%、24.15%和11.86%。结论我市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还处于较高水平,而且神经系统出生缺陷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农村育龄妇女对口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等措施不理解、不接受,思想认识还未真正提高;基层围产保健水平低。我市农村人口占80%以上,因此,在制定出生缺陷干预对策时,应将重点放在影响人力资源与人民生活质量的病种和农村上。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所占比例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观察近五年来在本院接受诊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HAAA所占比例,并将其与非肝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液常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诊疗及干预等进行对照。结果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占SAA的比例为3.33%。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进行临床治疗前均进行检查,并确定其血常规、骨髓象等均无异常;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24例(92.4%)三种(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经检查后呈阴性,2例(7.6%)乙型肝炎病毒,并按抗原种类此病毒又分为HBsAg、HbeAg,它们均成阳性;24例(92.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在急性黄疽型肝炎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降低时患病;经过6个月临床治疗后内,再次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比较,早期发病率与感染相关病死率均显著增高;但HAAA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诊治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判断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部位发布,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5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例,发生率为13.33%(20/150);表现为典型医院感染者11例(55.00%,11/20),不典型等9例(45.00%,9/20)。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大于10.0×109/L或<4.0×109/L10例(50.00%,10/20)。以呼吸道感染最多11例(55.00%,11/2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6例(30.00%,6/20),其他3例(15.00%,3/20)。感染组患者年龄、血糖水平、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意识障碍、应用抑酸制剂、气管插管高于无感染组的(P<0.05),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医院感染组患者死亡4例(20.00%,4/20)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2例(4.62%,6/130)(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具有一定临床特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源性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源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频发室性早搏5例,室上速1例,结性逸搏1例,房颤2例,室速1例,频发房性早搏1例,肥厚11例,不齐7例,过缓8例,过速10例,ST低平13例,T双目4例,S-T下移16例,Q-Tc延长2例,T倒置15例。经对症治疗,31例好转(31/40,77.5%),9例死亡,(9/40,22.5)。1例结性逸搏患者经抗胆碱药物治疗24h后心律正常,其他10例异位性心律失常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48h后心律正常。结论心电图异常是神经源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作为重要的临床诊疗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9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为诊断,治疗,特别是难治性上消化道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5年5月在本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293例,并按年龄分组及出血的病因统计。结果男性197例,女性96例,男女比例为2.051.发病年龄以50-59岁最多为91例,其次为60~69岁和40~49岁,分别为65例和57例,≥70岁49例和≤40岁31例。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出血89例,急性胃粘膜损害出血73例,胃癌,食道癌出血共5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8例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发病较女性多,并且以50-59岁发病最多,其次为60~69岁和40~49岁,≥70岁和≤40岁最少。出血病因主要是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损害,其次为胃癌,食道癌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伤性肠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5年4月救治的外伤性肠破裂321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1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中,腹部撞击伤101例(31.56%),挤压伤49例(16.28%),坠落伤20例(6.23%),锐器伤151例(47.04%);经手术发现十二指肠破裂32例(9.97%),空肠破裂139例(43.30%),回肠破裂99例(30.84%),结肠破裂39例(12.15%),乙状结肠破裂12例(3.74%);合并其他内脏损伤290例(90.34%)。结论外伤性肠破裂由于外伤的因素、作用部位、作用的力度,所造成肠道部位损伤也不同,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较多,手术治疗时须仔细检查,应认真对待。
简介:摘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年轻人相比有其特殊性,治疗也更加复杂困难。其临床特点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和脉压明显增大、血压变异性大、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高和临床表现多样化、多与其他慢性病并存、晨峰高血压现象及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等,对应的治疗特点有主张非药物治疗、个体化方案、联合用药、血压平稳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