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3560例动态心电图(DECG)资料中检出53例室心动过速(VT)进行了分析,根据VT发作特点,终止方式和频率将VT进行了分类,并重点讨论了VT与提前指数和易损指数的关系。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患者王××,男性10岁,住院号384434,患者一年前无明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恶心、呕吐,还伴有发热及腹泻,经治疗后疼痛消失,随后无明原因的出现四肢痛,部位不定游走,为阵发性针扎样疼痛,疼痛时不能活动,每次发作时均能自行缓解,疼痛消失后活动正常,曾在其它医院查脑电图正常,头颅CT正常。患者于1995年2月24日住进我院小儿科。初诊为①癔病,②低钙血症。又查一次头颅CT正常。腹部超声,肝胆肾未见异常。X射线排片,左前臂腕骨、尺桡骨四肢骨质正常,各关节未见异常。胸部平片未见异常。生

  • 标签: 脑电图 疼痛性 头颅CT 癫痫 脑电图检查 生化检验
  • 简介:本文报告32例糖尿病癫痫和100例正常个体脑电地形图检测结果,异常率53.1%。显示慢波功率值增高,α波慢化或功率值降低。并与脑电图作对比,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脑电地形图对糖尿病癫痫的临床诊断,是一种客观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糖尿病性癫痫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 简介:本文对24例系统红斑狼疮的脑电图结果分析,发现阳性率为45.8%,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阳性率为64.3%。因此,脑电图在评价系统红斑狼疮所致的脑部损害上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对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脑电图 狼疮性脑病
  • 简介:目的:观察直流电中药离子穴位透入(以下简称电疗)治疗脑梗死患者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60例脑梗死所致的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同时辅以电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十天为一疗程)后评定疗效,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81.7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疗治疗脑梗死假性球麻痹疗效肯定。

  • 标签: 脑梗死 假性球麻痹 直流电中药离子穴位透入
  • 简介:采用中药利胆合剂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肝胆管结石60例,并与推按运经仪治疗对照观察60例.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67%,对照组为46.67%.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利胆合剂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肝胆管结石是一种临床治疗胆石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治疗 利胆合剂 肝胆管结石 推按运经仪 诊断
  • 简介:目的:检测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前后外周血CD4、CD8、CD3、NK、B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艾滋病患者CD4、CD8、CD3、NK、B细胞的表达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CD8+细胞比例、CD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NK细胞比例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治疗后CD4、CD8、CD3绝对计数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NK、CD4/CD8变化不明显,治疗后的B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经HAART治疗后免疫力有所升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 标签: 艾滋病 免疫状态 HARRT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三年前在日本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期"(ANLL-M1),当时在日本第一次化疗后曾行外周干细胞移植,一年半后复发,在北京某医院第二次化疗后即出现高热(体温40.0℃),咳嗽、咳痰,伴恶心、呕吐、失语及右侧偏瘫,经相关检查证实并发脑脓肿及肺炎,住院治疗半年,病情无好转,于2000年收入我院治疗(住院号4544).

  • 标签: 日达仙 药物治疗 成人 白血病 严重感染 免疫调节因子
  • 简介:本文对72例周围面神经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检测分析。根据电生理检测特征,将面神经炎分为三种类型:Ⅰ型面神经脱髓鞘病变型,Ⅱ型面神经轴索损害型,Ⅲ型为混合型。由此说明面神经炎有二种基本类型,即脱髓鞘型和轴索损害型。脱髓鞘型者,其临床预后较理想,轴索损害型者,其临床恢复慢,易留有后遗症。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的听力和脑干功能的损害程度。方法:采用日本产的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检测225例高危新生儿。结果:异常率为52.5%。主要表现在Ⅰ、Ⅲ、V波峰潜伏期及Ⅲ-V峰间期的延长及反应阈的提高。结论:高危新生儿可有听力和中脑下部的损害,听脑干反应有早期了解听通道功能活动的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听性脑干反应 诱发电位仪
  • 简介:本文采用开放试验,选用本院门诊、住院患轻、中度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人1011例(男性423例,女性588例,平均年龄44.7±10.6)。根据病情用氟氯西林0.25g或0.50g(0.25g/片),po,tid,5d,服药前不做皮试。结果: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无一例发生过敏性休克;总有效率93.17%。结论:排除已知青霉素过敏者患过敏性疾病和过敏体质者,免做青霉素皮试口服氟氯西林胶囊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氟氯西林 临床疗效观察 安全性 临床药理 过敏性休克 胶囊
  • 简介:例1,男,13岁。发作眩晕1年,每次发作先嗅到一种怪味,开始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历时1—2分钟。间歇期正常。发作间隔1周1次,有时1日3—4次。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两颞中高幅尖波,棘波散在。每日服卡马西平300毫克,发作眩晕消尖,脑电图恢夏正常。例2,女,15岁。93年9月一天突发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站立不稳而跌倒,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发作性眩晕 临床脑电图 卡马西平 嗅觉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脑血管病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原因。脑梗塞患者约有2%~5%出现智能障碍。利用听觉刺激序列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3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32例患者采用长谷川智测量表(HDS)评分。其中9例小于20分,其P300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均延长,而23例HDS评分正常者其中10例P300潜伏期延长。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技术可早期发现脑梗塞患者亚临床痴呆。

  • 标签: 脑梗塞 痴呆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又称植物生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重症病人死亡率明显降低,随之出现大量PVS病人,粗略估计美国每年用于PVS治疗费用高达10亿至70亿美元,因此PVS已成为当前国内关注的问题。对PVS的研究国内外已陆续展开,而PVS的

  • 标签: SSEP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诱发电位 皮质反应 出血灶 急诊医学
  • 简介:目的:探究神经生物电刺激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PD)大鼠P物质(SubstanceP,SP)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非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给予股部皮下注射已烯雌酚,每天一次,连续10d,第1天0.8mg·只-1,第2-9天0.4mg·只-1,第10天0.8mg·只-1;第11天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1;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并在1h、3h和7h后采用扭体评分进行运动评价。模型对照组只注射与实验组相同剂量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非模型对照组不注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后角中SP的定位及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探究SP与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在脊髓后角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扭体评分显示实验组大鼠运动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SP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Ⅱ板层,所有时间点实验组SP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在3h表达差异最大(P<0.05)。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显示SP和BDNF在脊髓后角共表达。结论:神经生物电刺激能抑制SP的表达,影响原发性痛经,其机制可能与SP、BDNF共同作用有关。更多还原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神经生物电刺激 P物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目的:探究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就诊的50例成人颞叶癫痫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有16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4%;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80%)(P〈0.05)。结论: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术后成人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成人 颞叶癫痫 术后 奥卡西平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cervical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术,其中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组1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组20例。术前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受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脊髓神经功能(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颈椎管矢状径评估椎管减压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5年(11个月-24个月)。术后半年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DCI组与传统AC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改变情况,DCI组优于AC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ACDF术式相当,但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更加显著。

  • 标签: 颈椎动态稳定器 退变性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 简介:1.1对象本法选择口腔门诊中经X线片诊断为根尖周炎,有自发痛、叩击痛和渗出液,且单用煤酚醛或碘仿、CP等封药,自发痛及叩击痛不能消失者92例,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从15~68岁不等,根尖炎病程从2周到3年半,有瘘管者64例,无瘘管者28例。

  • 标签: 治疗 糊剂 叩击痛 根尖周炎 瘘管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