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胃癌前病变属于胃的癌前状态,是由胃炎转变为胃癌的一个渐变的过程。思想是祖国医学当中的一种相当于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常用于指导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诊疗,为减少胃癌发病率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从未先防、已防变(包括既、已防传)、初瘥防复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医治思想在胃癌前病变的预防、治疗中的运用。

  • 标签: 治未病 胃癌前病变 防治
  • 简介:月经是妇科临床多发病,与脏腑密切相关,三焦统领脏腑,故分析得出三焦与月经相关。本文通过分析三焦与月经的生理、病理联系,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提出通调三焦治疗月经的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于针刺治疗月经病中,疗效显著,中医特色鲜明,为临床治疗月经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 标签: 通调三焦 月经病 针刺
  • 简介:蛋白尿指小便中含有蛋白质的成分,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特别是原发性或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不管尿中的蛋白含量多少,均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蛋白漏出过多

  • 标签: 肾脏病 蛋白尿 中医 辨证论治 祛风法 清利法
  • 简介:银屑,中医称"白疕",中医学文献中又称之为"干癣""松皮癣""白壳疮""蛇虱"等。从古至今,关于银屑的外治法,文献记载内容丰富。现综述于下。

  • 标签: 银屑病 中医外治法 研究进展
  • 简介:胃食管反流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复发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从“气”论治 缓解症状 复发率
  • 简介:本文通过查阅古籍,分析历代医家对狐蜮的见解,运用中医辨证方法以及现代物理学原理对狐蜮的病名进行探讨并简述其机与论。认为狐蜮的蜮字为蜮的可能性较大,且狐蜮多与"水""气"有关与外感淫邪之气有关。通过中医辨证可知,该病位在肝、心、脾;性为湿热,而在治疗方剂上就常沿用仲景之方甘草泻心汤加减,或以苦参汤熏洗,或雄黄熏之;变证时,即初得时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即脓成,能食,用赤小豆当归散。

  • 标签: 狐蜮病 狐惑病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 简介:1.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治疗期间如有不适反应需及时请教医生,如果外敷时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以随时揭去药膏。

  • 标签: 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 不适反应 治疗期
  • 简介:总结朱国茹教授治疗糖尿性腹泻从脾虚湿胜机立论的经验,以健脾益气为主,或健脾疏肝,或脾肾双补,治本的同时配合治标,酌加化湿药、祛风药、收涩药,起到标本兼顾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性腹泻 辨证论治 经验
  • 简介:1血气瘀滞之经行失常案某某,女,39岁,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某大学教师。1992年10月19日就诊。患者末次月经为10月10日来潮。其发病已两年余,每次月经来潮前口渴、大便干,潮时经行不畅,小腹微痛,有坠胀感,月经量多,七天始净,经血色红,有血块,苔白薄,脉弦滑。

  • 标签: 《黄帝内经》 月经不调 经闭
  • 简介:目的以气血津液辨证论糖尿。方法将300例患者均匀分为气血津液辨证论组(治疗组)和脏腑辨证三消论组(对照组)两组,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85例、有效5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1.98%对照组:显效51例、有效51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70.67%,治疗组在改善症状降低血糖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论糖尿较好的辨证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气血津液辨证 中药疗法
  • 简介:抑郁症,中医称为郁,普遍指情绪不宁,胸胁闷痛及情绪困扰等病症。都市人生活紧张,学习、工作负担过重,经常需为完成任务牺牲休息时间,以至睡眠不足。长期工作压力过重会使精神上难以负荷,影响工作情绪,降低工作效率,使工作更难完成,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持续的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进而导致神经衰弱,出现精神抑郁。

  • 标签: 中医辨证论治 抑郁症 郁病 精神过度紧张 情绪困扰 工作负担
  • 简介:目的:在既往从肝论干燥综合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医异同治理念,观察舒肝法对三种最具代表性的风湿病——以腺体病变为主的干燥综合征(SS)、以皮肤和小血管病变为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以关节和滑膜病变为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差别,同时探索运用更符合中医临床习惯的临床阳性症状数目减少的疗效评判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4月龙华医院门诊诊断符合肝郁气滞证型的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共37例,采用自拟经验方舒肝方加减治疗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阳性数目、临床症候积分等变化,以评价舒肝方法治疗三种风湿病的临床效果,及该方法在治疗此三的疗效差别。结果:(1)通过舒肝法治疗后三种风湿病患者临床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三种疾病的症候积分总改善率达81.1%,其中SS为80.0%,SLE为86.7%,RA为74.1%,且治疗后的临床阳性症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2)三种风湿病患者三组之间临床症候积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及治疗前后临床阳性症状数目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从肝论治理论指导下,用舒肝为主的方法治疗风湿病,可明显减少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临床症候积分,并且疗效相似,符合中医异同治理论,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从肝论治 风湿病 异病同治
  • 简介:经方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但何谓经方,即便中医人士及古今文献也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经方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初用单味药治病,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后经秦汉逐渐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再经汉晋集成《伤寒杂论》。凡提经方,不但指《伤寒论》等书中之方剂,而且要包含方证之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其理论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方证对应,疾病乃愈。

  • 标签: 经方 脑病 方证辨证 验案
  • 简介:生于气出自《素问一举痛论》,精辟而凝练的阐明了气机失调是诸多疾病发生的基本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诸多疾病发生于气机失调,肝主疏泄重在调节气机。“从肝论”则是针对“气机失调”这一基本机的纲领性法,本文以气为切入点,阐述了“从肝论”的理论基础。

  • 标签: 百病生于气 气机失调 从肝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