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导管室多学科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治疗方面更展现出战略地位。然而,该治疗模式涉及多个医学专业,需要高效的护理团队进行沟通协作,质量高效的护理服务对于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患者恢复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导管室多学科介入治疗的护理协同模式。首先,设立护理质控小组引导护理人员和其它医学专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平台。其次,制定细致、完善的护理流程和制度,同时强化护理技术、护理操作的培训,提高护理团队专业技能。根据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估显示,该模式能有效提高沟通效率,减少误解和纠纷,显著降低医疗事故发生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患者满意度得以明显提高。因此,导管室多学科介入治疗的护理协同模式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室 多学科介入治疗 护理协同模式 护理质控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探讨PICC置管后发生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对策及预防措施,说明穿刺点渗液与患者的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置管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况,置管中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置管后做到规范化维护,可以减少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发生。

  • 标签: []PICC导管 穿刺点渗液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 动脉穿刺置管主要用于大型手术或危重症患者,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信息,有促使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动脉留置导管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维护不当,极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基于此,本研究以动脉留置导管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为主题,旨在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制定更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动脉留置导管 穿刺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外固定结合后期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成效。方法笔者2014年6月~2016年10月早期应用外固定固定,后期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骨折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8~67岁,平均44±13岁。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3例。结果本组中未出现感染病例,4例浅表感染经换药愈合。均随访12-18个月,骨折平均5.5个月愈合,术后无钢板断裂、松动、骨不连等问题,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胫骨远端骨折早期行外固定固定,后期行锁定钢板手术时安全、合理方案。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导管室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医院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管室患者实施PDCA循环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和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PDCA循环 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腹部外科引流导管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的方法。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腹部外科需应用引流导管的患者,从中挑选出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引流导管在临床应用的方法以及防治并发症的相关措施。结果:本次所选100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在6%(6/100),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部外科患者应用引流导管时需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对患者护理中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引流导管 腹部外科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施以强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2.6~2023.5就诊于我院心脏介入导管室的患者70例,随机分组,35例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者归入对照组,35例予以强化健康教育者归入试验组,对教育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遵医行为(按时复查、作息良好、规范用药)对比,试验组:94.29%、94.29%、97.14%,对照组:65.71%、71.43%、40.00%,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心理状态对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施以强化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建议推广。

  • 标签: 心脏介入导管室 强化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48例乳腺导管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乳腺导管疾病中乳腺导管及肿块的特点,分析总结不同乳腺导管疾病的超声特点。结果本组48例中,乳腺导管扩张症22例,占45.8%,符合率81.8%,误诊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7例,占35.4%,符合率70%。导管内癌9例,占18.8%,符合率66%。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频彩超 乳腺导管疾病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PICC导管异位发生原因以及具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对全部患者出现PICC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合理评估并实施相应措施。结果:共21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最高。结论:贵要静脉是置管期间最适宜的部位,体位选择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

  • 标签: PICC导管异位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新生儿 PICC 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择从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11 月在 新生儿 进行 PICC 导管的患儿 128 例,其中 7 例出现导管堵塞,深入分析其因素, 应用有效护理对策干预。结果新生儿

  • 标签: 新生儿科 PICC导管 堵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床旁胸部超声多种超声征象确定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食管及肺部疾病患者6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入左或右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完成后分别由三位麻醉医师通过听诊法、超声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记录并统计听诊法、超声法定位的准确率、定位时间以及听诊法与超声法定位比较的ROC曲线等指标。结果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为91.7%,95%可信区间为(0.690-0.966);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828。听诊法的准确性为71.7%,可信区间为(0.515-0.845);AUC为0.680。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听诊法(p<0.0001)。与超声法相比,听诊法耗费的时间明显较长(3.8±1.93minvs5.3±2.48min,p<0.05);结论与听诊法相比,床旁超声辅助支气管导管定位准确率更高,且花费时间更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部超声 胸科手术麻醉 支气管导管 定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症状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随机选取 62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止血方式不同将平均其分为对比组( n=31)采用常规止血法,观察组( n=31)采用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动脉结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动脉结扎率明显低于对比组( p<0.05)。结论: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在治疗产后出血症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率,能够降低对产妇的伤害,提高产妇治疗效率。

  • 标签: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围介入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实施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予以围介入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各15例,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93.3%(14/15),护理满意度为100%(15/1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介入治疗总有效率73.3%(11/15)、护理满意度66.7%(10/1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介入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介入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堵塞术 围介入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