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对改善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9.20-2020.10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90例阴道分娩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操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12月-2021.12月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患者,根据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排除退出患者后,共70例,根据护理形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采用随分办法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接受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分别干预后的影响。结果:在盆底肌力比较上,研究组的改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状态(SAS、SDS)比较上,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妇女而言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操,会让患者盆底肌力和心理状态显著提高,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均对两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仅在康复组的产后护理中应用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肌纤维情况和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前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护理后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的患者54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为27例,一组为采取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参照组,一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的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中,采取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均对两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仅在康复组的产后护理中应用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肌纤维情况和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前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护理后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和尿液残留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尿液残留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盆底肌张力评分,降低患者尿液残留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方法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5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予以产后常规护理)及盆底康复组(25例,在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产后盆底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盆底康复组患者的产后盆底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采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后女性盆腔肌纤维,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本院接收的 150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收入本试验中,以双模拟法为基准分为 2组,采取盆底肌肉训练(凯格尔训练)结合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 n=75),采取盆底肌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患者为观察组( n=75),对 150例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状况、尿失禁生活质量调查表( I-QOL)评分、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调查量表( ICIQ-SF)评分及 1h漏尿量进行分析。 结果:在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33%)比对照组( 86.67%)高,差异明显( P<0.05);在 I-QOL评分、 ICIQ-SF评分和 1h漏尿量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 P<0.05)。 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在盆底肌功能障碍治疗中效果明显,不仅可使患者盆底肌功能改善,同时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集84例产妇,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2例,参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参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26例产妇纳入研究病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3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相仿,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有效率(93.7%>84.1%)相对更高,并发症发生率(1.6%<14.2%),观察组产妇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护理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为产妇的健康着想,减轻盆底肌肉损伤,加速其康复进程,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指导对女性产后盆底肌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100例产后女性,随机分为早期组与参照组,每组50人。早期组接受康复护理指导,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盆底肌肌力、满意度以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康复护理指导的效果。结果 研究显示,在生活质量方面,早期组在护理后生理功能、社会关系、躯体疼痛与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在盆底肌肌力方面,早期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电值护理后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疲劳度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满意度比较中早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42);在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早期组的正常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42)。结论 康复护理指导对女性产后盆底肌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显著改善产后女性生活质量,增强盆底肌肌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效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针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女性,应推广应用康复护理指导,以促进其快速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改善价值。方法:抽选我科室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盆底肌改善情况,尿失禁,生活质量表现。结果: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对比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盆底肌改善情况,尿失禁,生活质量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尿失禁的情况,同时避免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