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梅毒、丙肝病毒、生殖器疱疹病毒-II型(herpessimplexvirus—II,HSV-II)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调整干预策略和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HSV-II和丙肝抗体。结果在调查的743名MSM中72.1%的人过去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5%,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36.7%。HIV、梅毒、丙肝病毒和HSV-II感染率分别为16.6%、8.5%、3.6%和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30岁年龄组:AOR=2.6,95%CI:1.2~5.4)、户籍所在地(中心城区外:AOR=2.4,95%CI:1.4~4.1;外省:AOR=1.7,95%CI:1.0-2.8)、过去1年有性病感染史(AOR=1.5,95%CI:1.0~2.4)和梅毒感染(AOR=6.0,95%CI=3.4~10.5)是HI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30岁年龄组:AOR=4.9,95%CI:1.4~16.9)、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年龄组:AOR=5.3,95%CI:1.7~16.2)、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使用安全套(AOR=2.6,95%CI:1.3~5.3)、HIV感染(AOR=6.6,95%CI:3.6~12.3)是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MSM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上升,安全套使用率仍很低,性病感染是促进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是当前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简介: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不同城镇化地区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疾病的主要类型、流行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传染性呼吸道疾病2005-2010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肺结核的发病在传染性呼吸系统居首位,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逐渐降低,仍保持在每年100/10万左右的发病率;流行性腮腺炎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年平均发病率35.87/10万;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处于较稳定的水平,但2009年疫情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发病率达41.00/10万;风疹发病率从2.08/10万~21.10/10万,2009年以后发病率下降到3/10万以下;麻疹平均发病率一直控制在5/10万左右,2007年疫情出现大幅回升,发病率为16.57/10万。结论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高城镇地区发病率较高,需建立相应防治措施,以免更加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简介:目的通过对三峡移民库区重庆市万州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状况、双向转诊情况及人员的学历结构、工资收入等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三峡移民库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方法调查重庆市万州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据采用Epidata3.02录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万州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11.13%,大专学历者占40.26%,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48.61%。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编仅为40人,机构中80%以上人员为非在编人员。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转诊患者8811人次,向下转诊患者25人次。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编制少、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且由于资金缺乏,常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不到位。政府部门应在保证社区工作人员基本待遇的同时,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以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