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MR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宫颈癌15例进行常规MRI检查。结果宫颈癌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T1WI呈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与正常宫颈、宫旁脂肪组织形成良好对比。结论MRI在宫颈癌分期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于诊断肝脏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病人与15例正常对照病人的腹部的正常脏器,同时选取40例病人的60个病灶(其中转移瘤10例18个病灶;肝癌9例13个病灶;肝囊肿10例13个病灶以及海绵状血管瘤11例16个病灶)进行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并检测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正常的脏器,例如肾;肝;胆囊;胰腺;脾脏和肌肉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为1.74x10-3mm2/s;0.71x10-3mm2/s;0.76x10-3mm2/s;0.81x10-3mm2/s;2.87x10-3mm2/s;1.01x10-3mm2/s。转移瘤;肝癌;肝囊肿;海绵状血管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分别为1.21x10-3mm2/s;0.98x10-3mm2/s;3.05x10-3mm2/s;2.87x10-3mm2/s。其中恶性肿瘤,肝囊肿和血管瘤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表观扩散系数对于肝脏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成像 表观检测系数 肝肿瘤
  • 简介: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和3个月的随访观察,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新发生的卒中病灶位置与卒中后抑郁(PSD)之间的关系,期望能够对卒中患者能否发生卒中后抑郁方面提供帮助。方法:选择符合本实验入组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入院后完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给予相应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并比较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其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新病灶的关系。结果:DWI上具有新病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PSD发病率比较:多发脑梗死(75%)〉额叶梗死(50.00%)〉边缘系统梗死(21.43%)〉基底节区梗死(12.5%),且各组患者间PSD发病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3个月内PSD的发病率与DWI上新病灶之间具有相关性,且DWI上示多发脑梗死者PSD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脑区梗死者,DWI检查对卒中后抑郁具有提示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就诊的 20 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同期选择 20 例健康者作为本次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人员应用磁共振新的功能成像序列,比较两组研究人员 MEP 潜伏期和波幅之间差异。 结果 两组研究人员上肢拇短展肌与下肢 AT 肌力潜伏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波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准确脊髓损伤程度,对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磁共振功能成像 颈椎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脑梗死进行诊断,以及探讨涉及到的具体应用。方法对79例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治疗。结果有7例发病9h内患者仅DWI显示病灶。基底节梗死54例,脑叶梗死13例,脑干梗死4例,小脑梗死3例,多发性脑梗死3例,2例患者于发病3~12h之间未发现病变。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患者有很好的诊断应用前景,同时这种高科技方式一定程度地提升了医学技术水平。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脑梗死 诊断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60例参加体检的脑血管无病变的正常人均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结果120例行核磁共振效果成像都很成功,其中60例正常人,脑部血管显示比较清晰。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能显示出病变所在部位的影像学的改变特征。总合格率达到92%,定位诊断达到100%。结论使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影像学方法检查脑血管疾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及磁共振成像扫描,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不同方法诊断肩袖损伤的检出率及符合率。结果:50例患者经X线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肩袖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72.00%(36/50)、96.00%(48/50),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则其与关节镜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80.56%(29/36)、95.83%(46/48);无论是检出率还是与关节镜的符合率,均有磁共振成像显著高于X线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肩袖损伤 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来临床司法鉴定之中通过MRI技术针对伤者展开复查诊断,来鉴定出患者损伤的性质、损伤时间以及新鲜程度,分析出MRI在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运用MRI针对患者的损伤时间、隐匿性损伤和积液性质,具有较高可靠性,可以为司法鉴定提供十分科学与客观的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法医临床鉴定 损伤鉴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颅脑外伤时采用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60例,所有的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病灶检查情况和弥漫性轴索损伤。结果:MRI在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非出血性病灶的阳性检出率高于CT,同时病灶检出例数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MRI,还是CT均能够用于颅脑外伤的诊断,前者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但具体诊断方法的选择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 标签: 颅脑外伤 CT 磁共振成像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胆道梗阻性疾患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110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MRCP及DWI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道结石65例;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11例,壶腹部癌及胰头癌21例;肝门部癌13例。结果110例胆道梗阻性病例中,经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性扩张均显示明确,梗阻部位均能准确定位;其中胆道结石于MRCP原图及三维重建图显示清晰,均表现为低信号影,在DWI中呈低信号;胆道肿瘤性病变在MRCP中梗阻征象及梗阻部位显示清晰;胆道肿瘤性病变在DWI中呈高信号,显示清晰;胆管炎性狭窄在MRCP中梗阻征象及部位显示明确,在DWI中呈等信号。结论在进行MRCP检查的同时,辅以DWI检查有助于提高胆道梗阻性疾患诊断的准确性。应用MRCP结合DWI应成为诊断胆道梗阻性疾患的推荐方法。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胆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动态磁共振成像对女性盆腔器官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94例女性盆腔器官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47例患者为B超诊断患者,设为对照组,后47例为动态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B超资料、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误诊、漏诊率,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分辨率。结果对照组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70.21%,观察组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9.36%,对照组的误诊漏诊率为29.79%,观察组的漏诊误诊率为10.64%,对照组肿瘤诊断的分辨率为63.83%,观察组肿瘤诊断的分辨率为82.98%,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女性盆腔器官肿瘤诊断采用动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分辨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磁共振成像 女性盆腔器官 肿瘤诊断
  • 简介:当前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PSD的发病机制、病理定位、诊断标准等尚不明确,PSD患者极易被漏诊或误诊。近年来MRI技术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成像技术,它们可以从血流灌注、生理结构、生物代谢等方面反映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并且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脑功能区定位准确等特点,在PSD的发病机制、病理定位、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对3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5%。结论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胆管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MRCP 胆道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着重对颅底脊索瘤的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影像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其诊断特性以及在临床应用中所产生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市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前往就诊的患者20例,这20例患者中均患有颅底脊索瘤疾病。另外又从中选取了患有侵犯颅底鼻咽癌的病患15例,患有垂体瘤的患者8例,将上述这些患者进行对比,在治疗过程中,均采用了CT以及核磁共振(MRI)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了检查,其中有9例患有颅底脊索瘤的患者又进行了核磁共振在多层面的重建检查。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MRI能够将患有肿瘤的位置检查出来,并且对比MRI与CT,前者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后者。但是在颅底中线骨质的破坏程度上来看,CT以及MRI基本上具有相似的破坏程度。通过MRI能够将肿瘤以及侵犯范围的位置显示出来。结论将核磁共振在多层面的构建应用于患有颅底脊索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临床中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颅底 脊索瘤 核磁共振 影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胆道结石诊断中使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项目选取抽签法将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110例胆道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常规组(n=55)实施腹部CT检查,实验组(n=55)实施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检查,评价实验组与常规组胆道结石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胆道结石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常规组,P<0.05,数据指标之间形成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用于胆道结石患者中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胆道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鉴别骨良、恶性肿瘤和炎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疑似骨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炎症患者 103 例作为观察对象,针对 103 例疑似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将这一诊断结果与最终的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于鉴别骨良、恶性肿瘤和炎症的诊断价值。 结果: 103 例疑似患者实施磁共振诊断后的 敏感度为 97.94% ,特异度为 66.67% ,准确性为 96.12% ;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 P >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结论: 针对临床中疑似骨良、恶性肿瘤和炎症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的诊断价值较高,为患者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磁共振 弥散成像 骨良性肿瘤 骨恶性肿瘤 炎症
  • 简介:摘要年龄对人类记忆能力具有影像,老年人的记忆能力呈增年性下降。MR脑功能成像以其独特的成像特点日益成为认知神经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手段。阐述事件相关MR脑功能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部分记忆年龄相关性研究的应用和各种形式记忆相关性研究及进展。

  • 标签: 功能磁共振成像 记忆 年龄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急性脑梗死( 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至我院就诊的 ACI患者 110例,分为超急性期组(超急性期 CI患者)及急性期组(急性期 CI患者)两组,先后给予全部患者常规磁共振( MRI)及 DWI扫描检查,对 DWI与 MRI的检出率、患者脑组织病灶区与正常区域表面弥散系数( ADC)值进行记录对比。结果 DWI对 ACI的检出率远高于 MRI,两组患者脑组织病灶区 ADC值均较正常区域低,超急性期组患者病灶区 ADC值较急性期组患者低( P均 <0.05)。 结论 DWI在 ACI诊断检出率较高,对 AC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