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抗HP方法治疗不明原因的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3例不明原因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感染HP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予奥美拉唑、海地特、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2周,其余药物与对照组相同,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疗程结束后1月复查胃镜了解胆汁反流及胃黏膜炎症情况、HP转阴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不明原因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感染HP的患者经HP根除治疗同未采用根除治疗比较,前者治愈率、HP转阴率明显好于后者,治愈后6个月复发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不明原因的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常规应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胃动力药物的基础上,应考虑HP根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表现,提高对PBC诊治的认识。方法分析47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免疫学标志、影像学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女性42例,男性5例,临床表现以乏力(39/4782.98%),纳差(43/4791.49%),黄疸(34/4772.34%)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皮肤瘙痒(15/4731.91%)为首发症状。肝功能改变ALP、GGT升高较ALT、AST明显,TBIL升高以DBIL为主,GLO、CHOL明显升高。免疫功能检查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结论PBC患者多见于中年女性,尤其血清中ALP、GGT、DBIL、GLB、CHO升高及AMA-M2阳性,有助于我们提高对PBC的认识及作出明确的诊断,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患者早期合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短期内有一定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64例反流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胃复安、痢特灵、替硝唑三联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胆酪胺、胃得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7.2%,总有效率7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3.8%,对照组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复安、痢特灵、替硝唑三联治疗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药源广,价格低,适用于基层乡镇医院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5天内及5到10天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结论莫沙必利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快,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PBC患者中,女性24例,女∶男比例为4∶1;确诊时年龄平均为55岁;主要症状乏力、皮肤瘙痒、纳差;主要体征黄疸、肝大、脾大,晚期多有腹水;实验室检查绝大多数患者以r-GGT、ALP升高为主;所有患者AMA阳性及AMA-M2阳性;治疗采用以熊去氧胆酸(UDCA)及甘草酸类制剂为主的综合保肝治疗,治疗3个月后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者有11例,显效率为36.7%;25例患者治疗后乏力、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血清ALP和(或)总胆红素下降,有效率为83.3%;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3例死于晚期肝硬化并发症,1例消化道出血,1例肝性脑病,1例慢性肝衰竭。结论PBC以中年女性多见,临床以乏力、皮肤瘙痒、黄疸、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肝功异常以ALP升高、胆汁淤积为主;自身抗体异常(AMA-M2阳性),UDCA及联合甘草类制剂可改善部分患者的肝功及症状,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内镜观察及阿嗪米特与胃肠动力药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观察,给予对照组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莫沙必利与阿嗪米特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和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少于对照组,反流总时间百分比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嗪米特与胃肠动力药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其反流次数,缩短反流时间和降低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流性胃炎采用莫沙必利与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2例反流性胃炎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与泮托拉唑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与体征评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泮托拉唑对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充分改善,促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氢氧化铝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接受治疗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多潘立酮与复方氢氧化铝联合治疗的方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0.56±0.10)、(0.41±0.13)、(1.00±0.25)和(0.55±0.89),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P<.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潘立酮与复方氢氧化铝联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因此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在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患者80例,在分析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式之后,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观察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观察治疗组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占比95%)、黄疸(占比81.25%)、瘙痒(占比78.75%)、右上腹痛(占比46.25%)、脂肪泻(占比26.25%);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结论在合理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础上,主治医师选择针对性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中医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对不同类型患者采用对应的中药治疗,并根据患者病症具体情况给予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有效5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2%。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适当中药加减同时联合西药治疗,是目前改善PBC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