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北地区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高发地区,能够早期确诊进行手术的病人不足1/3,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支持治疗下一般生存期为4-5个月。但国外研究显示,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使晚期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的中位生存期提高至20个月。分子靶向治疗技术是有针对性地治疗晚期癌症的国际领先技术。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晚期肿瘤 本溪市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转移性结肠癌 直肠癌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片(泰勒宁)口服给药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门诊接受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100例,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二组,每组50例,实验组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二组均1h后行宫腔镜检查术。观察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I组和II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II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I组(P<o.05)。结论宫腔镜检查术前口服氨酚羟考酮片镇痛效果确切、方法简便、无创、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氨酚羟考酮片 口服给药 宫腔镜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软镜的标准化清洗发法。方法对本科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预清洗,测漏,手工清洗,消毒,漂洗各流程按标准执行。结果有效地保证了软镜的清洗质量,方便临床应用。结论标准化的清洗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有效地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标准化 清洗 软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肿瘤手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胃肿瘤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肠营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数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肿瘤手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肠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营养物质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预防效果及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确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实验组。选择同时段入院,符合匹配条件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在常规饮食基础上,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肠营养支持,对照组为仅应用正常饮食不应用肠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分别于化疗一个周期后(28天)、化疗两个周期后(56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后复查评估营养状况和化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一般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化疗第一个周期后两组差别不明显(P>0.05);化疗第二个周期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化疗前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化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指数均低于化疗前,其中研究组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辅助应用肠营养有利于机体营养功能维持,利于患者完成化疗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肿瘤也被人们称为“脑瘤”。从名称我们就可得知,这种瘤跟人的脑有关系,在人的脑中。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颅肿瘤有两种情况一是原发性颅肿瘤;一是继发性颅肿瘤。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颅肿瘤常发源于颅内中的各组织中的原发性颅肿瘤。它是身体自身就有的,和其他的身体部位没有关系。而继发性颅肿瘤的来源就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常常是由身体中的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或者身体中相邻近的组织肿瘤的转移或侵入。这种颅肿瘤常发生在男性的身体上,女性的发生率小于男性。不过,发病的年龄是随意的,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病,但一般的情况下,20~50岁发病率居多。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讲的是产生颅肿瘤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在颅肿瘤动手术之前或者之后,怎样进行护理。该部分是该文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在护理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总结。

  • 标签: 颅内肿瘤 术前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肿瘤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行锁孔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治愈率、致死率及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致残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锁孔手术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肿瘤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诊断结果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对比发现NMR和病理结果比较可知,NMR检测的结果和患者的病理诊断吻合度为97.9%,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核磁共振波谱诊断在实际的脑肿瘤的诊断中具有准确度高的优势,对于脑肿瘤诊断的诊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脑内肿瘤 核磁共振波谱 临床价值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问题。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颅肿瘤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围手术观察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颅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6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应用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对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肿瘤HE染色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在病理组织活检前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以LEEP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活检HE染色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5例,CINⅠ13例,CINⅡ24例,CINⅢ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56例,诊断准确28例,HE染色诊断准确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学诊断对宫颈鳞状上皮肿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胃肿瘤手术治疗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信封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早期肠营养护理),观察两组营养状态、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肠营养护理应用于胃肿瘤术后早期护理中,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肠内营养护理 胃肿瘤 血红蛋白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颅肿瘤术后高颅压患者中,分别应用甘露醇和吡拉西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肿瘤患者76例进行分析,患者术后颅压均升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降压程度差异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高颅压而言,应用吡拉西坦治疗方案的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少,能够显著降低颅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甘露醇 吡拉西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颈部偏中心肿瘤的三种常规照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一种临床上最为可行的常规放疗照射模式。方法选择30例颈部偏中心肿瘤(根治性或术后)放疗病例,全部均用面罩固定后做CT扫描定位。利用同一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病灶情况确定原发灶(GTV)、高危亚临床病灶(CTV1)和低危亚临床病灶(CTV2),术后放疗者直接勾画CTV1和CTV2。对每一病例设计三种照射模式,即传统照射模式(两对穿野分阶段照射)、野中野照射模式(大野中加小野同步照射)、改进照射模式(两对穿野加一前野小野)。传统照射法采用二次缩野照射,分阶段给予CTV2、CTV1、GTV照射;野中野和改进照射模式照射根治病例是先对CTV2大野照射,再对CTV1照射,缩野前后均同时给予GTV局部推量,GTV220-240cGy/F,CTV1180-200cGy/F,术后放疗病例先大野照射CTV2,同时给CTV1局部加量,CTV1220cGy/F,CTV2200cGy/F。比较三种照射模式的靶区内剂量学差异。结果三种照射模式GTV内主要剂量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等剂量曲线对靶区的包绕程度及适形度有显著差异;正常组织的受量在改进照射模式中最低。结论在颈部偏中心肿瘤的放疗计划中,采用改进照射模式能在较短时间内给予靶区足够的、均匀的照射剂量,并且能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非常规分割 剂量学 剂量体积直方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收集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并做PICC置管的198例肿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结果为病人提供了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支持,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PICC置管术是一项安全方便、维护简单、感染机会小、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是病人长期输液治疗的安全通道。

  • 标签: 肿瘤病人 PICC 术后护理
  • 简介: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注射。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科对肿瘤病人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进行化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恶性肿瘤病人 化疗患者 床体 局部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配置中心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95份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份抗肿瘤药物危害资料当中,药剂使用不当有48份,溶剂用法不合理有27份,给药速度不合理有10份,药物使用方法不恰当有4份,给药顺序不当有3份,给药剂量不合理有2份,其他原因1份。结论肿瘤科医生、护士应该跟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医护人员保持良好沟通,以降低抗肿瘤药物的危害性。

  • 标签: 抗肿瘤中心 静脉配置中心 常见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肿瘤护理,对其临床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接受肿瘤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人,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并行不同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实验组运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留置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有效应用可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概率,使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临床作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的生长会给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压迫,影响患者的身体各个功能,甚至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肿瘤会将患者体内正常细胞营养物夺走,造成人体正常细胞不能存活,从根本上给人体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肿瘤治疗非常关键。鉴于此,此次针对居家肿瘤患者不同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危险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方法:科室接收的肿瘤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此次研究根据不同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总共有病例为17751例,针对导管堵塞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其中出现导管堵塞情况的有319例肿瘤患者,对造成堵塞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患者的年龄、导管留置的时间、肿瘤的种类、使用的导管类型和导管发生堵塞有着密切的关联性(P<0.05)。结论:实践证明,居家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和患者的年龄、使用的导管类型、肿瘤类型等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对高危人群密切关注,给其落实有效的居家指导,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减少导管堵塞情况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居家肿瘤患者 不同中心静脉导管堵管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磁共振头皮定位法手术治疗颅浅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122例颅浅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定位根据影像学诊断,而观察组采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分析对比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无人出现术后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浅表肿瘤患者术前采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进行手术定位,可显著改善肿瘤切除率及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头皮定位法 浅表肿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