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在6个月至5岁的小儿中,有一部分孩子可发生热惊厥,虽然多数是良性惊厥,但家长仍会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发热,就会抱他去医院打退热针,把体温降下来。这种对症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已经引起各国儿科学界专家的广泛重视。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发烧 打针 对症治疗 热惊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钩虫等)是严重危害少年儿童健康的常见病,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闹肚子痛就急忙给孩子服用驱虫药。其实.这种病急乱投药的做法常常事与愿违。服用驱虫药还是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有利干孩子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肠道寄生虫病 儿童 驱虫药 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惊厥儿童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有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等副作用,护士应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及血压变化。

  • 标签: 惊厥 儿童 护理
  • 简介:笔者曾遇到一些4~5岁患斜视的幼儿,由于职业的责任感驱使我不得不追问他们的家长,为什么不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家长常回答:“孩子小,现在不影响吃、喝,长大后再说”。也有缺乏经验的医务人员会说:“孩子还小,长大后再动手术吧”,或者说:“孩子长大后眼睛自然就正位了,现在不需治疗”。这些回答对吗?让我们从眼睛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发育的角度看,以上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 标签: 外斜视 视觉发育 视觉生理 治疗 长大 医务人员
  • 简介:孩子生了病,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病痛特点,而更多地需要大人来观察和医生的检查诊断。因此,小孩看病、吃药都比大人难,用药也应特别小心。

  • 标签: 儿童用药 检查诊断 孩子
  • 简介:摘要我院于1983年10月及1984年11月收治婴幼儿急性胃肠炎63例,重点探讨了1.病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其中57例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39/57(68.4%);2.流行病学,具有明显的流行性与季节性,发病年龄最小3月,最大2岁,其中6月~11/2岁者发病率为82.5%,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儿发病率为66%;3.临床特点,病初伴有发热者68.4%、上呼吸道感染者44.4%,全部病例均具有典型腹泻和呕吐,且有轻至中度脱水及酸中毒;4.免疫状态,患儿粪便SIgA降低,血清IgM升高,IgG降低,E-RFC形成率降低,均与正常儿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病原学检查 临床特点 流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龋齿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预防知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龋齿 发病原因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弱视除了视力下降异常外,在色觉方面变化情况。方法对5~14岁以下儿童,诊断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儿童,戴矫正眼镜采用王克长编绘《色觉检查图》并根据其要求检查。结果对150例300眼弱视儿童色觉功能测定中,色弱眼占总眼数的68%,在色弱眼中绿色色弱占总例数的56%,占色弱例数的82%。结论本研究显示弱视除视力降低外,在色觉功能上也降低,色觉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色弱中的绿色色弱,这可能与对比敏感度下降有关,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发热即体温的异常升高。当腋下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时临床上称为低热。体温在39~40℃称为高热,超过40℃称为超高热。连续发烧超过2周称为长期发热。由于小儿正常体温稍有波动,因此腋下体温在37~37.5℃之间是否属于低热,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目的讨论发热儿童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儿进行护理。结论患儿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小婴儿不要包裹太紧以利散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要勤擦浴,更换内衣和被单。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入量不足,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加强口腔护理。

  • 标签: 发热 儿童 护理
  • 简介:在很多人看来,保健养生是上了年纪人的事,儿童少年——不懂事的小毛孩子懂得什么叫养生保健呀!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看看以下的事实吧,您就会发现我们重提这个话题的重要意义了。

  • 标签: 儿童少年 神经衰弱 肥胖 睡眠障碍 高血压 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