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华南地区二叠纪为东特提斯地区一个大型碳酸盐台地。中二叠世茅口亚世,上扬子碳酸盐台地经历了从全盛到萎缩重要转折。黔南地区地处该台地南缘,是通过地层结构及其变化探讨台地演化控制因素最佳地区。文中选取黔南罗甸纳水和沫阳2个代表性剖面,通过对茅口组岩石类型和骨屑颗粒组合统计分析,从碳酸盐生产工厂角度开展研究。野外和室内研究共识别出15种岩石类型、5种沉积相和6种骨屑颗粒组合,并恢复了各组合对应碳酸盐生产工厂特征。沉积相碳酸盐生产工厂分析表明,黔南地区自晚孤峰期开始经历了由热带浅水、暖水工厂到热带较深水、温凉水工厂明显转变,表现为孤峰阶上部开始出现较深水沉积。这一碳酸盐生产工厂转变现象在华南地区孤峰期—早冷坞期普遍存在,表现为台地萎缩、台地边缘被淹没。中二叠世晚孤峰期至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是全球重大地史转折期,光合作用生物遭受重创、海洋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上述碳酸盐生产工厂急剧转变与当时热带浅海碳酸盐生产工厂被抑制或破坏有关。

  • 标签: 台地边缘 沉积演化 古海洋 中二叠世
  • 简介:通过多种仪器分析,测定了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4个沉积物柱状样品有机碳(TOC)、酸可挥发硫化物(AVS)重金属元素活性部分(活性金属)含量,并系统讨论了其环境响应特征。研究发现,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三角洲沉积物中有机碳、AVS和活性金属元素分布受与河口距离沉积相带分布影响。近河口细粒物质沉积区域有机质受陆源控制,有机碳含量较高,AVS和活性金属元素含量高,活性铁含量是AVS形成主控因素,同时AVS也是多数活性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形态。而离河口较远区域,有机碳含量受海、陆双向物源控制,AVS含量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含量,两者含量均相对较低,活性金属元素含量也较低,多数金属元素(Cd、Cr、Cu、Mn、Pb、Zn)主要以依附于铁形态存在。根据上述沉积特点,将胶州湾李村河河口区沉积环境划分为3类区域5种类型,分别是一类区域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二类区域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问湾三类区域中前缘席状砂。

  • 标签: 胶州湾 有机碳 酸可挥发硫化物 重金属元素 环境响应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横山—靖边—安塞地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发育低孔低渗至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集层,其物性控制了气层产能大小。文中通过对显微镜下孔隙形态特征、易溶碎屑组分含量和孔隙结构特征3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山西组二段砂(砾)岩储集层主要发育原生孔隙,而下石盒子组八段砂(砾)岩储集层以溶孔为主。在研究区内储集层埋藏深度差异不大情况下,砂(砾)岩原生孔隙保存程度和溶孔发育规模主要受粒径、碎屑组分、石英次生加大和有机酸来源影响,粒径是山西组二段和下石盒子组八段储集层孔隙发育基本影响因素,储集层渗透率大于0.2×10-3μm2有利储集层均发育于中粗砂岩以上粒级砂(砾)岩中。山西组二段石英砂(砾)岩强抗压性、缺少易溶碎屑组分是原生孔隙保存较多主要原因,而丰富硅质来源是原生孔隙减少重要因素。对下石盒子组八段而言,易溶物质含量适中、有机酸来源丰富是岩屑砂(砾)岩溶孔发育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储集层孔隙成因与孔隙结构之间有良好相关性,原生孔隙储集层孔隙结构要优于溶孔储集层,表现为在相同孔隙度时,前者渗透率明显高于后者。

  • 标签: 砂(砾) 岩储集层 孔隙成因 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四川盆地寒武纪台地滩相储集体是一套重要油气勘探目的层,准确预测其发育部位、储集性能与分布规律是其油气勘探重要基础,其中,寒武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与构造一沉积环境研究是储集体预测关键。根据野外实测剖面、钻井和测井分析、地震资料,应用活动论构造一古地理思想,在沉积地质条件、区域连井地层剖面,地层厚度与沉积相等分析基础上,综合编制了寒武纪各个时期构造一沉积环境件,反映了四川盆地寒武纪古地理特征盆地演化。四川盆地寒武纪整体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古地理格局,西部发育潮坪和滨岸碎屑岩沉积相,中东部发育缓坡相、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等。沉积相在时空上响应为由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局限台地-筇竹寺期碎屑岩台地和深水盆地-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滨岸一混积台地-早寒武世龙王庙期碳酸盐岩缓坡-中寒武世陡坡寺期蒸发局限镶边台地-中晚寒武世洗象池期成熟镶边台地演化过程。其中,筇竹寺期为巨厚烃源岩生成期;龙王庙期和洗象池期,为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有利时期;龙王庙期陡坡寺期发育蒸发岩可形成良好盖层。

  • 标签: 古地理 构造一沉积环境 构造演化 寒武纪 四川盆地
  • 简介: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元月出版《2006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古地理学报》在2000~2004年5年中,共刊出文章235篇,被引频次401次,影响因子1.706。被引在10次以上(不包括10次)文章有14篇,5~10次文章有56篇。现把此书中地球科学类地质学类部分期刊五年被引频次五年影响因子前30名排序如下。

  • 标签: 中国期刊 前排序 地球科学
  • 简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各岩性段精细井震标定与构造解释,厘定出各岩性段在车排子地区尖灭线位置和尖灭线类型,分析古地貌差异程度对尖灭线形成控制作用。采用地层厚度法和地震层拉平法研究八道湾组各段沉积古地貌特征,分析断裂对古地貌形成控制作用,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分析古地貌演化和被改造后特征,开展地震属性、储集层地震反演和沉积相分析,重点分析古地貌对沉积和岩性控制作用,再现了该地区沉积相储集层段岩性分布特征。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沉积古地貌起伏明显,呈坡一隆一凹组合特征,斜坡陡缓程度对沉积相类型和岩性及其沉积物粗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八道湾组不同沉积时期低隆起形态和隆起幅度都存在较大差别,且隆起幅度越高其聚砂特点越明显,沟谷既是输砂通道,也是聚砂重要场所,现今砂体分布与沟谷展布方向关系密切。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地区 侏罗系 八道湾组 古地貌 岩性分布
  • 简介:应用河流砂体构型理论,首先识别出单个心滩坝,并对单个心滩坝进行构型解剖,建立了心滩坝三维构型模型。从砂体构型角度阐明了储集层初始含油气性差异成因,解决了孔店油田馆陶组油水关系矛盾突出问题。指出在厚砂体连片分布单个沉积时间单元内,河道侧向迁移可使不同期叠置砂体各自具有独立流体系统;在同一河道内,心滩坝砂体与河道充填砂体之间构型界面也会使不同成因砂体不完全连通,导致含油级别不同;同一成因砂体内部界面也能使界面上下含油饱和度油水界面存在较明显差异。

  • 标签: 黄骅坳陷 孔店油田 辫状河 砂体构型 含油气性差异
  • 简介:基于地震、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开展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中新世韩江组中上部发育硅质深水沉积层序地层、沉积构成和古地理环境研究。韩江组中上部发育1个区域性二级旋回(CSh),通过不整合面相应整合面进一步将该复合层序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一系列陆坡峡谷以及侵蚀作用形成水道是主要层序界面的重要识别标志,斜坡进积楔、扇朵体底界面,测井曲线突变以及钙质超微化石相对低值也可以帮助识别层序界面。盆地不同位置上层序结构有差异,重力流沉积单元也不同。本次研究在斜坡识别出5种深水沉积单元:浊流水道复合体、斜坡扇、陆坡峡谷、进积楔和半远洋—远洋沉积,在深海盆地识别出扇朵叶体。将浊流水道复合体划分为5种沉积单元:滞留沉积、水道天然堤、滑塌碎屑流沉积、侧向增生体和末期充填沉积。在陆坡、陆隆以及深水盆地分别识别出侵蚀水道、侵蚀加积水道和加积水道。

  • 标签: 复合层序 层序结构 沉积单元 浊流水道 地震相 韩江组
  • 简介: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剖面、切片和属性解释,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1—1地区发现一种特殊类型沉积体。按照侧积复合体弯曲度大小可分为高弯度型和低弯度型两类,在地震剖面上均以叠瓦状强振幅反射为主要识别标志,不同之处是前者在平面上通常呈一组同心半环,后者则表现为带状展布。侧积复合体可能为重力流水道多期“下切-充填”并发生连续横向迁移而成,其下部由互相切叠水道底部沉积组成,一般粒度较粗且横向连续性好,可作为良好油气储集层;而向上变为砂泥间互岩性组合,连通性减弱、储集性能降低。侧积复合体发现对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为研究区油气勘探提供新远景目标。

  • 标签: 南海 莺歌海盆地 侧积复合体 重力流水道 叠瓦状反射
  • 简介:2011年10月15—16日,"白云岩成因油气储集层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来自中石油、中石化油田企业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单位科研人员,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相关高校师生共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油气储集层 北京大学 白云岩 成因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 简介:安徽巢湖马家山剖面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中段上部-上段下部第598-630自然层中产出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化石。通过对赋存巢湖龙动物群化石第598-630自然层微相类型和稳定碳氧同位素进行分析,揭示了该时期沉积环境及其变化。在该段地层中共识别出4种微相类型,分别是红色-灰色瘤状厚层含骨针-双壳类生屑泥晶灰岩、灰色含生屑泥质泥晶灰岩、青灰色纹层状泥质泥晶灰岩和浅灰色含泥质泥晶灰岩,反映当时沉积环境从早到晚由外缓坡脚-深海盆地边缘渐变为外缓坡环境。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该段地层中δ13C值与δ18O值普遍偏低。综合微相、沉积相稳定碳氧同位素特征,推断巢湖龙动物群生活在安静外缓坡环境中,伴生生物种类数量相对比较稀少,海水温度总体偏高。

  • 标签: 下三叠统 南陵湖组 巢湖龙动物群 古环境
  • 简介:采用"主因素"定量评价方法对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质量进行了评价。首先选取储集性能参数(孔隙度、渗透率)、颗粒分选性、泥质含量、粒径、埋藏压实程度、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强度参数作为储层质量评价参数,按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其他子因素相对于母因素—孔隙度权重系数,然后,采用极大值标准化法计算各评价参数单项分数,求取储层质量综合评价因子Q,在缺乏孔、渗资料情况下,利用其他参数权重系数,求得储层质量综合评价因子Q1。根据Q和Q1划分评价标准,并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结果与利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碎屑岩储层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方法对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把评价结果与试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其符合率较高。这说明该定量评价方法用于储层综合评价具有可行性,根据Q或Q1大小,可以快速直观地判定或预测某一地区某一层段储层质量。

  • 标签: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碎屑岩储层 灰色关联分析法 储层定量评价
  • 简介:赛汉塔拉凹陷是二连盆地主要油气富集凹陷之一,面积2300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8万吨。论文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根据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下白垩统中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以此将该套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建立了赛汉塔拉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层序内部沉积体系及其演化研究,对层序格架内烃源岩条件、储集层条件成藏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3套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阿尔善组中下部、腾一段中部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砂体,垂向上与烃源岩直接连通,可形成有效生储盖组合,在凹陷生油中心附近易形成有效岩性圈闭,成为凹陷最有利油气聚集带,是下一步重点勘探目标。

  • 标签: 二连盆地 赛汉塔拉凹陷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烃源岩 成藏条件
  • 简介:依据新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和岩心资料,详细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Y9)沉积体系特征演化,认为延9油层组主要为河流沉积,是延10油层组继承与发展,发育有辫状河、辫状型曲流河和网状河3种类型河流。Y9^3油层是辫状河发育油层,Y9^2油层在继承Y9^3油层河流基础上发育辫状型曲流河,Y9^1油层则是在前两期逐渐填平补齐之后,在准平原条件下发育网状河沉积。华池地区延9油层组发育辫状河-辫状型曲流河和网状河两种河流沉积模式。

  • 标签: 辫状河 辫状型曲流河 网状河 沉积相 河流演化 延9油层组
  • 简介:贵州桐梓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化石丰富,出露良好,是研究上扬子地区海相地层理想剖面之一。根据地层划分与对比,将其分为下三叠统夜郎组、茅草铺组和中三叠统关岭组。该剖面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其中碳酸盐岩占67%,在夜郎组、茅草铺组和关岭组均有分布;碎屑岩占24%,主要分布于夜郎组。研究表明,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是一套多旋回沉积,其中夜郎组包括2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潮坪、开阔台地和浅滩沉积环境;茅草铺组包括3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沉积环境;关岭组总体上为海退沉积,属于局限台地和潮坪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沉积模式,即潮坪-局限台地-浅滩-开阔台地沉积模式。

  • 标签: 贵州 松坎剖面 中、下三叠统 岩石特征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 简介: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对沉积盆地水体环境以及古气候条件变化响应。根据元素Al、Fe、Mg、Ca、K、Na、P、V、Ni、Co、Cr、Cu、Zn、Sr、Ba、Cd、Li、Mn、Pb、Ti含量及其比值Al/Ti、Fe/Mn、Sr/Ba、Mg/Ca、Sr/Ca、Na/Ca、V/Cr、Ni/Co、Ni/V变化,对三水盆地古近系始新统bu心组红岗段生油岩沉积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bu心组红岗段下部(亚段A)表现为较稳定地球化学特征。各元素丰度及其比值指示这一时期陆源输入持续较高、且物源组成变化不大。由于海水入侵影响,湖盆水体盐度相对较高,底部水体以弱氧化条件为主,O2-H2S界面位于水/沉积物界面附近。红岗段中上部(亚段B、C)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变化较为频繁且幅度很大,反映古气候和湖盆沉积条件迅速变迁。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以Al、Ti为代表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较高,而Mg、Ca盆内化学沉积元素含量较低。古氧气指标指示底部水体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因而有机碳含量较高。在间歇性干旱时期,陆源输入减少,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蒸发作用加强,水体盐度加大,内源元素丰度以及Mg/Ca、Sr/Ba、Sr/Ca和Na/Ca比值大幅度上升。底部水体为氧化环境,O2-H2S界面多位于水/沉积物界面或沉积物中。上述两种气候条件在红岗段中上部沉积时期交替出现。红岗段沉积后期由于淡水长期输入,湖水呈现逐渐淡化趋势。

  • 标签: 元素地球化学 生油岩 三水盆地 元素丰度 古气候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上亚段风暴岩沉积构造类型丰富,包括风暴侵蚀形成冲刷面、渠模、截切面构造,风暴涡流形成撕裂构造,风暴重力流形成递变、块状层理,风暴浪形成丘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浪成沙纹交错层理风暴后能量衰减阶段形成准同生变形构造。通过岩心观察统计,建立了适合于研究区风暴岩理想垂向沉积序列,包括10个岩相单元,对应着3个主要风暴作用阶段:风暴涡流作用阶段、风暴浪作用阶段和风暴作用衰减阶段。结合风暴岩沉积特征沉积动力学机制,将研究区风暴岩归为4种类型:其中Ⅰ型风暴岩发育于正常浪基面之上,为原地侵蚀型风暴岩,Ⅱ型、Ⅲ型、Ⅳ型风暴岩发育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根据以上4种风暴岩沉积特征,探讨了研究区风暴岩形成主控因素,认为风暴岩形成主要受风暴作用、物源、古地形以及湖平面变化影响,并总结出4种类型风暴岩发育有利条件。

  • 标签: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风暴岩 沉积构造 沉积序列
  • 简介:通过对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五道梁组湖相沉积环境分析,尝试通过湖相沉积地层记录提取气候变化信息,探索高原腹地中新世古环境变化特点。通过对五道梁组岩石类型沉积特征研究,识别出了洪积平原、浅湖、滨湖、深湖盐湖5个沉积相类型。参考现代湖泊特征与古代研究实例,探讨了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机制。根据剖面岩相标志地层叠置样式,证实五道梁组沉积期古湖泊经历了3次由低水位变为高水位旋回性变化,湖泊最低水位期以石膏层出现为标志,高水位期发育洪泛泥岩沉积;初步认为五道梁组沉积发育在一个干湿交替气候期,湖水位变化和湖平面升降主要受气候控制,而构造沉降和湖缘断块隆升是次要控制因素。

  • 标签: 青藏高原 五道梁组 沉积相 古环境
  • 简介:在柴达木盆地西部一些背斜构造单元古近系-新近系中,赋存储量巨大油田卤水,有望成为第四系盐湖卤水后续利用资源。通过对小梁山、南翼山、油泉子、开特米里克、油墩子、油砂山典型构造区石油钻孔自喷油田卤水以及地表盐湖卤水、晶间卤水取样分析,讨论了其水化学特征资源分布,重点通过与海水、青海湖水蒸发曲线对比,分析了油田卤水化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油田卤水中K、B、Li资源远超工业开采品位,Br、Sr也达到工业开采品位,有优越高品位综合开发利用前景;油田卤水资源元素富集规律表现为平面上以中部南翼山背斜最为富集,向北、向南相对降低,垂向上深部油田卤水比浅层晶间卤水、湖表卤水资源元素相对更为富集;油田卤水化学演化主要受控于水-岩反应、深部水混合以及蒸发浓缩和盐岩溶解作用,这些作用为卤水分异演化、富集成矿提供了良好地球化学条件。

  • 标签: 柴达木盆地西部 古近系和新近系 油田卤水 水化学特征 化学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