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1974年秋,在郑州商城西城墙北段外侧约300米处的杜岭张砦南街地下土坑内,出土了两件商代大铜鼎和一件铜鬲(以下简称“张砦铜器坑”)。这些青铜器究竟是墓内的随葬品还是窖藏品的问题,当时未能搞清楚。1982年夏,在郑州商城东南城角的外侧约54米处,即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地下,发现了一个埋置有13件商代青铜器的窖藏坑(以下简称“城东铜器坑”),这是目前在郑州商城附近出土数量较多、器形较大的另一批商代青铜器。从上述两座土坑的形制、深度和青铜器在坑底的放置方法,以及出土青铜器的品种来看,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张砦铜器坑也应该是属于当时的窖藏遗迹。至于这两个窖藏青铜器坑的形成问题,我们初步认为可能与商代某种祭祀活动有关。现就这个问题,我愿意谈一些看法,不当或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简介:小双古城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南岸,墓地面积3000平方米。2003年8月发掘墓葬15座,墓葬形制流行偏洞室墓,仅M2为竖穴土坑墓。15座墓葬中,11座为正式发掘的,正式发掘的11座墓葬中皆或多或少的存有殉牲。
简介:<正>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间,郑州市博物馆对大河村遗址进行了七次发掘,其《简报》和《报告》均已发表。从其内容来看,文化内涵丰富,出土遗迹也很重要。像这样大面积地揭露一处多文化层相叠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郑州地区尚属首次。对于它的出土遗迹、遗物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搞清楚郑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和当时居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本文愿就其中几座房基所涉及的问题,谈谈一管之见。发掘者根据大河村遗址地层叠压情况,将其文化内涵暂分六期:即第一、二期属仰韶文化中期;第三期属仰韶文化晚期;第四期属过渡期;第五期属龙山文化早期;第六期属龙山文化晚期。上述各期文化在遗址范围_内的分布,以第三、四期文化较为普遍,所出土
简介:清华简《楚居》记述有楚人始祖季连活动的若干地名,为探讨楚人起源地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季连初降于山",就是今河南新郑、新密市一带的具茨山。春秋时期的郑国,即今考古工作者发现的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区,黄帝所都的"有熊氏之墟"就在此地,西南距大隗山约20公里,是楚人的祖根地,当是《楚居》所说季连长大成人以后"抵于穴穷"之地。"乔山"当即鄗山,位于黄河南岸,南距新郑市即"穴穷"约60公里,"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意即季连由穴穷前往乔山,居处于波涛滚滚的黄河岸边。"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先处于京宗。""汌水"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汜水;"盘庚之子"有可能就是武丁;京县故城今称京襄城村,即"京宗"所在地。以上地名地望,位于今河南也即中原腹地,为楚部族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