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济增长点就是指发动和组织未来经济动力的力量。在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并呈迅猛发展之势。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时代,它与以往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本文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探视和研究知识生产力的作用。 一、知识生产力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智能社会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生产力是以不可遏制的态势向前发展的。出现这一态势的原因是由于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是动态的和可变的。在探讨生产力演变规律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现象,即知识的获得、运用、继承和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日益替代物质因素而成为决定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时代,即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目前正在兴起和形成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自然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了生产力的布局及发展程度。这时不能说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商品、资本等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此时,作为生产力附着性因...
简介:对空间颇有研究的福柯,在其《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Texts/ContextsofOtherSpaces)中也指出,“19世纪最重要的着魔(obsession),如我们所知,乃是历史:以它不同主题的发展、中止、危机与循环,以过去不断积累的主题,以逝者的优势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而当今的时代或许应是空间的纪元。我们身处同时性的时代中,处在一个并置的年代,这是远近的年代、比肩的年代、星罗散布的年代。其中由时间发展出来的世界经验,远少于连系着不同点与点之间的混乱网络所形成的世界经验。在西方经验中,空间本身有它的历史,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时间与空间不可避免的交叉。”社会现实不是偶然成为空间的,不是存在“于”空间的,它在先决条件上和本体论上就是空间的。不存在没有空间化的社会现实,也不存在非空间的社会过程。我们在探究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制度背后所涉及事物的地理活性。
简介:游而牧之生产方式(以下均简称"游牧生产方式")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典生产方式。遵循自然是游牧生产方式的前提基础,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对草原地区气候变化与草原生物生存特性规律的认识与适时抉择,灾害应对与草原生态整体和谐的全面系统获悉与把握,植被脆弱与生态恢复重建危机化解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合理发挥人的能动功能是游牧生产方式的动力源泉,游牧生产方式既有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节律基础上的"逐水草而居",又有合理把握自然承载能力基础上的狩猎与人口控制。顺势而为是游牧生产方式的终极趣旨,相比于农耕民族对自然原貌的改造性利用,游牧生产方式更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有序维持了历史时期草原生态平衡,也是游牧生产方式的最高目标。
简介:财政是我国为执行各种社会职能,凭借政权力量而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其实质是国家在占有和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即体现着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是分配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扩大以及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特定的分配关系。财政分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中发挥作用,然而在分配环节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财政分配,还有价格分配、工资分配、信贷分配、企业财务分配等分配范畴,它们与财政分配一起,形成了整个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体系,在这其中财政分配发挥着总枢纽的作用,在分配环节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一,从我国财政分配的数量看,国民收入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通过财政进行的分配。社会总产品创造出来后,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了其价值,它包括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