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谈到17、18世纪在华传教士对萌芽期欧洲汉学的贡献,通常从这几个指标衡量:传教士本人的中文造诣和有关中国之研究成果的价值,传教士在欧洲传播普及中国知识的程度,传教士与早期欧洲汉学家的来往.然而照此看来,本文的主人公法国耶稣会士傅圣泽(Jean-FrancoisFoucquet,1665-1741)只是个边缘人物,尽管他的中文造诣足以使他成为耶稣会士的翘楚,但他数量不菲的著述绝大多数不曾公开,即使公开也难以获得很高评价,这都是因为他有一个醒目的身份标志--'索隐派'①,他终身执着的立场被致力于顺应中国文化的耶稣会士目为异端,也被18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学者视为荒谬,于是不仅导致耶稣会对其作品的封杀,也影响他不能参与欧洲汉学的奠基.但不管怎么说,他算是'耶稣会士汉学家'这个整体中的一员,他在汉学发展史上依然留下了不应被遗忘的踪迹.
简介:织女和牵牛分别是秦人和周人的远祖,首先由历史人物产生星座名,西周时再由星座名想到现实中相应的行为和相关的人。从春秋初期至战国初期以后,人们由星名的含义,进一步附加上了新的人物身份。朝鲜出土德兴里壁画墓就是织女同泰人有关的一个证明,《山海经》、《史记》中也有相关的证据。《诗经·秦风·蒹葭》是以“牛郎织女”传说为背景,诗中的情况同秦人早期居地汉水上游的一样。《周易》中有的意象也与牛女传说相合。战国中期至东汉末年是“牛郎织女”悲剧情节形成的时期.睡虎地秦简、汉魏诗赋和汉代画像石都是有力的证据。萧史弄玉和宝夫人叶君相会故事是牵牛织女传说早期分化的结果。
简介: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大量华人难民涌入英租界,而外侨居民或破产或攫取暴利,上海华洋分治格局解体。翌年,英租界成立工部局行使警权,以保障英租界侨民既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租界华人膨胀,上海工部局积极推进自身行政机构改革,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和专业化,以获取外侨社会的支持;其财政目标重点也从行使警权转向租界基础建设,将华人纳入外侨市政规划,树立在华民中的市政权威。上海工部局与英国公使在租界华人管理权上的争执,也促使工部局加快巩固市政自治权。在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上海工部局最终结束了简易、松散的组织局面,凝聚了外侨,治理了华民,确立了强有力的市政自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