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何应钦,字敬之,1894年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县的一个官宦门第。幼年,他的父亲为他聘请老师在家中设馆教读,除教四书五经外,还为他讲解历代兴亡存废的历史。

  • 标签: 何应钦 金刚 谋权 贵州省 门第 兴亡
  • 简介:"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遵照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番号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延安的苏维埃办事处也相应地改称为陕甘宁特区即边区政府。边区政府主席原为德高望重的中共五老之一的林伯渠,由于林老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去西安主持党在西北地区的统战工作,长期住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他的边区政府主席之职就未能到任主事。原在四方面军的张国焘于1936年秋长征来到陕北后,也随中央住进延安,由于他原来是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副主席,这时他原有的党和军事实权都已被撤销,显然是为了照顾他的面子,就在林老未到任时,被任命为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原有的苏维埃办事处机构也宣布撤销,原任办事处外交部秘书长的伍修,改任边区政府的秘书长兼交际处长。他的工作内容虽然基本不变,这次

  • 标签: 边区政府 毛泽东 西北地区 张国焘 延安 中华苏维埃
  • 简介:<正>抗日战争时期的领导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在两大层次上展开:一个是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得以发动和坚持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何种力量实行领导;另一个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进程由何种力量领导、如何领导。以上两大层次的问题就构成了抗日战争时期领导问题的基本内涵。

  • 标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 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 领导权
  • 简介:内养宦官是侍奉在皇帝身边,执行奉旨宣谕、出使和宫内杂务等的职任。一般认为内养宦官具有较强侧近性,是皇帝的亲信力量,其中内养宦官执行赐死任务被认为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然而结合具体的政治环境考察其与皇帝的关系可知,赐死实则是内养份内之任,甘露之变后文宗身边的内养宦官与其说是近身侍奉人员不如说是监视皇帝的工具。加之内养宦官与宦的关系以及内养职任的事务色彩,不能过高评价内养与皇帝的亲密关系。

  • 标签: 宦官 内养 侧近性
  • 简介:《宋史》卷三三二《游师雄传》记载其“人拜祠部员外郎,加集贤校理,为陕西转运使”。然而,国家图书馆藏游师雄墓志铭则称“乃除公集贤校理,陕西转运副使”(《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0册)。《束都事略。游师雄传》则记载“师雄为陕西转运判官,又为转运副使”。究竟是“陕西转运使”还是“陕西转运副使”,抑或是“陕西转运副使”呢?

  • 标签: 转运使 陕西 使事 图书馆藏 《宋史》 石刻拓本
  • 简介:著名肖像画家李琦教授,于1998年4月30日,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状告朱维民(人民大学教授、画家)和《方法》杂志社侵犯其名誉。1998年12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原告李琦胜诉,被告朱维民和《方法》杂志社败诉。李琦名...

  • 标签: 名誉权 肖像画家 李琦 擦亮眼睛 政治波普 山水画
  • 简介:17世纪中后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军,法国成为海上强国,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等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18世纪初开始,法国海受到英国的挑战,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年)和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摧毁了法国的海上力量,法国的海走向衰落。本文从政治、经济、海军三个方面对18世纪法国海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海权 海权国家 科尔伯 弗勒里 七年战争
  • 简介:'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教师对于学生、对于教育乃至对于民族之重要性。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打造一支人格完善、勇于担当、学识渊博、教艺精湛、业绩超群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性保证。为此,学校通过'三个搭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成长撑起一片绿荫。

  • 标签: 助推教师 巧搭 搭平台
  • 简介:社会保护整体呈现出由国家保护为主向非国家行为体保护并重的历史发展脉络,非国家行为体已成为社会保护的重要补充力量。非国家行为体承担社会保护责任的实质是基本权利的第三人效力,其义务的逻辑起点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此同时,非国家行为体在承担社会责任中也显现出诸多制度性缺陷问题。为了让非国家行为体更好落实社会的保护义务,应当从健全社会立法、加强国家和社会监管职责以及完善其内部管理这几方面重点把握。

  • 标签: 非国家行为体 社会权保护 国家保护义务
  • 简介:关于如何保护土地征收中的土地承包经营问题,当前国内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本文在分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和制约土地征收权这两个角度提出了个人见解。

  • 标签: 土地征收 土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法
  • 简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保障不平等条约,大力发展外商在华的进出口贸易,垄断中国市场,千方百计地分别在1842年及1864年攫夺了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但洋人税务司并无直接管理和收支关税的权力.辛亥革命前,江汉关所有税款均由海关指定交给汉口乾裕号收存倾镕(该号为海关官号,与兑换银店不同,不得与各商帮交易往来,更不准出具买卖兑票,私立借券或代人作证).当时因银两成色不一,江汉关订立了倾镕章程,规

  • 标签: 税务司 海关行政管理 进出口贸易 辛亥革命前 商帮 官号
  • 简介:"海军部有一种独特的心态,它似乎经常从逻辑领域退入朦胧的宗教世界,而其中海神是上帝,马汉即先知,美国海军则是唯一正统的教会。"曾经在1911年至1913年期间担任美国陆军部长的亨利·史汀生的这

  • 标签: 马汉 海权 战略思想 海军史 海军学院 英国式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于印度史学界的“底层研究”,在80年代末发生了后现代转向。作为“底层研究”团体早期重要成员的苏米特·萨卡尔对这种转向提出了批评,并退出了该团体。萨卡尔之所以积极参与前期“底层研究”,是因为这种研究与他自己注重“自下而上”来看历史、重视不脱离语境的历史细节研究、强调具体的研究对象与社会关系之间相互诠释的社会史观相契合。相应地,萨卡尔对后期底层研究的批评,主要是由于这种研究在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话语影响下,抛弃了对具体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一经济关系的必要寻求,未能将研究对象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在批判西方文化霸权的过程中走向了纯粹的文化主义,忽略了对底层反抗运动的研究。此外,萨卡尔还对后期“底层研究”因受后殖民主义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殖民主义话语”进行了批评。这些批评将后现代主义与启蒙理性对立起来,坚守启蒙理性立场,反对后现代主义对“底层研究”的侵蚀。虽然萨卡尔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并不彻底,但是他的社会史观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史研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 标签: 萨卡尔 底层研究 后现代主义 后殖民主义
  • 简介:学校规定.40周岁以下教师每月必须完成一篇文章,论文、案例、反思、随笔、心得都可以。每逢交文之时,教师抱怨不绝,叫苦连天,在学校的群发短信、个别通知的“软磨硬泡”下,只能交上一篇应付了事。学校要求教师撰写月文的初衷是要教师勤学习,多观察,善思考,常动笔,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教师写作的困境?

  • 标签: 教师 写作 “水” 专业发展 学校 文章
  • 简介:王靖宇将《左传》纳入“叙事文”的研究领域,史书性质和史官职责却在“中国早期叙事文”的分析解读中缺失,以致在《左传》的意义和人物的理解上,与中国文化产生了隔膜。王靖宇提出的“音乐式”阅读法,与传统的评点学判然分野,不能融通。《左传》音乐式的阅读方法在清人盛于野的《于野左氏录》中有绝佳体现,且与篇章结构的赏析紧密结合。

  • 标签: 王靖宇 评点学 音乐式阅读 中国 早期叙事文 《左传》
  • 简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所著《高邮王氏四种》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名著。上世纪初,王国维从罗振玉所购得之王氏遗稿中发现“念孙案”涂改为“家大人曰”,遂致疑《经义述闻》引之说为念孙归美,由此引起《述闻》乃至《王氏四种》著作纷争。本文从存世二王残稿入手,揭示其创稿时原始形式;统计、分析《四种》著作中父子“案”、“曰”用语之形成典比例,以见父子分工与合作细节;抉发《四种》著作中互相关联条目,以证明父子之说厘然不紊。更从王念孙疏证《广雅》,发明就古音以求古义之规律,并欲推而广之实施其周秦经典正譌计划,与引之共著《读书杂志》和《经义述闻》。著述过程始终以王念孙为主,父子分头由校勘而考证,撰成初稿、定稿,而後各司一书,汇总两人之说。凡己说用“案”(“念孙案”和“引之谨案”),他说用“曰”(“引之曰”和“家大人曰”)。二王著作之精义在以古音求古义,就此意义立论,王念孙既有发明又有著作,王引之则仅有著作,父子之间并不存在归美与攘窃。

  • 标签: 王氏父子 《王氏四种》 著述体式 著作权 公案
  • 简介:北宋元丰改制前,由于三省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机构,所以自唐以来行使封驳的门下省给事中已经没有封驳的职权。宋太宗淳化时期为了加强对政令决策的审覆,设立知给事中事,赋予封驳“未便”制敕的权力。之后,太宗又将知给事中事的封驳划隶掌管国家政令传达的机构——通进银台司,强化了封驳行使的力度,使通进银台司成为独立于二府的国家正式机构,在中枢政务决策与政令颁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至神宗元丰改制,作为整体的通进银台司方被罢废。

  • 标签: 北宋 通进银台司 中枢决策 封驳权
  • 简介:有关朝鲜半岛的国际关系研究日渐高涨的现象,并不仅见于一向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史的日本历史学界,而且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动向,与朝鲜半岛具有悠久密切的历史关系但在研究方面却相对滞后的中国学界也不例外。赫秀编著《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一书便是在近代史研究方面反映上述世界性潮流的一部作品。该书是集1866年至1910年间清朝与朝鲜/韩国关系(以下简称为近代中韩关系)重要中文史料之大成的一部资料集,由约章篇与文牍篇两大部分构成。

  • 标签: 近代史研究 中韩关系 史料 编著 国际关系研究 朝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