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人类的共同活动,舞蹈功能的言说性和言说媒介的身体性已被认可。因此,当舞蹈进入艺术领域时,它才能凭其功能与媒介又跃迁到一个层面——审美。今天,当我们醉心于舞蹈审美的层面时,常常会忽视其功能与媒介所构成的本体价值,把自己弄得云山雾罩。本文从发生学的视角探索了舞蹈身体“元”语言的形成与价值,归纳出其三个最主要特点:它是原初的和粗糙的,但却是不竭的和不断地由“自在”走向“自为”的;它是同质性的而非异质性的(即共性的而非个性的),但却是创造性的类本质动作;它不是纯粹的“美感符号”,但却是朴素的舞蹈本体。由此,我们可以历时性地返身回到这位苍老又年轻的“艺术之母”的种种原初,以便在共时状态中思考当下许多迷离的问题。

  • 标签: 元语言 类本质 对象化与同质化 自在与自为
  • 简介: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深谙现代舞蹈艺术,她的相关论述构成了其视觉艺术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她分析美国舞蹈家露辛达·蔡尔兹的舞蹈美学是拒绝的艺术,即拒绝浮夸的舞台表达。而蔡尔兹时空间的灵活掌控又使舞蹈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其次,在舞蹈家与舞蹈的关系问题上,桑塔格坚持认为优秀的舞蹈家在身体力行中往往与舞蹈融为一体,使舞蹈成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最后,舞蹈家、舞蹈的爱好者和其他领域的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跨界合作推动了舞蹈的繁荣发展,使其成为一门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艺术,而这些成功的合作充分地表达了人们对身体语言的肯定。

  • 标签: 苏珊·桑塔格 舞蹈 拒绝的艺术 精神追求 跨界合作
  • 简介:当2016年的元旦带来一片温馨、热闹的节日气氛时,2015便悄然和我们说再见了。相信一年的完结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快乐抑或是忧伤,最后都幻化为人生旅程中的一场收获。2015年于史晶歆而言,是满载收获的一年。“歆舞界”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揭开了中国当代舞蹈与多媒体融合尝试的序幕。

  • 标签: 身体叙事 建筑师 解析 语言 2009年 节日气氛
  • 简介:本文选择“视觉隐喻”作为抵抗当代舞蹈创作中出现的身体表达异化的策略,是要构建一个“动作一形象一表达指向”三位一体的隐喻系统,即作为喻体的身体动作对应作为喻本的舞蹈形象,二者共同指向创作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等精神指向,其中的关键一环是用动作来隐喻形象,这一个过程不是用动作去做简单的模仿和再现,而是要寻找身体动作在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式特性与所要塑造的舞蹈形象之间的相似性,一旦隐喻完成,观众自然会通过视觉的移情机制和完形机制完成对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对应乃至于共鸣。

  • 标签: 视觉隐喻 身体异化 程式化动作 常态性动作 舞蹈身体语言
  • 简介:杨春江是香港较有代表性的舞蹈创作者之一。他的早期作品《哥仔戏》将男性演员的表演作为创意点,大胆突破了传统演出的审美与表演习惯,为观众呈现了一台新异的肢体剧场作品。本文剖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属性及创作概念,深入探索了其背后在社会性别处境、身份立场等方面的多元身体隐喻,以期为当代舞蹈创作带来启示。

  • 标签: 哥仔戏 肢体 剧场 隐喻 创作
  • 简介:萨满舞蹈中的指示符号通过展示神灵形象、暗示神灵在场,强化了身体语言叙事的效果,增强了仪式的信服力,对于构建萨满教仪式的氛围、强化仪式对族人观念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身体语言的分析,试图时其中指示符号的类型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指示符号的功能进行探讨。

  • 标签: 萨满舞蹈 身体语言 指示 符号
  • 简介:随着现代社会生存空间和对这种生存表达的扩大,现代舞言说所使用的身体语料——语言材料也相应扩大。“语料”(corpus)一词在语言学中指语言材料或资料,它们是被加工过的高质量信息,包括语汇、语法和语音。“corpus”一词源于拉丁语,其本意为“躯体”(body)。在舞蹈身体语言中,语料的构成包括动作语汇、动作连接的语法(含调度)和动作定型的语言风格(在语言学上它更接近于“语形”)。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现代舞的身体语料来源分别是纵向的历史承接、横向的异域吸纳和现实的生活提取,它们经过现代舞者再造而成为身体言说的话语。

  • 标签: 现代舞 身体语料 历史 异域与生活
  • 简介:舞蹈是一门与视觉文化相关的艺术样式。西方思想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是一种审美传统,它是通过视觉与理性的合流之后进入西方的思想中,它无论是在西方思想的演绎逻辑、运思范畴,或是在表述方式和意向指称方面,都需要借助视觉及其相关物来完成。视觉隐喻是最重要、使用最多的一种隐喻形式,同时它也是一切视觉形象的心理机制和理论基础。现代舞起源于西方,动作风格中不拘泥于传统、突破创新、变幻莫测和强烈的个人意识观念的表达,都是借助视觉形象与隐喻机制的完美结合,完成对现代舞审美效果的最终实现。本文主要通过现代舞身体语言的视觉形象和现代舞身体语言的隐喻性功能进行分析,为现代舞在审美经验、合理创作方面提供解决途径。

  • 标签: 现代舞 语言 视觉 形象 隐喻
  • 简介:广场舞蹈作为一个社会的“记忆”不仅位于民族历史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同时也在个人和集体的身份认同中发挥着力量。本文从以下三个维度考察广场舞蹈作为一种社会记忆的媒介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被继承和产生的变化:一、广场舞蹈与历史之关联;二、广场舞蹈与个人、集体情感归属之关联;三、广场舞蹈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通过对凸显历史、集体、民族文化流变的媒介——广场舞蹈的考察,不仅丰富、细化这种形态的来源,而且希望能够寻觅到一条新的研究线索,并使这条线索能够具有延展性,在日后的研究中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完善。

  • 标签: 广场舞蹈 社会记忆 民族文化 个体与集体
  • 简介:作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支,舞蹈民俗学有着自己的学术任务、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它是以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从民俗学角度展开的对于舞蹈形式、舞蹈与民俗之间多重关联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笔者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提出身体是记忆历史与文化载体的观点。这一做法也构成了舞蹈民俗学的一个研究视角。

  • 标签: 舞蹈民俗学 身体记忆 土家族 摆手舞
  • 简介:新年伊始,应广东舞协名誉主席陈翘老师相邀,我赶到广州去看刘凤学新古典舞团演出的现代民族舞剧《曹丕与甄宓》。之所以兴趣盎然,不仅仅因为陈翘说这部舞剧是她最喜欢的刘凤学的作品,而且因为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新古典舞团首次来大陆的演出——我以为那场演出是刘凤学精心选择的代表作:一是以《幂零群》为代表,探讨动作与空间的美学关系;二是以《布兰诗歌》为代表,寻求节奏魅力与生命跃动的统一性;三是延伸传统舞蹈精神、特别是儒家的“仁”本精神,这方面带来了《招魂》、《投壶戏》、《渔歌子》和《雪祭》4个作品。

  • 标签: 身体书写 曹丕 战场 人性 《布兰诗歌》 民族舞剧
  • 简介:瑜伽是梵语YOGA的译音,本意为结合、联合,或沙与糖混合一起无法分开的意思。瑜伽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一门修心养身术,如今它已成为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健身文化。它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静定状态和冥思观想下,通过体位法和呼吸的配合达到从直觉感悟生命的认知。由于交流的便捷和频繁,不同文明的对话、吸纳以及文明成果的共享,在这股潮流的推动下,瑜伽正日益成为时尚健身文化的代名词,

  • 标签: 基本功训练 瑜伽 舞蹈 身体 舞者 健身文化
  • 简介:一样的身体语言在不一样的艺术环境领域里,却产生了异样的审美感觉。同样的肢体动作或者步伐(走路)在戏剧里,观众能明显地感受到喜、怒、哀、乐(人物、情感与角色层面),但是在舞蹈中,观众却依然还是看到的是步伐的动作(动作、时间与空间层面)。

  • 标签: 情感意象 舞蹈表演 身体语言 “二元论” 契诃夫 迈克尔
  • 简介: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在全国最早、最系统地将中国古典舞"身韵"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训练课程,纳入其中专教育层次的课程设置当中。这给了军队舞蹈一个深层、自洽的审美载体与文化载体。经过传承与坚守,在定位性质、审美特征、教学思路、训练目标等方面业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纯粹的、专业的训练理念与实践。这是军艺舞蹈系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一种身份认可、文化认可、价值认可。其教学成果已经深切地影响到了军队的舞蹈创作,从语言、情感、风格、题材等各个方面给予了丰富的滋养与支撑。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将之前的军队舞蹈观念放大为"跳国人之舞,树国人之风"了。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身韵 训练 审美特征 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