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闲暇时体力活动对体质健康的益处最多,并且也最有可能被干预,理应成为体力活动促进关注的重点。为此,如何更好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宗旨,使更多的人在闲暇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本研究通过201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对其闲暇时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的人群特征分析,发现:中国国民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人群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属性特征,农民人群人数比例较高;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呈“波峰”状,平台期相对集中在中年人群;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呈单边下降态势;2)行为方式特征:体力活动过多的工作、劳作方式人群闲暇时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较高;3)其他特征:体育锻炼氛围、相应制度、配套设施较差的“完全静坐”水平人数比例较高;交通方式的积极活动会相应提高闲暇时间体力活动的活跃水平。同时对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人群特征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家务中体力劳动过多的劳作是影响成年人闲暇时间体力活动“完全静坐”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体育锻炼氛围、条件。
简介:耿守忠、杨治梅夫妇,是我国蜚声邮坛的著名多产作家,为传播集邮知识,弘扬集邮文化及提高我国集邮者集邮知识水平和素质修养,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贡献,尤其是他俩的力作《中国集邮百科知识》(华夏版),在集邮者中产生的巨大知识力量,更是有口皆碑,被集邮者视为难得的经典著作,并受到国内外集邮界的广泛重视,多次在全国及世界邮展中获奖。书中那翔实的内容、广博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丰富的插图,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读者,尤其是集邮者们。
简介:目的:观察间歇期不同恢复方式[积极性恢复(AR)vs.消极性恢复(PR)]对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不同间歇时间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名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最大有氧功率(MAP)。受试者以120%MAP强度分别进行短间歇HIT(运动15s,间歇15s和30s)和长间歇HIT(运动15s,间歇60s),直至力竭,间歇期分别进行PR(即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和AR(以50%MAP继续蹬车)。测定受试者力竭时间(ET)、摄氧量(VO2)、心率(HR)和能量代谢率(EMR),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测定股外侧肌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1)15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摄氧量(VO2mean)、EMR以及脱氧血红蛋白平均增加速率(△HHbrate)、氧合血红蛋白平均降低速率(△HbO2rate)和组织氧合指数平均降低速率(△TSIrate)在PR低于AR(P〈0.05)。2)30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心率(HRmean)、EMR以及△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PR低于AR(P〈0.05)。3)60s长间歇HIT时:ET、VO2mean、HRmean和EMR在AR高于PR(P〈0.05),△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AR低于PR(P〈0.05)。结论:不同恢复手段对HIT训练效果的影响与间歇时间有关。对于短间歇HIT(间歇15-30s),间歇期进行PR的训练效果优于AR,其机制与PR时耗氧量较少、能量消耗较低、Hb脱氧合速率减慢有关;然而,长间歇HIT(间歇时间60s)时,间歇期采用AR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AR时有氧功率输出增加以及Hb快速再氧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