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祝雅斐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3期
-
机构: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学始于疑”,所谓“疑”就是困惑或不知,通俗讲就是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我国历代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比如孔子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宋代朱熹云:“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生动的概括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以下倾向:
-
作者:
杜汉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9期
-
机构: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
作者:
杨幸荣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3期
-
机构: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适宜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在不断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时,却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富营养化、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等,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和动植物的生存与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实施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好地建设祖国,并推动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对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