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长江,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正在变动中的当代中国的缩影。古老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亘古不变”与“万象更新”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一直吸引着电视人的目光。1983年8月,25集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的播出,掀起了一场持久的“长江热”,以40%的收视率创造了中国电视的收视奇迹。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06年7月,由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承制、制作周期长达两年的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央视一套隆重播出,再次引起了广大观众、业界与学界的关注。该片以饱满的激情,立体、多维、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江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壮丽景象和人文景观,以强烈震撼的视听冲击力凸显出魅力长江的新形象,充分挖掘了长江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符号所蕴含的自然、人文、社会、历史价值,成为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力作。本期“个案研究”邀请了《再说长江》的几位主创者和专家,就《再说长江》的由来、创作历程、历史文化意义及电视艺术与传播价值作了深入的探讨。
简介:在数字时代,传媒组织在经济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生产联合产品(jointproducts),即同时提供线上和线下产品。联合产品特性使传媒生产的经济规律不同于以往,也使传统媒体的发展与演变更具复杂性。本文以传统媒体为例,引入经济学终止点(shut-downpoints)和分离点(split-offpoints)的原理来探讨传媒生产决策。文中提出了传媒生产临界点(tippingpoints)的概念,这是传媒转型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的重要节点,传媒临界点在很多领域已经出现,需要我们应用经济学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本文开启了对传媒联合产品经济学特性以及临界点的关注与研究。
简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都市报作为传统媒体正向现代的全媒体运作转型,而都市报新闻编辑的传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式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认为,都市报编辑在采编流程中惟有“提前介入”,努力做个监控型、指导型、策划型编辑,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一、监控型编辑:随时网络监控,协助记者筛选新闻线索和选题就在几年前,编辑对待新闻稿件还基本上处在“坐等”状态,来什么编什么,编辑下的功夫大多是编稿本身,无非是做个好标题,改写个好导语等。而如今已进入“全媒体”、“自媒体”时代,编辑一下变得无所适从,稍不留神,编发的新闻就迟滞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编辑也面临受到处罚甚至面临“下课”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