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虚与实原是一对哲学范畴,早在先秦诸子的论著中就有过论述。虚实相生,又矛盾又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串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科学、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之中。在军事上,有“避实就虚”的策略;在经济上,有“务虚务实”的方针;在医学上,“虚实”更是同“阴阳、表里、寒热”一起作为“八纲”,维系着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这一对哲学范畴,表现在中国文学
简介:本文将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置于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解析“出走”与“回归”的内涵.分别从“移民经验的转化策略”“文化认同”以及“行动着的纪录者”三个方面阐释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边缘人身份对于创作的意义,从而为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提供积极的建议.
简介: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从卢米埃尔工厂下班的工人》开始,纪录片并不是一种对现实的模拟,而是对真人真事的直接未经修饰的质朴纪录。之后,在19世纪20、30年代,弗拉哈迪以浪漫主义开创人类学纪录片、
简介:2012年5月14日,由中央电视台投资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式在CCTV-9纪录片频道晚间时段播出,节目一经播出便5I起了两岸三地无数观众的称赞与青睐。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试图从选题策划、前期调研等几个方面,浅析纪录片前期策划在整个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对纪录片创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简介:2016年12月15日,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以及“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三项大奖。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效礼将军说:“全世界的男女老少都应认真地看一看《我只认识你》,以应对人类老龄化的到来。”
简介:《寻找潘德明》是一部时长52分钟的历史纪录片。我们通过探寻、还原“徒步环球第一人”潘德明80多年前的足迹,力图重现潘德明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在创作此片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以往历史纪录片四平八稳、单调沉闷的风格,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其次,采用新颖自然的结构;再次,故事化的讲述方式;最后。“情景再现”的合理采用。
简介: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到现在,以日本NHK电视台涉中纪录片传播内容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探索日本电视是如何来报道中国的.研究发现,日本电视媒体对中报道经历了初期、中日友好时期、友好延续时期、走向恶化初期、报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及报道中日各种矛盾凸显时期,从中总结出日本电视媒体的报道与日本民众对中印象的评价是息息相关的.
简介:在全球化和高科技新技术的冲击之下,中国悠久的田园乡土文化被不断蚕食。本文运用传播学分析框架,对纪录片《记住乡愁》中几个村落的拍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以讨论中国乡村宗族文化及其传播效果。尤其近年以来,在当代中国农村基于物质、精神符号的巨大潜力,农村宗族文化再次复苏,虽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千百年前的原初风貌,但其核心文化元素依然存在。同时,单向传播使群体内共享的文化价值得以规范,更可以使宗族成员获得更好的宗族文化认同感,增加了宗族的向心力和竞争力。国人在此情境中的处事态度导致文化内部的高度认同。
简介: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是中国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传播能力相关的命题。在此框架下,如何重新理解国际化的时代含义,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本文着力分析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自开播三年来,在致力于纪录片国际化的有效传播方面探索出的现实路径,力争为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简介:时代和市场推动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从内容相对单一的电视专题片扩大到种类繁多的纪实节目,近几年纪录片的表现有目共睹。褪去了阳春白雪的高冷皮囊,洗掉了刻板学术的传统标签,纪录片日益被大众接受与关注。但国内纪录片行业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纪录片类型缺失甚至空白、创作人才匮乏内容创新不足、产业链断裂宣传营销滞后,等等。由于没有已成气候的市场和清晰稳定的回报模式,生产方难以获得资金注入。
简介:2006年7月16日,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纪录长江的行动……
简介:7月15日,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暨联讯读报v4.0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由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再次升级——“联汛读报4.0”技术平台研发成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仪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这一技术“是传统媒体利用无线移动网络通过手机来展示报纸内容的有益尝试”,
简介: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已成为传播不同国家与种族间文化发展最生动和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在“一带一路”宏观倡导推动下,少数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显现。在塑造形象和传播文化时,更是以纪录片为媒介方式作为切入点,通过记录来充分表达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作为纽带把少数民族文化输向世界。本文探讨了文化认同是记录少数民族文化的话语基础,纪录片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IP”开发是少数民族纪录片的创新趋势。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前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客家山歌作为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客家人走出闽、粤、赣,已经传遍海内外,客家山歌也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文化血脉。
简介: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着生产和输出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70年代香港功夫片以及李小龙的一系列功夫电影中民族形象塑造的特点的归纳和总结,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形象在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市场中的建构以及产生的跨时代国际影响。
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浅论戏曲的虚与实
“出走”与“回归”:也论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问题意识
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
浅析纪录片前期策划的重要性——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用纪录片还原真实的琐碎和真切的美好——《我只认识你》导演手记
穿越时空,感受生命的温度——历史纪录片《寻找潘德明》创作阐释
日本电视媒体与日本民众对中印象——以NHK涉中纪录片为例
中国乡土宗族文化的回望与守护——纪录片《记住乡愁》的一种文化意义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现实路径——以央视纪录频道国际化策略为例
爱奇艺合伙人计划——旨在纪录片的市场化及商业化
以长江的名义,见证20年中国巨变——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创作构想
为纸媒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访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毕书清
“一带一路”少数民族纪录片文化传播研究——以《我从新疆来》系列为例
全媒体视角下客家山歌传播的创新模式研究——以全景式纪录片《千年客韵》为例
录像时代“中国形象”在欧美市场中的建构--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华语功夫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