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审计法》共七章,五十一条。它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目标,原则,审计机关的职权,审计程序,法律责任等。现就我学习《审计法》的基本内容,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审计监督的目标《审计法》总则第一条明确规定审计目标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序的法制经济,政府需要通过制订和建立科学的法律、法规、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审计机关作为国家财政收支审计的主体,必然在财政经济有序运行中发挥作用。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反腐倡廉的重大措施之一,加强财政、财务收支审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不仅能起到查错防弊的作用,而且对党政机关及其领导者的廉政、勤政、明政等方面,也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部门责无旁贷的主要任务,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更使其具有特殊的使命,即通过开展微观经济审计和宏观经济审计,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
简介:本文的新制度环境主要指我国新修订的《审计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简称《公约》)。这三个制度的变化对审计工作特别是审计证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审计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修订对审计取证的影响国际审计准则将审计证据定义为: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和其他来源的佐证信息。审计证据是对被审计经济活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作为连接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的纽带,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说服力是决定审计意见准确性的关键。为了对审计活动发表意见,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审计证据,这是审计职责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是实施审计监督的前提;而实施客观公正的审计需要获得真实、准确的审计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