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采用中国沪深两市1998—201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结合Wurgler(2000)和Richardson(2006)对资本投资效率的测度方法,分别从省级、行业和时间序列层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从省级、行业和时间序列层面全面考察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投资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投资效率较低;上市公司资本投资效率在不同的省份、行业和年度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特征因素、财务因素与公司治理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不同省份、行业和年度呈差异性特征。我们还发现,相比于制度因素对各省份上市公司资本投资效率的有限影响,企业内部因素和行业因素的影响更大。
简介:本文以"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为考察对象,研究产业政策引导及其产业补贴、税收优惠手段对企业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支持,有利于提升企业研发投资的创新产出数量与质量;其利益激励机制的功能为:在适当激励区间内,受政策支持获得产业补贴或税收优惠,能有效提升企业研发投资的创新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但这一作用的发挥随激励强度的增加有减弱的态势(或呈倒U形关系)。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技术人员比例高,有利于发挥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在创新产出数量与质量提升中的作用;而在公司经营风险压力下,则会促使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发明专利产出的提高。
简介:“九五”期间,全省流通产业的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流通强省的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商品流通产业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对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拉支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到1999年末,全省商品流通产业的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3.8%(“八五”期末为12.1%),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实现了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跨越;商品流通产业税收实现63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16.3%。成为我省税收收入的第二财源,全省商品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38.4%。位居第三产业之首,从业人员已达400多万人,占第三产业的60%,五年期间吸纳就业人员150万人,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行业,流通产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型支柱产业之一,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标志:一是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可供商品丰富多彩,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三是多种经济成份发展迅速,流通主体呈多元格局,四是营销方式不断创新,新型业态长足发展。五是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流通网络初具规模。六是流通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商业实力不断增强,七是食品“放心工程”取得成效,流通加工业势头看好,八是餐饮服务业蓬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