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恶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差异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经超声检出的210例女性患者[年龄(44.3±11.1)岁]共229个非肿块型乳腺病灶。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特征差异,超声图像特征包括大小、生长方位、病灶内是否存在条索状低回声、回声模式、后方特征、钙化、伴随特征及血流信号。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71个病灶为恶性,158个病灶为良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性组与恶性组在临床症状、病灶内条索状低回声、病灶回声模式、钙化、伴随特征、血流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组病灶回声模式以Ⅱa、Ⅴ类为主,恶性组更多地表现为Ⅰb、Ⅱb类,而在大小、生长方向、后方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良恶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差异,有助于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

  • 标签: 乳腺 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图像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阴性复发性小肝细胞性肝癌(rsHCC)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rsHCC患者132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其中AFP阴性rsHCC组51例(59个病灶),AFP阳性rsHCC组65例(73个病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超声造影强化始增时间、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低增强开始时间以及灌注模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AFP阴性组rsHCC超声造影表现以快进慢出为主。AFP阴性rsHCC组病灶的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和低增强开始时间分别为(23.22±5.08)s、(59.44±39.75)s和(102.89±44.45)s,AFP阳性rsHCC组病灶的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和低增强开始时间分别为(20.30±3.41)s、(40.75±16.16)s和(87.08±25.2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阴性rsHCC组和AFP阳性rsHCC组病灶在门脉期呈等增强的比例分别为59.3%和37.0%,在延迟期呈等增强的比例分别为16.9%和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阴性rsHCC组和AFP阳性rsHCC组病灶动脉期呈高增强的比例分别为94.9%和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阴性rsHCC超声造影灌注模式主要以快进慢出为主,且呈多样化、不典型趋势,认识其规律变化,有助于提高AFP阴性rsHCC的早期检出率。

  • 标签: 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的超声影像学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我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绝经后OEM患者,年龄47~65岁(中位57岁),自然绝经年龄(48.8±3.3)岁,绝经1~25年(中位8年),比较经阴道超声(TVS)结果和病理资料。结果TVS检查发现附件区病灶36个,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共39个病灶,其中OEM病灶占76.9%(30个),卵巢内非OEM病灶占23.1%(9个)。TVS有效筛查出92.3%(36个)的附件区病灶,漏诊3处卵巢内小于1 cm的病灶。26例患者中,单侧OEM病灶占84.6%(22例)。合并疾病中以单纯囊肿最常见(6例),其次为子宫肌瘤(4例)、卵巢癌(2例)和浆液性囊腺瘤(1例)。30个绝经后OEM病灶大小为0.8~6.6 cm,53.3%(16个)病灶TVS下表现为无回声,呈TVS下OEM的典型声像表现;40.0%(12个)病灶TVS下表现不特异,其中16.7%(5个)病灶TVS表现为不均质混合回声;13.3%(4个)的病灶TVS下表现为均质低回声,10.0%(3个)的病灶TVS下表现为低回声包块且内部有强回声,后伴声影。TVS对30个病灶的漏误诊率为30.0%(9个),其中23.3%(7个)的病灶TVS下误诊为附件区实性占位,6.7%(2个)的病灶TVS漏诊(OEM病灶小于1.0 cm)。结果绝经后OEM患者的超声影像学存在异质性,以单侧和无回声为最常见的超声类型,关注绝经后女性的TVS检查及相应的超声图像分析对绝经后OEM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绝经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 超声检查
  • 作者: 米叶赛尔·阿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新疆喀什844000
  • 简介:目的:讨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患者检查的主动脉瓣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本医院2021年~2022年12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8例BAV患者的瓣膜情况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及单纯性主动脉瓣钙化患者比照,并精确测量主动脉内镜情况,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地将 BAV 二叶瓣膜及双冠状窦等解剖学特征显示出来,并且能够清楚地显示主动脉瓣厚度及钙化灶;BAV 患者的瓣膜变厚及钙化情况与风心病患者相近,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内镜之比较风湿性心脏病、单纯性主动脉瓣钙化患者更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有效检测到单纯性主动脉瓣畸形情况,对于存在主动脉瓣钙化、升主动脉扩大及升 / 降主动脉比率变大的患者一定要警惕 BAV 存在,这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定预后发挥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超声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恶性骨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和声像图特征。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11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骨肿瘤的血流分级、血流动力学参数、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理结果证实恶性43例,良性67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恶性46例,良性6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骨肿瘤性质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97.01%(65/67)、准确度为95.45%(105/110)、漏诊率为6.98%(3/43)、误诊率为8.96%(6/67)。恶性骨肿瘤血流分级优于良性者(P<0.05)。与良性骨肿瘤相比,恶性骨肿瘤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较低,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较高(P<0.05)。恶性骨肿瘤多表现为周围软组织浸润(83.72%,36/43)和骨皮质有破坏不连续(95.35%,41/43),良性骨肿瘤声像图特征主要为无周围软组织浸润(82.09%,55/67)、骨皮质无破坏连续(88.06%,59/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骨肿瘤良恶性效果好,且良恶性骨肿瘤血流动力学和声像图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可为临床诊断鉴别提供丰富信息支持。

  • 标签: 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心室膨出性疾病(congenital ventricular outpouching,CVO)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诊断的10例CVO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追踪、随访其结局。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10例均为单发,包括心室憩室8例,室壁瘤2例;左、右心室各5例。5例为孤立性畸形,5例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1例全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显示变异为致病性。3例终止妊娠,1例失访,6例胎儿活产。追踪随访(3个月~5岁10个月),活产儿均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生长发育均未见明显异常;1例右心室憩室消失,1例于出生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追加诊断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结论胎儿CVO具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产前可以明确诊断。在排除胎儿其他结构和染色体异常后,可于孕期随访监测,定期观察瘤体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生后注意规律随访。不建议盲目终止妊娠。

  • 标签: 憩室 心脏室壁瘤 心脏缺损,先天性 超声检查,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患者的特征超声表现和临床症状,为超声早期诊断PFTC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2年5月至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PFTC患者,年龄46~85岁,其中绝经过渡期早期(46岁)1例(2.9%),绝经过渡期晚期(48岁、49岁、50岁)3例(8.8%),绝经后期30例(88.2%)。年龄(60.9±9.7)岁,中位年龄60岁。分析超声诊断、临床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临床症状以阴道不规则出血较多见。根据附件包块特点及盆腹腔内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将34例PFTC术前超声声像图分为4组:(1)A组:6例超声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囊性包块,内壁不光滑,内壁可见乳头状中等回声凸起,可见不完全条形分隔,乳头状凸起及分隔上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输卵管积水1例,附件区囊肿2例,PFTC 3例。(2)B组:13例附件区可见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部分区域可呈腊肠样改变,囊性部分透声差,实性部分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PFTC 2例,卵巢癌11例合并宫腔积液2例,3例伴腹盆腔积液。(3)C组:11例附件区形态不规则实性肿物,呈低回声,可伴前后穹隆腹膜及大网膜增厚,肿块内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卵巢癌10例,盆腔转移癌1例。(4)D组:4例未发现附件区包块,其中3例伴有腹水,考虑恶性肿瘤所致,来源待查。34例PFTC患者术后病理结果:高级别浆液性癌30例,低级别浆液性癌1例,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2例,输卵管原位浆液性癌1例。其中3例双侧PFTC,左侧10例,右侧21例。4例为PFTC合并卵巢癌。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病理分期结果为Ⅰ期8例,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6例。A组术前超声诊断PFTC准确率50.0%;B组术前超声诊断PFTC准确率15.4%;C组与D组术前超声均未正确诊断PFTC,但均提示盆腔恶性肿瘤。结论双侧卵巢清晰显示、附件区腊肠样包块、伴丰富或较丰富低阻力指数血流信号的乳头状凸起及低速新生血管等特征超声图像有助于超声检查对PFTC的早期诊断,对预测PFTC的病理分期帮助不大;有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或下腹疼痛的绝经后女性均应警惕PFTC。

  • 标签: 输卵管肿瘤 超声检查 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 microdeletion syndrome, 22q11.2DS)胎儿心脏超声特征及临床表型,以提高对22q11.2D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遗传数据库中有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及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822例,从中选择46例测序结果为22q11.2DS胎儿为病例组,分析其表型、胎儿心脏超声特征及遗传学来源结果;再从中选择测序结果为阴性的68例圆锥动脉干畸形(conotruncal defects, CTD)胎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胎儿的心轴大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22例中,46例胎儿22q11.2DS,其中遗传性22q11.2DS为23.3%(7/30)。CTD中22q11.DS检出率高于非CTD,分别为14.8%(45/305)和0.2%(1/517),χ2=74.253,P<0.001。病例组胎儿的心轴较对照组胎儿左偏[(61.7±15.3)°与(55.7±13.4)°,t=-3.843,P=0.001]。结论22q11.2DS表型以CTD常见,胎儿心脏超声提示CTD尤其同时合并心轴左偏时可疑诊22q11.2DS,并应行相应的产前遗传学检查确诊。

  • 标签: DiGeorge综合征 全基因组测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缺损,先天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黑质回声特征对不同分型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郑州颐和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受治疗的58例原发性震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双侧中脑总面积、双侧脑黑质(SN)高回声总面积及SN/中脑总面积(S/M);依据帕金森患者不同分型将其分为震颤型、强直型及混合型,比较各组SN高回声总面积及S/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SN回声特征及S/M分别对不同帕金森病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双侧中脑总面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侧SN高回声总面积、S/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帕金森病患者震颤型25例,强直型23例,混合型12例;混合型组双侧SN高回声总面积、S/M最大,其次为强直型、震颤型(P<0.05);绘制ROC曲线,双侧SN高回声总面积、S/M诊断不同分型帕金森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预测价值理想;震颤型、强直型的SN高回声强度分级集中在Ⅰ~Ⅲ级,而混合型则主要集中于Ⅳ~Ⅴ级;且混合型帕金森病的SN高回声阳性率最高,分别高于震颤型、强直型(P<0.05),震颤型与强直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型帕金森病的黑质回声特征各异,临床可通过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黑质回声特征鉴别不同分型帕金森病,以提高不同分型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黑质 帕金森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多模态超声特征与造血细胞激酶(hematopoietic cell kinase,HCK)和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13(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 L13,MRPL1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0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术前行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K和MRPL13的表达水平。使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模态超声特征和HCK、MRPL13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HCK和MRPL 13阳性表达比例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5.625、7.197;P=0.018、0.007)。常规超声特征中,HCK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出现肿块边缘不规整、微钙化和II~III级血流分级的比例显著高于HCK阴性患者(χ2=7.437、16.684、23.262;P=0.006、<0.001、<0.001);MRPL13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出现肿块最大径≥2 cm、肿块边缘不规整和II~III级血流分级的比例显著高于MRPL13阴性者(χ2=4.676、11.118、8.389;P=0.031、0.001、0.004)。对于SWE征象,HCK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硬环征的比例显著高于HCK阴性者(χ2=11.220,P=0.001);MRPL13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硬环征和黑洞征的比例均显著高于MRPL13阴性者(χ2=4.482、8.775;P=0.034、0.003)。CEUS特征中,HCK阳性患者出现高增强的比例显著高于HCK阴性者(χ2=7.356,P=0.007);MRPL13阳性患者出现高增强和晚消退的比例显著高于MRPL13阴性者(χ2=9.165、7.631;P=0.002、0.006)。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出现微钙化(OR=4.619,95% CI=2.657~8.119,P=0.009)、血流分级II~III级(OR=4.150,95% CI=2.547~7.954,P=0.015)和CEUS表现高增强(OR=4.150,95% CI=2.547~7.954,P=0.015)是HCK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流分级II~III级(OR=4.213,95% CI=3.145~8.557,P=0.012)、出现黑洞征(OR=5.246,95% CI=2.864~10.378,P<0.001)和CEUS表现高增强(OR=3.872,95% CI=1.887~6.438,P=0.026)是MRPL13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多模态超声特征有助于预测HCK和MRPL13的表达水平,从而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前无创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影像学新思路。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造血细胞激酶 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1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下腔静脉并右肾重复肾胎儿产前超声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5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诊断的1例双下腔静脉并右肾重复肾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总结双下腔静脉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胎儿超声检查右肾见2个肾盂和2组肾静脉,腹部冠状切面显示下腔静脉在肾脏水平向左跨过腹主动脉,肾水平以下与腹主动脉并行左、右侧各见一支下腔静脉,呈"平行三血管征",双下腔静脉血流走行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双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血流方向相反,并记录到静脉频谱。结论掌握双下腔静脉胚胎学基础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利于提高产前超声检出率。

  • 标签: 双下腔静脉 超声检查,产期 胎儿 重复肾 下腔静脉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对照分析结果,提高不同分型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附属肿瘤医院的11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St.Gallen标准,按照免疫组化结果将其分为Luminal A(LA)型、Luminal B(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triple negative,TN)型。术前均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并收集完整的临床病理相关资料。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性。结果①Luminal型乳腺癌多表现后方回声衰减,组织学分级、血流Alder分级、弹性模量Emax和Eratio较低。其中LA型多为毛刺或成角边缘,造影呈向心性增强;LB型多为模糊边缘,造影呈低增强,多无灌注缺损(均P<0.05)。②Her-2过表达型倾向于边缘模糊,后方回声增强,组织学分级、血流Alder分级、Emax和Eratio均较高,造影呈高增强模式以及灌注缺损表现,TTP值小于其他亚型(均P<0.05)。③TN型呈微分叶边缘、后方回声增强、低血流Alder分级;组织学分级、Emax、Eratio和Ki67表达水平较高;造影呈现向心性增强和灌注缺损(均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在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中表现不同,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乳腺癌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胎儿肠管增宽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收的产前筛查孕妇8 243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检查,检查出肠管增宽的胎儿98例,排除失访和无生产记录18例,入选肠管增宽胎儿80例,观察胎儿肠管增宽超声影像特征,测定肠管最宽内径,诊断胎儿肠管增宽的部位,告知孕妇新生儿可能的预后情况,决定引产的孕妇,于引产前进行羊膜腔穿刺,采集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引产胎儿进行剖检,验证超声影像诊断;决定继续妊娠的孕妇,分娩时取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记录产后新生儿的排便情况,正常排便为预后良好,非正常排便的为预后不良,预后不良新生儿进行钡餐造影与腹部X线检查,判断是否有肠梗阻,并进行肠梗阻分型。结果胎儿肠管增宽发生率为1.19%;80例肠管增宽的胎儿中,十二指肠肠管增宽13例(16.25%),空回肠肠管增宽31例(38.75%),结肠肠管增宽36例(45.00%);空回肠肠管增宽与结肠肠管增宽的胎儿羊水过多、染色体异常、引产与胎儿死亡的比例低于十二指肠肠管增宽的胎儿(P<0.05);69例继续妊娠孕妇中,新生儿预后良好23例(33.33%),新生儿预后不良46例(66.67%),46例新生儿预后不良中十二指肠闭锁6例,结肠闭锁8例,小肠畸形24例,直肠肛门闭锁7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结论胎儿肠管增宽与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密切相关,对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定期检查,根据胎儿肠道增宽部位,增宽程度,羊水过多与染色体异常情况,综合判断新生儿肠梗阻的情况。

  • 标签: 肠管增宽,胎儿 超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9日于莱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产前超声检查,并经羊水穿刺及病理解剖证实的1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胎儿心脏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心轴异常,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上,肺动脉细窄,主动脉弓位于气管的右侧,头臂动脉呈镜像分布,动脉导管缺如,胸腺发育不良。遗传学检查:22号染色体q11.21处缺失2.58Mb区域。病理解剖证实为法洛四联症、右位主动脉弓伴头臂动脉镜像分支、动脉导管缺如、胸腺发育不良。结论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是常见的基因异常综合征,表型多样,超声检查无创,方法简单易行,可为22q11.2微缺失产前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22q11.2微缺失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诊断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及病变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的1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46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术后利用石蜡包埋组织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按照BRAF V600E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突变组与未突变组,比较两组超声特征的差异,并对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超声特征、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3例甲状腺癌中,130例(85.0%)BRAF V600E基因突变,23例未发生突变。其中1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128例(87.7%)。BRAF基因突变组病灶与被膜分界不清患者比例高于未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9%(60/128)比11.1%(2/18),χ2=8.261,P=0.004],两组在年龄、性别、结节长径、纵横比、结节位置、内部钙化、内部回声、回声均匀与否、囊实性、结节形态、边界是否清楚、血流信号、癌灶数量、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病灶与被膜分界是否清晰为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400,95% CI 1.847~112.246,P=0.011),病灶大小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2.714,95% CI 1.335~5.517,P=0.006)。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和病灶与被膜分界不清有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病灶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BRAF V600E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患者乳腺超声影像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HBOC患者12例,所有患者经术前穿刺或手术标本病理诊断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其中3例为乳腺癌和卵巢癌双原发。对患者的临床、乳腺超声影像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HBOC超声影像表现为形态规则8例,边界清楚9例,无毛刺征10例,无钙化10例,后方回声增强10例;最大血流速度(0.21±0.09)m/s,血管阻力指数0.72±0.17,纵横比≤1者8例。12例HBOS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9例,伴有髓样特征的乳腺癌3例;组织学分级:Ⅱ级7例,Ⅲ级5例;分子分型:Luminal B型2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4例,三阴性型6例。3例卵巢癌及乳腺癌双原发患者组织学类型均为高级别浆液性癌。结论HBOC是一类具有特殊遗传学背景的肿瘤性疾病,超声及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注意询问病史及家族史,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率。

  • 标签: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超声检查 病理特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临床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与非PTMC的超声特征,以提高对cN0期PTMC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未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其中,PTMC 143例(肿瘤直径≤ 1 cm,PTMC组),非PTMC 80例(肿瘤直径>1 cm,非PTMC组)。比较两组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包括甲状腺肿物的回声、边界、形态、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及纵横比。结果两组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和后方回声衰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极低或低回声和纵横比≥ 1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TMC组[88.1%(126/143)比67.5%(54/80)和37.8%(54/143)比7.5%(6/80)],钙化、周边或内部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微小癌组[55.9%(80/143)比72.5%(58/80)和49.0%(70/143)比77.5%(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cN0期PTMC与非PTMC的超声图像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超声检查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CEUS)征象与分子分型及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且术前经CEUS和常规超声检查的乳腺癌患者,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评估乳腺病灶,分析CEUS定性及定量征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记录分子分型和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BI-RADS分类、CEUS定性及定量征象与分子分型及分子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49例患者的149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灶最终纳入分析,BI-RADS 4A类8例,4B类60例,4C类49例,5类32例。Luminal A型81例;Luminal B型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型29例,HER-2阴性型17例,HER-2过表达型15例;三阴性乳腺癌7例。BI-RADS分类与分子分型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和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无相关性(均P>0.05)。CEUS定性及定量征象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相关性(均P>0.05)。定性征象与ER、PR、HER-2和Ki-67表达无相关性(均P>0.05)。定量征象中上升斜率(AS)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40,P=0.01;r=-0.35,P=0.03);下降斜率(DS)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r=0.36,P=0.03);造影剂到达时间(AT)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7,P=0.02);余定量征象与分子标志物表达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乳腺癌CEUS定量征象中AS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DS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AT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定量分析对乳腺癌分子标志物表达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乳腺癌 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分子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女性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超声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内膜病变分为良性病变组(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及恶性病变组(子宫内膜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子宫内膜厚度、多普勒血流参数,以及良性组与恶性组回声均匀性、是否合并囊性结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完整性、血流评分及供血血管的差异,并根据上述超声特征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共有136例患者在我院手术并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病变组72例,恶性病变组64例。恶性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高于良性病变组[(28.75±14.66)cm/s比(22.94±13.62)cm/s、(14.75±8.10)cm/s比(11.56±6.21)cm/s],恶性病变组病变厚径显著大于良性病变组[(19.31±8.97)mm比(10.14±4.31)mm],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良性病变组(14.75±8.10比11.56±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3、2.597、7.452、2.028,均P<0.05)。根据上述超声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超声医师诊断内膜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P<0.001),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绝经后老年女性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均有不同的超声特征,恶性病变倾向于更厚的病变厚度、子宫内膜-肌层交界中断或不规则、血流信号评分更高及多支供血血管的血供模式,超声预测模型在诊断良恶性内膜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临床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与非PTMC的超声特征,以提高对cN0期PTMC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未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其中,PTMC 143例(肿瘤直径≤ 1 cm,PTMC组),非PTMC 80例(肿瘤直径>1 cm,非PTMC组)。比较两组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包括甲状腺肿物的回声、边界、形态、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及纵横比。结果两组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和后方回声衰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极低或低回声和纵横比≥ 1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TMC组[88.1%(126/143)比67.5%(54/80)和37.8%(54/143)比7.5%(6/80)],钙化、周边或内部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微小癌组[55.9%(80/143)比72.5%(58/80)和49.0%(70/143)比77.5%(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cN0期PTMC与非PTMC的超声图像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超声检查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