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众多的巴蜀文学作家中,苏辙是性格最丰富,也最为多才多艺的一个。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队。与其父苏询、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称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王曹”,三国后期的阮籍与其便阮成并称“大小阮”,西晋的陆机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潘岳与其侄潘尼并称“两潘”,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会称“三袁”,等等。就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而言,三苏父子无疑是最高的。在名垂青史的"唐宋八大家"自为散文作家冲,他们一家就占了三位,实在是令人惊叹的奇迹。其中,苏辙
简介:本章是承接上一章讲文学批评的问题的。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三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没有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就没有了对象,当然也就不会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活动;没有以文学创作为对象的文学欣赏,文学创作就不能够发挥其社会作用,文学批评也失去了基础;没有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的质量就得不到提高,文学欣赏也失去了指导。因此,要全面地了解、掌握文学的规律,不但要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规律,还必须研究文学批评的规律。本章着重探讨的问题有: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文学批评家的修养。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等问题。
简介: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