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时期,各国间经济、技术的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无可置疑地展示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但仅仅看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各种力量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一句话,究竟应如何来理解和阐释目前这个世界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

  • 标签: 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格局 全球化 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21世纪以来,印度洋安全治理制度进入了-个新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既创建了新的制度,也有-些旧的制度被改建或者重建.例如,在海盗问题治理领域,就形成了-系列“多层次、多主体”的新制度安排.尽管这些层次不同、范围各异的制度安排大多是非正式的,但新制度安排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洋安全治理方式的演变.印度洋安全治理制度的发展变迁受到多重因素驱动,包括外部环境变迁、制度学习和不同制度间的竞争、重要的利益攸关国家对制度建设的重视与推动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积极参与相关治理实践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制度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未来,相关治理主体在制度发展与重构过程中应该继续发挥能动性,在参与治理实践过程中从观念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不断推动制度优化发展.

  • 标签: 印度洋安全治理 制度发展 制度重构 地缘碎片化
  • 简介:2017年7月18日,由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主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法治问题研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人大、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北京市国家安全法学研宄会、上海市国家安全法研宄中心、国家安全工作研宄所、重庆国家安全研宄会、云南省文化交流中心、内蒙古国家安全法治研宄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南社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

  • 标签: 国家安全观 法治问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级人民法院 国家安全工作 社会学院
  • 简介:尽管印度并非米尔斯海默所界定的大国,但并不妨碍印度在对外关系中采取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外交策略.从历史传统来看,印度主要采取借势战略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策略.借势战略之所以成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策略,不仅在于其为获取权力服务,还在于特别重视军事能力的准备与运用.通过审慎分析可以发现,借势战略的收益受诸多变量的影响,其中尤以地缘优劣、国家能力强弱权力权重、国际制度、队友考量、目标或非目标等影响最为突出.印度与美日海洋安全互动正是其对进攻性现实主义借势战略策略的运用,在该借势战略框架中印度为施动者,针对目标为中国,借势对象为美国、日本,收益目标包括安全发展与权力,手段则重视军事能力的准备与扩张.正是基于借势战略,印度与美日的海洋安全互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在推动印太地缘政治形态、共同应对中国的海洋“挑战”多边联合军演制度化、军事装备与技术贸易等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根据借势战略收益的框架进行分析,印度与美日海洋安全互动的借势战略收益是复杂的,大致可以分为正向收益、不确定性收益和负向收益.于中国而言,对印度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策略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相关防范.

  • 标签: 印度 美国 海洋安全 借势战略 进攻性现实主义
  • 简介:名词化是指将其他词类转化为名词的过程或者将一个句子转化为名词短语的过程。西方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名词化这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其中Halliday(韩礼德)从语法隐喻角度对名词化的研究最有影响。本文利用韩礼德的理论,借鉴英语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分析波斯语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以给从事波斯语教学和新闻编辑的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名词化 语法隐喻 网络新闻标题
  • 简介:日本《安保相关法案》的生效意味着集体自卫权的行使有了法律保障,也意味着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终于可以在法律基础上具体实施了,日本终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挑战宪法,实现借船出海,利用日美同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军事作用了。集体自卫权、《安保相关法案》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是三位一体的,解禁集体自卫权是日本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政策前提,《安保相关法案》的通过是日本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国内法律基础,《防卫合作指针》是日本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军事协议。日美相互利用,美国试图把日本拉下水,协助美国遏制中国,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则渴望借船出海,调整防卫政策,利用日美同盟,实现正常国家化,遏制中国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发挥军事作用。日美同盟在一系列战略安排中实现深化,同时也使中美日关系更趋复杂,亚太局势更加动荡。

  • 标签: 集体自卫权 《安保相关法案》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 简介:美国对亚太同盟体系的强化,构成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地区格局和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美国及其盟友在政治、军事领域的紧密合作曾是其获得冷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冷战后尤其在反恐战争中,美国的战略自负曾引起比较广泛的反感,甚至使一些盟友与其拉开了距离,

  • 标签: 美国 中国安全 亚太 大国关系 地区格局 军事领域
  • 简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对待国际体系的态度及其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体系不仅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考察新兴大国参与国际体系的模式选择、古代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以及新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历史,引入“嵌入式发展”概念,认为中国一直并将继续以嵌入式发展的方式参与国际体系

  • 标签: 国际体系 霸权转移 嵌入式发展 中心体系 外围体系
  • 简介:就业问题在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对印度市场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影响极大.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弥补市场经济运行中给社会贫弱阶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它也是印度政府对市场经济中利益关系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印度 就业措施 社会保障
  • 简介: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布洛桑的《美国在心中》是菲裔美国文学的扛鼎之作,作品通过自传体形式叙述了早期菲裔劳工的离散经验.本文聚焦于作品中相对零星、却具有较强隐喻性的女性书写,通过分析殖民地菲律宾女性、菲裔社区的妓女和理想化的白人女性3类女性群体,试图证明女性既像一面镜子一样,浓缩并再现了菲裔劳工从家乡到美国的苦难与辛酸,也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他们在黑暗与孤独中,在重重剥削与压迫中奋力前行追寻梦想.在这部书写菲裔男性的书中,零星的女性叙事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理解与构建菲裔离散经验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美国在心中》 女性 菲裔劳工 隐喻性
  • 简介:判断一国粮食安全的实现程度,要基于对粮食安全的清晰认知。粮食安全问题易被简化为粮食总产量问题。上述概念相关但非同一命题。国际粮食安全认知维度及演进显示,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从横向看,它包含可供量、粮食获取、粮食利用(如营养安全)与稳定性四个维度;从纵向看,它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如家庭获取能力)三个层面。一个完备的国家粮食安全监测指标体系也应与这四个维度、三个层面相对应。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政策与监测主要强调国内供给总量安全,属于可供量维度与宏观层面的交集;其他维度则较为单薄,尤其是微观层面的粮食获取维度以及粮食利用维度下的营养安全。借鉴巴西跳出“粮食生产大国无粮食安全之虞”的认知窠臼、直面其粮食安全严峻态势、进而推行影响深远的“零饥饿”计划、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中国应加快构建一套比较全面的、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现状的粮食安全认知、监测及治理体系,即将粮食安全治理重心从宏观转入宏观、中观、微观并重,构建一套全面的粮食安全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建立跨部门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 标签: 中国粮食安全 认知维度 监测指标 巴西“零饥饿”计划 治理体系
  • 简介: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在远东亚太地区建立集体安全架构的一种尝试。华盛顿体系的成立,也使日本首次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之一参与到国际体系当中。然而,1934年底,日本相继退出《九国公约》和《五国海军军备条约》,导致华盛顿体系最终于1936年崩溃。日本海军对日本这一时期的国家战略走向和外交路径选择、特别是日本对华盛顿体系的态度和政策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日本加入华盛顿体系的背景与过程、华盛顿体系与日本海军之间在理念、战略目标和决策机制之间的冲突、日本海军及文官群体之间围绕华盛顿体系而进行的妥协与斗争。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案例的理解,也可以为当前中国的海权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 标签: 华盛顿体系 日本 海权战略
  • 简介:美国1986年通过的《戈德华特——尼克尔斯国防部改组法》促使1987年美军联合条令中心的成立,该中心已先后编写情报系列联合出版物17本,其更新速度之快,体现了美军对联合作战情报支援理论的高度重视,该系列联合出版物明确了美军各级情报组织在联合作战中的职责、作用和相互关系,为联合部队指挥官及其部队提供了开展有效情报支援的基本原则。本文在介绍美军联合条令体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试图总结联合情报条令体系近年来的新发展、新特点,并从美军一体化联合作战转型、情报改革和工作实践要求以及军事技术发展推动三个层面剖析其成因。

  • 标签: 情报支援 美军 条令 体系 一体化联合作战 原因
  • 简介:四、经济调整的代价(一)宏观调整代价第4表将那些以1984年12月备用协定为前提的宏观经济的设想部份数据与实际数字作一对照。该宏观经济设想将1985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零,进口定为负增长,并假定贸易收支趋于顺差。这种设想要求本身就非常严格。尽管如此,关于货币供应量,公共部门赤字等的“实绩基准值”现在实际上已经达标,抑制迅速上涨的通货膨胀与缩小经常收支

  • 标签: 存款保险 金融体系 贸易收支 货币基础 金融机构 国内信贷
  • 简介: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的海外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而侨团是海外华侨华人的主要组织形式.侨团既是维护华侨华人权益的重要力量,又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海外侨团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新时期呈现出联合化、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征,具有参政议政和参与侨务管理的崭新功能.在海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海外安全需求与供给失衡,海外中国企业与公民面临安全利益保障不足的困境.在“一带一路”安保体系的构建中,海外侨团与私营安保公司、企业等主体都是政府官方安保力量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海外侨团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熟谙住在国舆情社情民情、政商人脉通达、掌握双重语言文化,但新生代华人的多元身份认同和华文媒体的发展困境也为安保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充分发挥海外侨团在“一带一路”安保体系中的“安全杠杆”作用,应进一步营造“大侨务”工作氛围、加强侨团自我建设和团企共建、完善“华助中心”服务平台以及推广海外安全联防机制.

  • 标签: 华侨华人 海外侨团 一带一路 安保体系 海外利益保护
  • 简介:本文在对安东尼·瑞德等学者关于东南亚“贸易时代”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年鉴学派和世界体系理论的相关论述,分析在“漫长的16世纪”和“早期近代世界”中东南亚的历史发展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以及全球经济体系如何推动了当时东南亚的整体化发展,进而对年鉴学派的长时段方法与世界体系理论的整体结构视角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年鉴学派 世界体系理论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 安东尼·瑞德 漫长的16世纪 区域研究
  • 简介:2016年初的“吴胡之争”再次点燃关于“中国外交转型方向”的争论。导致争论的原因不仅在于学界与政界对“转型方向”无法达成有效的共识,更是在中国外交的转型中所遇到挑战与困境。然而.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与近几年兴起的“本土化”理论虽然有助于解释中国外交转型的问题.但都过分注重“体系层次”的因素,从而忽略“单元层次”的原因。因此.本文试图以“体系一单元”的双层结构解析中国外交转型中所遭遇的困境,并尝试提出“选择性强硬”外交战略可能是突破转型困境的有效方式。

  • 标签: 中国外交 转型困境 结构性压力 海权争议 选择性强硬
  • 简介: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哲学教材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其主流应当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此我们哲学理论工作者要加以坚持

  • 标签: 哲学教材 传统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