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10月15—16日,第四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该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项目之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察哈尔学会联合主办,TCL集团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提供支持。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国际关系 政治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北京大学 教育创新工程
  • 简介:<正>沃尔科戈诺夫教授(以下简称答):我认为,在解决更新的问题过程中,今天要花很大的力量认真地读一读祖国历史的各个篇章。遗憾的是,这些历史是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人们不能忘记的,他使人有机会正确认识过去为创造所需的东西而必须具备的一切。真相在日益澄清,虽然它往往给人带来痛苦。这种痛苦也许是很沉重的和长期的……

  • 标签: 斯大林 犯错误 军事史 祖国 斯大林主义 战争
  • 简介: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察哈尔学会和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本刊及论坛组委会诚邀国内外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专业的博士生踊跃投稿,具体说明如下: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国际关系 政治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公告 北京大学
  • 简介:梅德韦杰夫:我们这次交流的话题绝对自由,我不会设任何限制,我现在任由大家支配。当然我也有一个兴趣点,就是希望能和大家谈一谈世界民主发展问题,自然也包括俄罗斯的民主发展问题,毕竟我们现在身处俄罗斯。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讲俄罗斯的现代化问题。自此以后,做成了一些事情。但是,我们对于这些事情的进展速度并不满意。虽然如此,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 标签: 梅德韦杰夫 国际政治 对话 学者 论坛 民主发展
  • 简介:国际格局变迁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变革国际制度的需求日益上升,由此推动国际制度体系发生深刻转型。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的新兴大国,既要积极参与甚至引领既有国际制度的转型,也要促进和推动新的国际制度的创建。

  • 标签: 制度转型 国际格局 中国 国际制度 国际社会 制度体系
  • 简介:一、回顾历史的感言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召开的纪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创刊35周年研讨会。我亲身经历了本刊从创办至今的全过程,感受良多,不能不回顾历史,略抒感言。从刊名的变化来看,本刊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创办时是由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的《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当时是用32开书本形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改革开放之初,评介了很多国外有关研究成果,

  • 标签: 国际共运史 人民出版社 中央编译局 杂志创刊 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
  • 简介:国际战略研究的路径与范式问题看似十分学理而抽象,其实具体而言就是这一问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而采用何种范式或通过何种路径对国际战略问题做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则因研究者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与政策研究咨询者研究国际战略问题的初衷,主要在于为其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宏观性与基础性的理论指导。他们更看重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成果的实用及适用价值。然而,对单纯的学术圈而言,国际战略研究则需要在诸多国际问题与政策表象之下寻求建立更为系统化、科学化的学术理念或模型结构。由此看来,决策圈对国际战略研究似乎比学术界更易受政策的导向,而学术界则应更加强调理论导向。不过,在现实社会中,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中的政策导向与理论导向分野并不十分明显,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

  • 标签: 国际战略 政策 导向 学术理念 适用价值 研究成果
  • 简介:国际组织具有很多种类,也具有着多种目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特定的时期内有怎样的国际组织研究Paradigm(范式)。因为代表一个时期的国际组织研究范式对解决特定时期的国际问题起到了有效的职能,而且这种范式的存在和多样的国际组织的设立也有一定的联系。对于如此多样的国际组织的研究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存在,但是事实上仅仅进行某一种国际组织范式研究,其理论无法提供总括性的、体系性的说明。

  • 标签: 组织研究 国际组织 演变 社会存在 国际问题 研究范式
  • 简介:编者按2012年10月13—14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安全与世界秩序再思考:中国的角色”研讨会在北京达园宾馆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国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60多位学者与会。本刊刊载部分与会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 标签: 国际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安全
  • 简介:延续与变革是国际体系演进的基本理路。延续性源于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异常稳固、难以改变的一般性法则和规律;而力量中心的变化、战争危机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突破则使得国际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成为可能,进而带来新的权力格局和行为规范。延续与变革的共存使当前国际体系在新力量与旧秩序、新焦点与旧议题、新机制与旧规则之间呈现出矛盾、困惑与张力,同时也意味着现实世界充满着异常丰富的复杂性。认识世界的复杂性需要对国际体系进行整体性理解,并将理论演绎与社会现实进行持续对照,以防止理论上的简化主义倾向。

  • 标签: 国际体系 传统因素 新变化
  • 简介:青年结婚年龄是一种典型的青年法定年龄。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青年政策"官网中193个国家(含中国)青年法律对青年结婚年龄界定的资料,对青年结婚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青年结婚年龄的确定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延伸探讨。

  • 标签: 青年 结婚年龄 国际比较
  • 简介:<正>西欧2月10-11日芬共中央举行会议,认为应当开始着手芬共、芬兰人民民主联盟、芬兰妇女民主联盟联合建立左翼联盟的工作。瓦尔斯特伦表示他将不再担任党的主席,并声明在4月底左翼联盟成立大会后,芬共还不可能停止自己的活动,但其政治活动将完全转入左翼联盟。12-13日法共召开中央全会,政治局委员弗朗塞特·拉扎尔在代表中央向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两德统一将有利于欧洲最强大的资本集团。全会重申支持苏联东欧国家变革,同时对

  • 标签: 社会主义政党 共产党人 国际共运 共产主义 总书记 联盟
  • 简介:新中国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其影响就是世界性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当今世界,中国因素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反映在涉及全球的和平、安全、经贸、环境、文化等各个领域。国际影响力增大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明显标志,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于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国际影响力 中国 “十一五”规划 小康社会 综合国力 抗风险能力
  • 简介:国际要闻(12月19—25日)曼德拉再次当选非国大主席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第49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19日选举曼德拉连任该组织主席。负责主持召开非国大全国代表大会和执委会会议的全国主席姆贝基当选为非国大副主席,接替在本届大会上提出退休的82岁...

  • 标签: 非国大 世贸组织 全国代表大会 欧洲联盟 恢复谈判 成员国
  • 简介: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想是在21世纪中国自身在世界格局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以及世界逆全球化双重趋势的促动之下而形成的制度思想与文化观念。这种国际法治思想从传统的中国理念文化中脱胎而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思想和国际法认知有清晰的继承关系,但又汲取了世界各国关于国际法的优秀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酝酿成一种彰显中国特色、维护中国利益、促进世界进步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独立平等为底线和起点,以文明多样共存为交往原则,以公正有效为行为方式,以互利共赢为最终目标,鲜明反映而且主动引领国际社会状态的新格局,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方案,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 标签: 国际法 国际法治 法治思想 新时代 中国智慧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的法治化程度大为提高,联合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道义与合法性代表,联合国能够很好地平衡大国和小国利益,充分利用其网络制度优势,在冲突地区和发展等领域有效地推进国际法治建设。联合国在国际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众多会员国的支持,尤其是大国的鼎力相助。随着中国全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国国力的逐渐提升和观念改变,在联合国的框架下,中国对国际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联合国宪章的制定、维护和响应联合国国际法治建设,以及创造性地发展联合国宪章的价值理念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当前,逆全球化现象频发和民粹主义泛起,国际社会不确定性增加,更需要在联合国框架内强化国际法治建设。

  • 标签: 国际法 国际法治 联合国 中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国两制
  • 简介:中国现代化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是同全面学习苏军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多年,是对苏联全面开放的时期。毛泽东早在1949年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明确提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在毛泽东的号

  • 标签: 1950年 中苏关系 军事关系 中国 苏联 军事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