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海德格尔对其评论的分析,试图证明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源就包含在哲学这一人类活动的本质矛盾中,根本说来包含在“存在”和“存在者”的互相“混淆”、“颠倒”和“替补”之中、因而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想要拒斥形而上学的人都不得不拒斥哲学本身;而反过来,任何一个还想进行一种哲学思考的人,包括海德格尔在内。如果不想沉入东方式的“无言”和沉默的话,最终也都不得不走上形而上学之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真正是人类哲学思维摆脱不了的命运。
简介:作为市民社会的典型意识形态,黑格尔哲学有两重意境,一般唯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这使它成为显性的概念拜物教与隐性的资本拜物教的形而上学耦合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不能只在一重意境中进行,必须同时反对一般唯心主义与物化意识,既要反对概念拜物教,又要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是全面、深刻、总体性的超越。既要超越哲学,又要超越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在于改变世界。
简介:该文所论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纳粹执政前的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这两位德国哲学大师之间的交往活动。对从他们的初识,到组成要革新学院哲学的“战斗集体”,他们各自对对方著作的评价,直至在交往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等,进行了钩沉,并作了系统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交往对各自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简介:本文认为,至尊性是巴塔耶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它源自巴塔耶对黑格尔的主奴哲学的改写。整个改写由三个方面构成,即首先是把主奴关系转化为兄弟之情,其次是把空间的对立转化为时间的体验,再就是把对承认的斗争转化为对至尊性的追求。而正是基于这种改写,巴塔耶铸就了自己的思想的基石。
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批评的批评
马克思究竟如何超越黑格尔?——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点问题”
两颗伟大心灵的相互碰撞——纳粹专制前雅斯贝尔斯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交往
从寻求“承认”到成为“至尊”——论巴塔耶通过科耶夫对黑格尔的主奴思想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