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曾荣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撰文认为,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客观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中心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为主线思想理论体系。抗战全面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从思想政治工作人手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问题。而根据抗战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毛泽东在思想政治理论创新基础上。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理论体系 中国革命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网络人际互动是网民在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从事网络实践活动,其动态表现为人际互动,而静态表现则呈现为人际关系。这种互动从关系、活动、结构等多个层面集成影响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形态,并从客观上制约、推动和决定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深入分析网络人际互动在观念、方式和价值内容等方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无疑对于我们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和对问题把握深度大有裨益。

  • 标签: 网络人际互动 视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建构
  • 简介:19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三次融合,铸就了马克思主义辉煌,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深刻启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孕育和萌生,总是和社会整体发展和运动紧密相连,总是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理论观点交融、碰撞密不可分。离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离开19世纪背景条件,离开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发展和运动,我们无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同样,离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离开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和运动,离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们也就无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融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简介: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到《资本论》第1卷不同版本,马克思在写作计划和思想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调整。认真梳理这种变化过程,挖掘这种修改理论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大纲》和《资本论》之间思想联系,而且也是我们准确定位它们历史地位必由之路。在这方面,罗斯多尔斯基《马克思(资本论)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从结构调整、《大纲》《资本论》思想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1版第2版比较分析入手,客观评估罗斯多尔斯基理论贡献和不足之处,可以清晰揭示从《大纲》到《资本论》第1卷发展历程,澄清它们之间思想联系差异。

  • 标签: 《大纲》 《资本论》第1卷第1版 《资本论》第1卷第2版 罗斯多尔斯基
  • 简介:马克思十分强调非理性因素具有重要认知功能,布鲁纳发现教学也很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创新作用。而这正是作为一种竞技性传统教育所忽视。传统教育以对象性尺度为目标,舍本逐末,背离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现教学从实践出发,采用灵活多样教育评价体系,积极鼓励受教育主体主动学习,使教育过程真正实现人内在尺度和对象尺度统一,理性和非理性和谐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人情感、意志、志趣、直觉、灵感等正向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进而达到极高审美体验,这充分展示了教育对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理想境界追求。

  • 标签: 非理性因素 发现教学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简介:在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基础上,1959年下半年到1960年初,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和"以工业为主导"思想。1960年初,"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完整表述,出现在国务院部委报告中。1961年初,党八届九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方针,但全党认识程度和贯彻力度还不够。在全面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关键时刻,1962年9月,党八届十中全会最终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确立为"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独创性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造性发展。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为基础 工业为主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简介: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国家。日本学界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9—1965年“《资本论》形成史中《大纲》研究”,第二个时期是1966—1974年“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中《大纲》研究”,第三个时期是1975年以后至今“世界视野中《大纲》研究”。从整体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 日本马克思主义 研究综述
  • 简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主体,通过人民群众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这个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既是正确认识发展规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规律。党理论创新是同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人民群众聪明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根本源泉,人民群众实践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根本途径,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不断总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方法。群众路线既对理论创新价值取向指明了方向,又对理论创新具体实现途径指明了方向。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只有这样,党理论创新才拥有永不枯竭源泉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根深叶茂和蓬勃发展。

  • 标签: 人民群众 实践创新 理论发展
  • 简介:全国高校、党校毛泽东思想教学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17日至19日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党校从事毛泽东思想教学和研究专家、学者共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毛泽东思想教学和研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迎接党十六大胜利召开重要时刻,这次会议对于提高对毛泽东思想教学和研究重要性认识,交流毛泽东思想教学经验,研讨教学和研究中遇到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提高毛泽东思想教学质量和毛泽东思想研究水平;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 标签: 党校 毛泽东思想 省委 中共 重大问题 疑难问题
  • 简介:毛泽东主张对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必须废止注入式教学,倡导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方法;在教学对象上,他坚决反对学生划分等级、划分性别,认为享有优先教育权对象是工农及其子女;在学习方式上,他推崇自学并强调使用是更重要学习;在考试方式上,他抨击搞突然袭击、出偏题怪题考试,倡导灵活考试方式;在教材、课程学制上,他主张增加教材地方性色彩,要求减少课程数量,主张缩短学制。

  • 标签: 毛泽东 教学改革 教育思想
  • 简介: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之际,为迎接党十九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提升对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认识,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高层论坛于8月25—27日在素有'天下英雄城'美誉江西南昌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

  • 标签: 21世纪 马克思主义发展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 简介:科学把握西柏坡精神实质核心,深化认识,获得新知,要把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作为参照坐标,以主体自身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前在哪里等为切入点,结合考察西柏坡精神思想源头进行研究。西柏坡精神实质,是谦虚谨慎、永葆本色、正视挑战、面向未来不懈进取奋斗精神。"不懈进取奋斗",是西柏坡精神核心。

  • 标签: 西柏坡时期 党的历史方位 西柏坡精神
  • 简介:今年是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七十周年,亦是国家确定"红色旅游"年.纵观国内红色旅游区开发,概念化和图像化倾向十分明显.笔者认为,在四川红色旅游开发进程中,长征精神是其灵魂和精髓,"红色旅游"提供了现代人长征精神近距离遇合可能,而能否从这种遇合过程中挽留住当代人已经失去或渐渐失落精神魂魄,才是四川"红色旅游"开发值得关注真正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 标签: 长征精神 红色旅游 遇合 转化
  • 简介:马克思区分直接现实、抽象本质现实、具体本质现实不同,卢卡奇强调直接现实真正本质现实截然二分。主客对立论,主体屈从于物化体系,是卢卡奇物化论基本框架。通过辩证方法构筑一个超越性意识主体,是克服物化现实关键所在。卢卡奇物化论亮点在于物化现实是失去崇高性存在物组成物体系;是被分割、失去总体性存在,在思想方法上对应着实证思维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对物化现实激进批判和深重忧虑反映了卢卡奇深受俄国虚无主义思潮影响。

  • 标签: 物化 现实 直接现实 本质现实
  • 简介: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重要阶段,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提出关键时期。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毛泽东思想提出过程中理论阐述主要贡献是:首提“毛泽东同志思想”,标志着对党创新理论认识进入自觉升华阶段;宣传毛泽东思想理论,推动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论述毛泽东思想方法,深化了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他理论阐述及对毛泽东思想研究开拓性探索,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贡献。

  • 标签: 张如心 毛泽东思想 理论阐述
  • 简介:自然历史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以往有一些看法或多或少将自然历史看作不相干的事物,"历史自然""自然历史"将自然历史关系置于人感性活动之中,真正实现了自然历史辩证统一。一方面,人类通过感性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变革,使自然不断扬弃自身自在性,打上人类烙印,形成了"历史自然";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感性活动形成人类历史过程中,又无法离开自然基础和条件,历史就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生成过程,这是"自然历史"。因此,自然历史是密切相干的事物,它们是同一个过程两个方面,两个维度,而非两个过程。"历史自然""自然历史"这一认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突出了实践生存论、本体论意蕴;实现了抽象自然观向感性自然观转变;实现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向唯物主义历史观转变;实现了主客对立向主客同一转变。

  • 标签: 自然 历史 感性活动 劳动
  • 简介:2011年,免费午餐计划和营养午餐计划同年"登台"为探讨我国政府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公共物品提供了良好案例。从理论上来看,政府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公共物品符合多元合作治理模式理论要求,是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探索。有了合作,就会出现责任分担。但责任分担应该建立在对责任内涵和合作模式准确把握基础之上。通过理论概括和实践证实,政府社会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当中责任有三种:不可转移性责任、共同责任和可转变性责任。

  • 标签: 政府 社会组织 公共物品供给 合作治理 责任分担